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高管談上海封控:塑造恐怖 不知為誰而戰?
【大紀元2022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林岑心、易如報導)中國第一大城上海今年面臨嚴格的封控措施,街道曾空無一人,堪稱史上頭一遭,不只台商在當地的生產受影響,台商、台籍幹部也一度面臨生存難題。一名在上海經歷2個月封控的台幹向《大紀元時報》傾訴自身經歷,認為中共的做法「太恐怖」、「太誇張」,整個封控的運作機制沒有靈魂「不知為何而戰」。
蔡佑芳(化名)是一名具金融財務背景的台籍高管,她分享自己這次的經歷,她說,自己在台灣過完年,回到上海時已在全面封控的前夕,當時幾乎是全面戒備,有確診者的大樓被封鎖,餐廳不營業,但至少可以取得生活物資。直到3月底官方無預警臨時宣布封控,民眾無法自由取得生活必需品,一切得靠配給,讓他們面臨基本生存權的考驗。
封城一再延期 強制手段日益激烈
蔡佑芳說,一開始以為只要封控4天,但解封時間一延再延,人們開始不抱希望,同時中共當局的強制手段越來越激烈,讓人們感到恐懼。
蔡佑芳說,她的年長鄰居快篩陽性,社區之後已做過核酸檢測確保沒有疑慮,但在半夜時,大白(防疫人員)為了要求再做核酸,卻把他們的門敲壞,讓年長者差點心臟病發。還有許多狀況是,人們到醫院等待核酸檢測時,急症復發病人就先過世。
蔡佑芳說,她住在上海長達10年,知道上海在硬體方面確實很先進,但在軟體面,包括:文化、教養、道德觀等,還有進步空間,但在這次封控的過程裡,完全暴露出當地與先進國家的差距。
蔡佑芳說,整個上海的防疫體制是僵化的,而且動態清零政策凌駕在個人生命權、安全之上,不講道理,基層執行者沒有思考能力,不知為何而戰,沒有悲憫之心,即使出現人命關天的狀況,也不懂得彈性調整。最可怕的是,這些基層者會放大自己的使命感與權力,做出超越職權的事情,即使會傷害別人也在所不惜。
恐懼氛圍下 開始出現獵巫情況
蔡佑芳說,每個人只能賭運氣,看遇到的人有沒有修養,但在這樣的恐懼之下,生存權面臨挑戰,人們開始求自保,出現許多獵巫的狀況,猜忌同棟的住戶是不是確診,要求居委讓他們進方艙醫院,以免影響到自己,「一般人的人性壞的一面,也被逼出來」。
蔡佑芳說,她們的社區被封鎖2個月的時間,即使5月31日開放出門,也只有每天2小時的外出時間,「無法想像現代社會還有軟禁這件事」。
「我一直以來,都知道中國跟台灣的差別。」她說,只是這次中共的做法實在太誇張,這確實讓許多人認識到在中國生活的風險,她周遭的外國朋友們,幾乎有一半以上選擇離開中國,即使無法離開,繼續住在上海的生活模式也有轉變,人們開始會在家裡囤物資與藥品,以防萬一。
病毒不可怕 共存是主流做法
在中共二十大即將到來之際,防疫更加緊縮,日前外媒路透社以「中國人恐懼封城,甚於恐懼病毒」的現象為主軸進行報導。蔡佑芳說,中共做了很多宣傳,刻意強化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的恐怖程度,但她能接觸到海外資訊,深深了解到病毒並不可怕,各國都在與病毒共存,真正可怕的是中共干預人權與自由,使民眾被帶到方艙醫院,或被軟禁在家裡。
蔡佑芳說,全世界都走向開放國門,中國不可能一直因為疫情而鎖國,但現在事情很複雜,中共想要塑造恐怖氛圍,強化自己的統治基礎。這種做法開心的只有統治者,大眾的生活卻受到劇烈影響,是不及格的做法。
「我支持台灣的做法。」蔡佑芳說,台灣目前介在中國與歐美中間,大方向是往歐美靠攏,只是鬆綁速度沒有他們快,但至少是走在好的路線上。她說,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快篩費用、核酸檢測費用太貴,以及入境隔離政策等,還是讓人民有些不理解,但考量到亞洲人普遍比較保守的個性,指揮中心不敢一下子鬆綁太多,她還是可以體諒。
作家致信李克強 訴核酸封城之惡
除了台商外,也有中國民眾分享受害經歷。年約90歲的中國作家鐵流近日就沒做核酸就不讓進醫院一事,致信給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信中反映中國老百姓在封城期間的真實處境。25日,鐵流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談及他發表公開信的原委。
信中批評,「黨管黨,政府管政,可現在黨把一切都管完了。疫情中封城封道,天天核酸,紅碼黃碼,拉走隔離,亂得一團糟,老百姓怨聲載道,皆無處申訴。」
他提到,22日當天,自己去成都西區醫院特殊門診看病開藥,醫院不讓他進去,說政府規定沒核酸證明不得進醫院,他要求對方拿出政府文件來,醫院拿不出來,還不讓他進去,甚至還出手推他。
鐵流說,「我是不依不饒,我就是要問清楚,是不是國務院規定的,如果不是國務院規定的,又不是政府規定的,你們憑啥子不讓人進醫院?」
公開信發表後,官方沒有回應他,只希望他不要再寫了,但是他沒答應,「我說只要有法律,為啥不(讓)寫呢?」對方也回答不上,就說以後他要看病,只要打通電話,他們會派醫生來,不需要上醫院了。鐵流對此表示存疑,說以後會試試看,看是否真的有此待遇。
鐵流氣憤的說,「不做核酸,不僅不准進醫院,不准進超市,還不能進村鎮,這叫啥子規定,沒有一個法律嘛,就單方面層層加碼。」◇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