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頻繁偏頭痛吃止痛藥?台醫:越吃藥效越低

偏頭痛為最常見的一種頭痛類型,常常表現為頭部脹痛,脈搏跳動性頭痛。(Shutterstock)
人氣: 8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3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約有高達200萬人患有偏頭痛,以20至50歲女性族群為主,評估與女性荷爾蒙有關,頻繁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有更高的憂鬱症、精神疾病風險。醫師提醒,這類族群若只使用止痛藥治療,會發現越吃藥效越低,甚至導致症狀惡化,應及時就診,醫師會依據發作頻率及嚴重度,給予適切治療。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指出,過去30年以來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疾病的第二名,在5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甚至位居第一,影響全球10%至20%的人口。據台北榮總研究顯示,台灣因偏頭痛而請假造成的經濟損失,一年可達新臺幣46億元。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表示,偏頭痛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非一種症狀,偏頭痛可以在中間、後腦等,不斷變換疼痛位置更是常見。

陳韋達說,台灣約有高達200萬人患有偏頭痛,男女比例約為1:3,評估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尤其容易出現在20至50歲的女性族群,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頻繁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有更高的憂鬱症、精神疾病風險。

陳韋達表示,偏頭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社交等活動,但在頭痛學會2021年的問卷調查中,有七成的台灣人不知道偏頭痛是一種「疾病」,更有半數的人不知道偏頭痛可以主動進行預防性治療。

偏頭痛難解,止痛藥越吃越多,反而可能使偏頭痛惡化。陳韋達提醒,一般民眾發生偏頭痛時,多會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但有些人偏頭痛發作頻繁,若只使用止痛藥治療,會發現越吃藥效越低,最後要連吞很多顆止痛藥才能把偏頭痛「壓」下來,而這樣處理偏頭痛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症狀惡化,或甚至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對於現行偏頭痛的治療策略,台灣頭痛學會祕書長王嚴鋒表示,神經內科醫師可以依據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採取不同治療策略,像是若偏頭痛發作每週超過一次,就會建議使用預防性的藥物來治療,像是口服的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與抗憂鬱劑等,而較常見的長效預防性注射針劑則有肉毒桿菌素。

有鑑於台灣偏頭痛病患的「病識感」不足,台灣頭痛學會喊出認識偏頭痛「1、2、3」口訣。陳韋達表示,「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止痛藥吃超過2次頭痛可能惡化,預防偏頭痛有3招: 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