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經濟

分析:中國經濟結構性下行拐點的背後推手

中國大陸生產率下降、進出口雙跌、失業率增高、債務危機加劇、經濟環境惡化、外資紛紛撤離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Johannes Eisele/AFP)

【大紀元2023年10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了一個結構性下行拐點。分析指出,長期被鼓吹能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中共)模式」虛假宣傳被暴露出來。

分析指出,實際上,所謂的「中國(中共)模式」是中共文宣的包裝,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是:當局放鬆了對經濟的管控,美國對中國開放了市場,毛時代極度貧困帶來的廉價勞動力,以及後發學習亞洲四小龍的經驗等等。而自習當局第二任期以來,上述幾個因素慢慢消失,徹底限制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在習當局強烈國家干預的情況下,不論是民眾還是資本都缺乏信心,僅在8月份,資本外流就高達490億美元。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大跌,觸摸到了20年均線。

中共模式不存在

所謂中國模式是指在確保中共一黨專政的情況下,引進市場經濟成分,以國家干預市場的手段來保證經濟增長。從2008年,中共開始宣傳「中國(中共)模式」,稱「中國模式」已經形成了比較定型的制度,但這種宣傳卻有意避開西方因素,而專門強調共產黨的領導。

長期關注中國經濟增長要素的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最近撰文說,近幾十年來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有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奇蹟是西方之外的另一種成功模式,主要得益於國家力量,而市場金融、法治和產權是不必要的。

但他認為,與這種觀點相反,經濟國家主義不是中國經濟的救星,而是中國經濟的威脅。中國經濟奇蹟的出現,是因為政府放棄了中央經濟計劃,為市場經濟留出了空間。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第一波改革是由農村發起的,農民冒著被殺頭危險,開啟「大包干」、「包產到戶」、「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中共順勢開啟改革,經濟得以發展,正是中共放棄計劃經濟、不干涉的結果。

鄧小平在1987年承認, 「農村改革中,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最大的收穫,就是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了,突然冒出搞多種行業,搞商品經濟,搞各種小型企業,異軍突起。這不是我們中央的功績。」

黃亞生說,中共改革派領導層沒有扼殺自發的、自下而上的農村創業精神,中國經濟的騰飛是因為國家放手,而不是因為國家干預。

他舉例說,1978年以來經濟表現最強勁的地區,包括廣東和浙江,都是市場化程度最高、國家干預最少的地區。另一方面,國家干預最多的地區,如中國東北地區,則深陷高債務泥潭,在較低的增長率下掙扎。

美國引導中國進入國際市場

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正好遇到了對中共當局利好的國際大環境,美國為了應對蘇聯,向中國示好,中國能夠與西方做貿易,真正幫助解決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鄭旭光授權)

政經學者《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對大紀元表示,毛澤東晚年和尼克松恢復關係,後來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與美蘇的關係都得到恢復,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給了一個正向的環境。

中國經濟最難的時期實際上是和蘇聯鬧掰的那段時間,後來和美國恢復了,和日本及西歐國家的很多貿易就開始了,開始能夠引進一些西方設備項目了,緩解經濟上的很多問題。過去都是幾十年沒變的老機床,現在可以拿到比較新的機床,像寶剛就是在華國鋒時期搞的。

他說,從80年代有幾個坎,美國這邊放開了,尼克松訪華讓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機會,克林頓把人權和最惠國待遇脫鉤, 2001年中國加入WTO。

「總體來講,是美國的政策引導中國重新回到國際社會、進入國際市場,引入技術設備管理資本,中國就相當於借來開放帶來的發展機會,生產效率一下就提高了,美國市場向你開放了,中國工人的工資會大幅度上升。」

鄭旭光表示,中國就像一個經濟窪地,水壩一打開,財富就湧入中國那個窪地了。另外你跟別人落差太大,因為你落後,發展起來可以很快,把別人的經驗拷貝就行了。

他說,第一個不搞什麼抓革命促生產了,允許個體戶。因為國企名義上歸國家,但國家是虛擬的,產權不明晰所以都糟踐。包產到戶是變相的私有制,允許僱上三五個人,不算資本家。另外一個就是對外開放,市場機制可以得到恢復。

「中國這種國有體制的國家,它本身是對經濟不利的,但這個人為的壁壘給它打開了,那中國經濟成長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這就是一個爛的經濟體,可以有很好的經濟增長表現段原因。過去把經濟抓得很死,私人經濟處於黑灰色狀態,現在允許你合法做生意,經濟一下子就活起來了。」

效仿亞洲四小龍 但拒絕政治改革

中國所謂改革開放時期的經濟發展,最開始是效仿亞洲四小龍的經驗,在美國對中國開放的情況下,通過招商引資、出口加工,帶動了一波經濟成長。但中共卻沒有像韓國、台灣一樣進行政治改革,徹底地限制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加大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William Yu)。(楊陽/大紀元)

加州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對大紀元表示,像西歐、美國,是政治自由、民主與經濟自由相輔相成的一種西方模式。二戰之後,亞洲四小龍開始都是比較專制的政權,但選擇了跟世界全球連結在一起,進行經濟自由化,造就了經濟奇蹟。

「這個模式後來中國就學去了,一開始也學得很好。雖然政治不完全自由民主,但是經濟開始有自由了,經濟發展很快。主要的原因是很多改革沒有什麼阻力,吸引外商投資很方便,一般的勞工沒有權利,也可以忍受污染。」

他表示,這個政治干預一開始好像能幫助經濟高成長,他們誤以為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說今非昔比,在全球化體制當中,你的工資成本這麼高的,再繼續那個體制,就沒有效益了。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對大紀元解釋說,最開始亞洲四小龍大體上有限度的威權主義,出口勞力密集程度比較低的時候,某種程度是可以促進經濟成長。但這種廉價勞動力和低廉生產成本,會有一個成長限制。

「實際上從2008年開始,中國大陸的工資慢慢提高,也比較重視環保,最近沒有給外資加優惠的稅,中國大陸的生產成本就沒有優勢,可以預示出口一定會衰退,帶動相關職業的裁員或者投資減少。」

他說,在面臨中等收入限制的情況下,專制反而是有害的。技術創新剛好跟威權經濟相反,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開放空間的話,很難進行產業或文化上面的創新。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受訪者提供)

王國臣表示, 像台灣或韓國的做法,採取了民主化來紓解以政績為導向的執政黨訴求。而中國大陸現在不願意民主化,反其道而行之,又開始復歸到管制,透過國家資本主義、共產黨領導,被迫持續證明政績或經濟成長,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俞偉雄說,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可以透過政治結構的改變找出新的動力,來讓經濟能夠繼續前進。現在中國也走到這一步了,但是共產黨一黨專政,不願意放權,沒有像韓國跟台灣一樣,順勢做一個政治改革,這就徹底的限制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

「因為政治結構沒有進行調整跟提升,但這樣的政治體制沒有辦法去培育出來一個新的經濟體,新的創新。不可能一個人在中南海能夠管控全國各地的情況,一定是要有一個由下而上的民主機構來做一些制衡,但中國沒有這個機構,所以我覺得中國的這個情況就是非常的困難。」

保中共政權 走回頭路

現在習當局對內對私人企業進行打擊,對外去全球化、去美國化,同時又沒有像台灣、韓國那樣政治轉型,曾經讓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因素慢慢消失了。

黃亞生表示,儘管中國從未有過美國式的憲法,但在鄧小平領導下,中國(中共)政府擺脫了毛澤東極權主義,給企業家帶來了安全感和信心。比如1979年,政府釋放了文革被關押的資本家,歸還了他們被沒收的存款、債券、黃金和私人住宅。

他說,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資本家再次被邊緣化、騷擾、排擠和逮捕。2021年7 月億萬富翁孫大午因為他敢於直言被判入獄18年。中國正在走向文化大革命,中國資本家不願再投資,將資金轉移到國外。

鄭旭光表示,習近平首先要保政權,就是要保黨的永續執政,在這個前提下才可能考慮給經濟更多的空間。實際上習近平這個第二個任期裡,對經濟的破壞,損壞西方關係,導致投資和消費都沒信心。

華興資本集團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包凡已失聯超過50天。華興資本4月3日已在市場停牌,而中國的金融圈、政商圈還在震盪。圖為2023年2月27日北京華興資本總部大樓。(Greg Baker / AFP)

他說,不需要你政府使勁,只需要政府把門打開,允許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允許中國人做生意就行。為什麼中國經濟疫情之後恢復不力,就是這兩塊出了問題,外國和中國本地資本家都失去信心,他們最終會做一個選擇。

「如果說你去全球化,去美國化,經濟必然會萎縮。習近平搞一帶一路,但一帶一路沒有能力幫中國,它還指望中國(共)幫它們。另外產業革命你有機會嗎?你封閉起來機會更少。」

俞偉雄表示,過去三年,因為疫情的衝擊,不只是中國人民真正的認識到中共體制是根本問題,甚至連中共本身也意識到了。

他說,政治跟經濟最後是會聯合在一起的,在70年代後期中國人發現了被騙了,共產主義根本就是行不通的,比蘇聯還要提早覺醒,中國農村就開始由下而上的一個改革,讓生活好起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私營企業成功之後有了自己的聲音,影響力很大了,那就犯了大忌了,專制政權是不容許的。

「他在政治上沒有辦法配合做一個改革,就導致了經濟改革的成果都要被迫翻轉。明明知道這不可行,北京還要這樣做,我覺得這樣的政治體制很悲哀。」

王國臣表示,從結構來看的話,如果中國大陸不希望民主化的話,勢必會更加威權或集權,這種情況下不管是誰上台,他們都會推出類似習近平這樣的人,整個趨勢也不見得可以逆轉。所以說,很難說到底是共產黨需要習近平,還是習近平創造了更加極權的共產黨?

「當然例外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比如說像蘇聯戈爾巴喬夫,不排除有一些改革派突然奪權,而是從整個結構或趨勢來看,就算習近平下來,整個趨勢也不見得可以逆轉。」

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前景黯淡。(Andrea Verdell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未來短期、長期都不看好

王國臣表示,現在本身民間就不太願意投資跟消費,政府的投資報酬率一直在下降,光靠政府的投資或消費,未來它的債務會越來越多。所以如果民間的力量不出來的話,可以預期中國大陸經濟會持續下行。

俞偉雄表示,中國經濟幾個層面都出了問題,第一個就是結構性層面,過度的投資,過度的槓桿,房地產的泡沫等等,過去這二十年吹得越來越大,整個泡沫終於要破滅了。

第二個層面就是共產黨對企業的干預,不只是中國企業嚇得往外跑,外資也不敢再進來。現在政策又回到過去極權專制的緊箍路線,會對人民、企業、外資、對中國投資的信心減低。

第三個就是整個國際大環境,中美現在進行一個新冷戰。現在美國朝野上下都知道,以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中國(中共)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威脅,軍事、國家安全、地緣政治的威脅,遠遠是比俄羅斯還要嚴重的威脅。

他說,在新冷戰的格局之下,有很多的脫鉤、去風險的政策不斷推出,也會讓中國的經濟更加下行。所以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短期跟長期都很不看好。◇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