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尋找竹藝新方向 工藝保存者籲學習日職人精神

工藝家劉興澤。(劉興澤工坊提供)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3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灣南投報導)台灣竹產資源豐富,竹材的品質也是最好的,但囿於竹編的製作是純手工,工序繁複,人工成本高,致使竹編創作者日益凋零,竹工藝保存者劉興澤呼籲,政府單位需長期規劃,學習日本職人精神,從小培養國人的美學素養。

工藝家劉興澤從小生長在南投竹山,對工藝的製作有極大的興趣,長大後原本從事竹藝車床,後來跟隨國寶籍竹編大師黃塗山學習竹藝。走進他的工作室,觸目所以都是竹工藝,琳琅滿目,伴隨一生,劉興澤對竹子的喜愛,不言而喻。

劉興澤表示,相較於一塊好的木頭至少要百年以上才能成材,竹子則只需三至四年,而且再生能力很強,所以竹材的使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創作上,他總喜歡用台灣的竹子,因為「台灣竹子的保存性是No.1」。

他介紹說,台灣竹子的堅韌性和硬度夠,竹纖維也漂亮,日本劍道使用的竹劍曾經是竹山之光。但是現在由於工資上漲,竹劍已經不能在台灣生產,不過,台灣的竹子仍然出口到大陸或日本加工成竹劍銷售。

另外,他表示,台灣桂竹製成的竹牙籤品質也很好,每支0.01公分一樣細,彈性也好,剔牙不易折斷。

然而,劉興澤介紹表示,竹工藝創作的過程繁複,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孤獨完成,需要具備很大的耐性和以興趣做基礎。例如製作一片竹篾,經過十幾道工序的加工處理,相當繁複,過程中有時還可能弄傷手,耐性是最主要的。

但也因為竹編製作曠日廢時,人工成本高,創作者無法維持生計容易半途而廢。劉興澤回憶過去跟隨黃塗山學習竹藝時,開課的時候十八位學生,而現在真正專注投入竹藝創作只剩他一人。為竹藝尋找新方向,他認為要長期規劃,希望能像日本一樣傳承竹藝的精神。

他解釋說,日本從事工藝傳承的是職人的精神,一件簡單的東西,他們會做得很密實,但是相對價格也高,不過日本人不會因為價格貴而不買,這就是美學,美學的素養要從小開始培養。

經歷數十年的竹編經驗,他表示,「竹編的學習永無止盡,每一個技法、每一個階段在學習的過程都是一種不一樣的心態或不一樣的技術在累積、不一樣的創作在展現。」

的確,一件精雕細琢的皇冠竹編,彷若一幅寫實作品,不僅代表創作者的修為與人生經歷,更象徵人們對造物者的歌頌。唯有根植於這種純真、純善、純美的工藝技術,台灣竹藝才能發光發熱。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