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最新報告發現,中國2022年的私人投資幾近崩潰,中共領導人只是動嘴支持私營企業發展,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報告說,如果2023年沒有具體的政策調整,減少黨在經濟事務中的角色,換句話說,如果習近平主席還繼續主導決策,經濟改觀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記錄始於1978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允許私營企業出現和擴張的經濟自由化推動的。隨著私營企業的投資份額飆升,國有企業份額從1980年的82%下降到2012年的34%。但到2016年,私營投資份額開始持續下降。
2022年,這一趨勢加速,國有企業投資增長了10%,而私營企業投資僅增長了0.9%。但是國有企業的生產力經常只有私營企業的三分之一左右。
報告說,根本問題在於,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政府政策一直傾向於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或指導,而不利於私營企業,破壞了私人投資者和企業家的信心。
對私營企業的偏見始於習近平的第一個任期,當時他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的重要講話中呼籲支持和加強國有企業。國有銀行的回應是提高流向國有企業的貸款份額,以犧牲私營企業為代價。
在2017年的同一講話中,習近平呼籲進一步擴大共產黨在經濟中的作用,包括甚至在私營企業中設置黨支部。中共中央委員會在2018年有更進一步,呼籲「黨對全國各地的所有工作領域實行領導」。
中國最成功的私營公司,如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等科技平台公司,都受到了當局加強監管的影響。中共政府在大約7年前開始在民營科技公司中持有所謂的黃金股份——通常占公司股份的1%左右。這些股份由政府支持的基金或公司購買,並獲得董事會席位和/或可對關鍵經營決策擁有否決權。此外,中共還堅持應當允許黨在公司的董事會委員會中占有一席之地。
「官方定期發表的支持私營企業的言論,包括習近平和其他官員最近的一些評論,似乎只是張張嘴而沒有乾貨,對改善私營企業的經營環境或恢復企業家的信心毫無作用。」報告總結說。
比如,習近平在2018年公開強調了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成功的重要性。2023年2月初,他在對政治局的講話中強調需要刺激私人投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曾呼籲改善民營經濟的籌資環境。同樣,習近平的最高經濟顧問劉鶴定期承諾對私營部門提供更多支持,並制定政策促進公平競爭和創業精神,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初的達沃斯。
但是,到目前為止,投資數據顯示,他們的言論並沒有對私營部門的增長或投資產生任何影響。在不確定的政策環境下,企業家們越來越不願意投資。
在經歷三年疫情之後,中共寄望2023年中國經濟出現恢復增長。但這種擴張既取決於家庭消費的恢復,還取決於更為強勁的私人投資以及國有投資的同步下降。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