王赫:2023中共與歐盟關係能止跌回穩嗎?
【大紀元2023年02月15日訊】2月14日起,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訪問歐洲四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羅斯),並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而傅聰亦於近期出任空缺了將近一年的駐歐盟大使,喊出「中歐關係無上限」的口號,提議「中歐同時解除制裁或請歐方提出建議」,等等。這都表明中共正在對歐盟展開外交攻勢。
其實,在中美「戰略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共「二十大」後就開始撿起歐盟牌來打,進行首腦外交。先是德國總理朔爾茨「旋風式訪華」,接著G20巴厘島峰會習近平密集會見法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領導人,然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在任內首次到訪中國(2019年12月1日任職後,只與中方領導人進行過視頻會晤)。轉入2023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有望訪華。
但是,2023年中共與歐盟的關係能止跌回穩嗎?本文以為未必。先看幾件事。
其一,1月10日,歐盟和北約發表近5年來首份聯合聲明:雙方希望加強合作以應對中共等構成的「安全威脅和挑戰」。1月11日,訪英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英國首相蘇納克正式簽署《相互准入協定》,協議允許雙方在對方領土部署部隊,以應對「來自中(共)國的挑戰」。
其二,2月7日,歐盟發表首份「外國資訊操弄干擾威脅」報告,指出中、俄兩個威脅主體的合作令人擔憂。根據這份報告,旨在「誤導議題方向」的資訊操弄,中共對歐案例占56%、俄羅斯占42%;意圖「歪曲事實」的俄羅斯案例占35%、中共占18%。之前,去年4月,歐盟反假新聞機構——「歐盟針對虛假信息小組」(EUvsDisinfo)前所未有的發布了兩份中文報告(該工作組通常主要以歐洲國家的語言發布報告),都是有關俄烏戰爭中的假新聞,「為講中文的觀眾提供基於事實的真相,幫助他們認識圍繞烏克蘭戰爭的虛假信息」。
其三,「氣球事件」發生後,德國聯邦政府表示正「非常嚴肅地對待中(共)國間諜行為以及最新的報導」,並強調會和最主要的盟友密切協調。2月11日發行的一份報紙(the Welt am Sonntag)採訪中,德國國內情報機構——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的局長托馬斯·哈爾登旺(Thomas Haldenwang)表示,「中(共)國正在發展範圍廣泛的間諜活動和影響力活動。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幾年這些活動的增加」。
以上三件事表明,歐盟對中共的認知越來越嚴峻,採取的應對措施越來越有力。本文研判,中歐正在漸行漸遠,2023年中共再努力(其強硬、僵硬立場決定了其努力的有效性)也難以逆轉。
中共的強硬、僵硬立場,在三個事關中歐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上表現的尤為突出。
第一,中共對俄烏戰爭的政策,推開歐盟。在歐洲心臟部位開打的俄烏戰爭,重創歐盟。歐洲與俄羅斯從「鬥而不破」走向「全面對抗」。歐方強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僅是我們歐洲大陸的決定性時刻,也是我們與世界其它地區關係的決定性時刻。」可中共呢?「一直向歐方傳遞一個信息是,烏克蘭危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這就使2022年4月1日的中歐領導人視頻會晤成為聾子之間的對話。中共頑固的支持俄羅斯,使中歐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空話,並將歐盟推向美國。2022年6月,北約30個成員國同意中共構成了「系統性挑戰」。2022年10月17日,《金融時報》公開一份由歐盟外長提出的內部文件,文中建議歐盟成員國務必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並將視其為主要競爭對手;歐盟應強化與美國、印太地區的合作,減少對中國在經濟及產業供應鏈上的依賴。可以說,「歐洲已經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
第二,《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因中歐制裁戰擱淺,近期重啟無望。2020年簽訂《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中共拉攏歐盟、分化美歐的重大成果,但次年的中歐制裁戰使之功虧一簣。本來,歐盟因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共只是象徵性的,在同一天透過媒體透露制裁消息以及公布中歐投資協定的承諾時間表,以期搞平衡。不料中共「戰狼」性起,加碼反制裁,觸怒歐洲議會,使其2021年5月高票通過決議:「只要中國對歐洲議會議員和學者的制裁仍在,該議會就拒絕對此投資協定的任何考慮。」而本屆歐洲議會議員任期直到2024年年中,《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於未來一年半要重啟應該無望。而且,這一個經濟協定問題,已演變為中歐經濟往來、意識形態之爭、全球產業鏈重塑等複雜問題的集合體。中共不做實質性讓步,只想通過雙方同時解除制裁來重啟協定,可謂異想天開。
第三,台灣問題。其實,台灣的戰略重要性日益上升,中共封殺台灣國際空間、圖謀武統是逆勢而為。歐盟與台灣走近,跟中共的戰略對抗就難以避免。2021年立陶宛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並允許台方以「台灣」的名義在立設代表處,導致中立關係降至冷戰結束後最低點。但這並未影響歐盟及其成員國的不斷挺台。今年1月18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的2022年度「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及「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CSDP)執行報告,稱台灣為歐盟關鍵夥伴,並呼籲歐盟執委會與台灣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尤其1月30日傍晚,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與台灣總統蔡英文舉行電話會議,雙方通話15分鐘。這在歐洲是沒有先例的,更是踩了中共的紅線。而中共在台灣問題的立場是不會鬆動的。現今,台灣問題成為國際戰略格局演變的風向標,關注台海和平的力量大大增長,歐盟不可能在中共的壓力下後退,圍繞台灣問題的較量,亦使中歐關係難有進展。
總之,前瞻2023,如果俄烏戰爭升級而中共依舊支持俄羅斯,如果中共不率先撤銷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如果中共在台灣問題上輕舉妄動,那麼,中共與歐盟關係不僅不會止跌回穩,反而可能繼續下跌。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