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千秋畫
綠水無絃萬古琴
此對據傳出自清代道光年間湖廣總督林則徐(1785─1850年),林則徐因1839年在廣東虎門大刀闊斧地查禁鴉片、焚燒鴉片而名留青史。
斯人而有斯語。
此對聯巧妙地連結人文藝術和自然風情,意境高深、悠遠,用千秋、萬古的時間來詮釋與涵蓋青山、綠水的空間,氣象之宏大,幾至無窮,把山永世不朽、高峻之形,與水微波盪漾、無垠之歌,生動地形象化了。
接下來要記一位與此對聯有相關的朋友。在我看來,她不自比高山,山自喻之;不自比綠水,水自歌之……我有緣能領略這對聯之美,也是因她而得的。由於此段深緣的維繫,使我對這山水之歌特別有感覺。
緣中行
這位在學識、品德、修養方面,都是我亦師亦友的同齡層友人自述,她母親健在時,極喜愛苗栗住家附近玉清路上馬家胡同自製的綠豆糕,風味自然,外形方方正正,非常紥實而吸引人。侍母唯孝的她因而常去光顧。那時店中掛有一副對句「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絃萬古琴」,墨澤裝裱猶新,書家的署名很陌生,看來是今人寫的:「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絃萬古琴」,見了這樣意境深邃的描述,她深受震撼,當場就「一見鍾情」地背了下來。而且每次去都一再瀏覽。後來,她母親往生,她哀慟逾恆,失去那個「因」,綠豆糕在她的生活中也就悄然消逝。但這對聯卻深深印在她腦子裡,不曾湮滅。而且看來對她的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詩書畫藝術的見解等等都影響頗深。
我們在同一中學任職,全校師生無一人不對她景仰有加,在她面前,誰也不敢造次,就是最頑皮孩子在她跟前也中規中矩,不敢亂來。但她又談笑風生,讓人和她相處都如沐春風。
朋友有事,她全力以赴;朋友有難,她常探望,並視所需送達物資;又溫言婉語,暖人心田,讓人幾忘身在難中。
她篤信神佛,凡事純任自然。幾次車禍,談笑自如:右手不能打字,左手慢打也行!三個月不能開車,走路當作散步更佳!
「溪洲讀經班」
退休後,朋友矢志辦讀經班。在傳統節日、節氣中,精選古詩詞、文選等文化教材,自印成簡易書冊,同時要孩子自己作封面,設計封面圖,讓孩子讀起來更有成就感。上課期間,除了老師講解外,還要孩子們在教材裡找出重點,互問互答,腦力激盪之餘,更增添孩子們情感的密度。
中途下課時間,朋友還自帶好茶,教學生如何沏茶,如何雙手奉茶,請老師們品味,在「做中學」,體會、實踐傳統文化的美。
讀經班的孩子一個個的氣質優雅,講起話來輕聲細語,讓人見了,疼愛之心油然而生。
只要對讀經有興趣的大小孩子都可參與,家長還可陪伴聽課,完全不收費的。這樣的讀經班一辦二十年,即使如此,有時也不免碰到老師比學生還多的局面。彼時,義務幫忙教課的一位老師猶豫地問朋友,還要堅持下去嗎?得到的答案是:「只要來一位孩子,我們就教!」
光陰如梭。言猶在耳!聽了這句讓人動容不已的話,至今又過去三年了!
朋友雲淡風輕地和時間攜著手,不做競逐地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
「青山不墨」「綠水無絃」,我覺得朋友幾乎已達那個境界了。「溪洲讀經班」在我的心目中,已成為她的代名了。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