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國政治

美智庫探討中國電信的威脅 余茂春主持

10月12日,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舉辦了線上研討會,題為“中國電信的威脅”,由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余茂春(左上) 主持,參與討論的嘉賓有: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西蒙頓(Nathan Simington)(右上)、美國退役空軍準將、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伯丁(Robert Spalding)(中下)、著名律師事務所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 LLP合夥人達斯古普塔(Sohan Dasgupta)(右下),以及網路安全公司Galvanick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Joshua Steinman)(左下)。

【大紀元2023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報導)1012日,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舉辦了線上研討會,題為「中國電信的威脅」,就中共控制的電信公司如何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進行了討論。

研討會由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余茂春(Miles Yu) 主持,參與討論的嘉賓有: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西蒙頓(Nathan Simington)、美國退役空軍準將、哈德遜研究所高級 研究員斯伯丁(Robert Spalding)、著名律師事務所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 LLP合夥人達斯古普塔(Sohan Dasgupta),以及網路安全公司Galvanick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史坦曼(Joshua Steinman)

早在中共間諜氣球穿越美國本土之前,美國就開始努力阻止中共透過中國製造的電信設備對美國人進行非法監視。 過去二十多年,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包括美軍基地向華為等中國公司購買了數千個可能安有非法監控的電信設備、服務和基礎設施。其威脅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限制使用中國電信設備

西蒙頓委員表示,美國在限制中國電信設備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除了限制中國電信設備外,中國的電信技術在被納入更大的網路和電信生態系統時也會帶來巨大風險。 美國必須維持在電信技術上領先,否則技術落後會為自己帶來更大風險。

斯伯丁將軍說:「我不認為我們在電信方面採取了足夠的措施來應對中國威脅。雖然我們把華為和中興通訊從我們的網路中剔除,但我們仍然有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在中國生產設備,這是一個漏洞。

「更重要的是我們停止了電信領域的創新。你看看AT&TVerizon的股價,沒人願意投資電信架構,認為那不是吸引人的技術。我們必須更有策略地思考如何投資、如何開發 、如何提升這些能力。」

史坦曼表示,美中之間有著根本區別,「最明顯的一點是,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私人空間很少。在中國境內不存在與私營公司做生意的情況。中共控制著國家,當你與中國實體做生意時,你就是在與中共做生意。」

他說,可是美國人不知道這些,也不知道將要面對的風險。 「我認為聯邦層級的政策制定是防範這種風險的主要辦法……聯邦制定政策的目的是禁止美國公司與受中共控制的公司開展業務。20年前就應該禁止了。那時是最好 的時機。」

他指出,美國的私部門是社會的核心,中國電信除了對政府和軍事基地構成威脅外,對私部門也同樣構成威脅。

限制使用中國製造的海底電纜

在談到美國的海底電纜時,西蒙頓說:「美國已採取重大措施限制使用中國製造的海底電纜。儘管如此,全球超過10%的基礎設施是由中國公司HMNTech建造的,還有小比例的 基礎設施是由其他中資企業提供的。

「美國新鋪設的海底電纜超過20%,中國鋪設的海底電纜比法國、美國和日本的少,但數量並不小,而且還在增加。中美IP網路營運商之間的互聯互通正在急劇增長 。從2015年到2022年增長了四倍多,因此,資訊交換面臨著巨大壓力。」

他說:「美國政府最近開始關注海底電纜,因為即使不使用中國製造的海底電纜,也可能會產生間接 的安全問題。」

「我注意到從2022年開始,美國政府開始施加影響力,阻止某些新電纜直接連接中國。這導致了東南亞的電纜鋪設競爭,電纜一直延伸到中東和西歐……現在還沒有到網路分裂的 地步,但可以肯定,情況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西蒙頓說。

余茂春指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接納了中國成為正式成員,而中國根本不是市場經濟,我們卻允許中國利用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所以就造成了這些問題。」

中國電信對美軍基地構成威脅

斯伯丁說,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強國。 「我們全球實力的具體表現之一是我們在世界許多地區,在視為盟友的國家有軍事基地。 但這些國家有的使用中國的電信服務和設備。這就會帶來風險。」「這種 風險與我們對國內的軍事基地的擔憂很相似。在境外持續運作的美國基地面臨同樣的運營安全挑戰。」

「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那些網路不一定是為軍隊在海外所需的彈性類型而建構的。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軍事人員透過政府設備使用這些網路。不幸的是,它們並不是為軍方設計的,達不到軍方的安全和彈性要求。」

他說:「即使國防部使用5G,也尚未真正達到要求。這不僅妨礙了國防部的運作,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海外的基地,以及我們如何從彈性和安全標準來看待無線架構,對我們來說是個巨大挑戰。美國需要投入時間、資源,提高這一關鍵能力。」

嚴厲制裁中國監視技術提供商

達斯古普塔表示,美國政府在法律上對間諜技術和中共的監視技術提供者實施了相當嚴厲的製裁。 「我在國土安全部任職期間,我知道我們的電信團隊(Team Telecom)有專門負責大公司的專員…2019年,Team Telecom拒絕了中國移動向FCC提出的通信服務申請,因為它被發現受到 中共的利用、影響和控制,它可能會從事間諜活動。中共政府可能會向它提出情報要求。

「一年後,中國電信被發現是一個不值得信任、不願合作的伙伴,它違反了緩解協議。所以,Team Telecom 再次建議FCC終止海底電纜登陸許可證。我們還發現中國聯通是由北京間接 指揮、擁有、經營和控制的。因此FCC也撤銷了給它的授權。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他接著說:「我們在鞏固夥伴關係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例如,就在幾個月前,德國將華為從網絡中剔除。其它國家正在關注,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但隨後會趕上的。」

他表示,除非我們真正了解中國設備的生產能力和這些能力對我們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否則我們無法與中國脫鉤,更不用說全球其它國家了 。」

美在衛星無線通訊市場的優勢

近年來,衛星無線通訊逐漸興起,馬斯克公司發射了5,000多顆衛星,打造星鏈,中國製造了全球定位系統北斗。余茂春問: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對衛星通訊設備,星鍊和中國的北斗系統有監管嗎?

西蒙頓專員表示,對於衛星無線通信,美國政府利用管轄權在全球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們對衛星的使用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首先,為了在美國的衛星之間發送和接收訊號,所有國家或公司都要申請FCC許可證。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服務消費國,約佔全球衛星服務的50%以上,所以對於其它國家來說申請FCC許可證絕對必不可少,除非在較小的市場開展業務,這些較小的市場包括 俄羅斯和中國。

他還說,美國率先擁有了全球定位系統(GPS),領先其他國家十多年。 後來出現的更先進的GPS等效系統,如歐洲的伽利略、中國的北斗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 「我們現在的困難是美國不一定能跟上其它國家的研發速度」。

「我研究過這個問題,並且有預算把GPS系統安裝到剩餘的衛星上去,以實現美國GPS的全面現代化。六個衛星中有四個已經安裝好,並存放在倉庫中。」

「這實際上是聯邦政府是否願意讓我們在技術上保持領先的問題。」他說:「困難在於,手機製造商必須在全球範圍內銷售,他們的設備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北斗和 格洛納斯,而不是伽利略和GPS

「目前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更多地利用我們的商業力量,即聯邦通信委員會的許可和我們巨大的市場份額,再有就是讓我們剩下的GPS衛星升上去。」

中國電信超低價競爭

余茂春表示,與許多國家打交道時,發現人們較少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問題,更多是從成本角度考慮問題。

史坦曼表示同意:「他們總是問我們,你讓我們相信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不好,但是你能給我們一個替代方案嗎?美國和盟國是否在該領域提供可行且經濟的替代方案?

「沒有,因為中國已經去了,為他們提供遠低於市場價的設備。當我在白宮幫助美國政府協調電信政策時,我們經常與歐洲國家進行對話。他們的高級部長告訴我說,他們讓 華為來到那裡並為他們提供一種瘋狂的東西,例如購買其設備,享受30年零利率貸款。

「你無法與之競爭。我認為答案始終是關稅、關稅、關稅。我們必須對這些公司徵收關稅。我們必須制裁與他們有業務往來的組織。」

他表示:「歐洲人目光極其短淺。他們常說,他們需要讓他們的電信網路達到標準。我們會提醒他們,有兩家非常優秀的歐洲製造商,愛立信和諾基亞,他們會說,那太貴 了。非常短視。」

中美電信競爭前所未有

餘茂春問:「即使我們避免與華為、中興通訊等公司簽訂電信設備和服務合同,但我們當前的供應鏈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中國製造的組件。我們怎麼避免這種情況?」

西蒙頓表示,今天美國所面臨的情況前所未有,中國和俄國在電信業一直在追趕美國,以緻美國今天在無線電話和先進無線電設備方面並不具有主導市場的力量。 雖然華為和中興通訊受到了一些關注,無人機公司以受到了一些關注,但美國忽視了它們也有強大的本土研發能力,也有快速的生產週期、本土原型設計和從車間到高層管理的高效運作 ,以及基礎研究。

達斯古普塔說:「如果我們的研發落後於某些國家,那麼我們的供應鏈就沒有選擇,最終不得不使用敵對國家製造的產品,這既是我們研發的失敗,也是我們發展能力的失敗 ,也是對法律、經濟和其他因素的控訴。因此,解決方案是更快提高我們的技術。」「我知道創新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我們曾經領先過,希望能再奪回那片土地。 」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