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黃仁龍倡減教師工作量
【大紀元2023年1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香港學童自殺數字近日大增引起社會關注。剛卸任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的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昨日在電視節目上建議減少教師工作量,讓他們有空間去識別自殺風險較高的學生,政府亦需要有更高層次統籌有關精神健康措施,有系統地動員和調撥資源。
政府1日發稿宣布,醫務衞生局、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跨部門於2日至下年1月期間,在全港中學推行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第一層是協助校內跨專業團隊檢視校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的情況,優先照顧和輔導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時的協助及尋求專業的輔導或治療服務;第二層是政府以跨部門、跨專業及跨界別合作的方式,組織「校外支援網絡」,為學校在短期內增強「外援」;第三層是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予醫院管理局精神科服務。
黃仁龍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指,學童自殺數字高企令人擔心,估計短期內可以改善的機會很低。而根據近期公布的調查,有輕生意念、計劃與行動的比例,分別佔整體中學生的8%、4%與2%,較一般兒童比例高,所以「三層應急機制」以中學生為對象合適。調查結果亦顯示,在6至17歲群組裏面,大約有24%有至少一項精神困擾,反映年輕人精神健康的問題嚴峻。
黃仁龍指,學童或其它人輕生的隱蔽性很高,越有輕生念頭的人越不會主動求助,而小朋友或年輕人最需要的是陪伴,所以重點是減少老師工作量,讓作為機制第一層的教師有時間去陪伴學生,與他們傾訴、關懷學生,然後及早洞悉問題和轉介。不過,他承認這是個挑戰,需要政策上配合,希望有關當局多思考。
機制實施兩個月疑太短黃仁龍相信政府會延伸
關於有聲音指「三層應急機制」僅實施兩個月太短,黃仁龍回應說兩個月未必是硬性規定,相信政府會按情況考慮延伸及調整,而這兩個月是要應急。他又認為,近期的自殺現象只是「冰山上的尖角」,預計學童精神健康嚴峻的問題會在短期內維持。
黃仁龍亦提到,受疫情及過去數年發生的事情影響,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有可能有變差,雖然政府有決心解決,但較大問題是醫護人手不足,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流失率很高,去年差不多高達一成。
學者指機制作用有限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2日在商台節目指,學生壓力來源之一是學業,包括追趕課程、交功課和操練,他以廚房忘記關水喉導致地面有水作為比喻,如果沒有針對自殺問題的源頭,只處理表徵問題是不會有效果。再者,近期有幾宗「衝動式輕生」個案,未必能夠以量表方式識別出來。
葉兆輝強調,及早介入十分重要,因為有三成自殺學童屬於已識別的高危個案。不過,他認為學校和老師可能礙於工作量,而沒有空閒好好識別哪些學生有較高自殺風險,再加上早前疫情停止面授課堂,令師生和同學之間關係變得疏離,政府的「三層應急機制」短期應急措施作用有限。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在同一節目上表示,香港學童體適能自疫情以來急速惡化,學生長時間在家中學習累積壓力,缺乏學校的支援和保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影響。他建議父母應該多花時間與子女聊天,多進行戶外活動,有助精神和體能健康;學校應該增加體育課的節數,有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朋輩關係。◇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