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康熙四十八年的「御製瀘定橋碑記」記載,從四川成都行走七百多里,就到了建昌道的化林營。化林營所轄的沈村、烹壩、子牛,皆是瀘河的舊渡口,也是進入打箭爐(今名康定)的必經之道。
關於打箭爐地名的來歷,有多個版本。其中之一,據碑記所言,蜀地民間傳說,蜀漢時期諸葛亮南征孟獲,派遣大將郭達鑄造軍器,安爐打箭,因此得名。如今康定城東有郭達山。在清朝咸豐年間,郭達山下還建有郭達將軍廟。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此地設置打箭爐廳(今四川康定縣)。清德宗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打箭爐廳才正式更名為康定府,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時期,這裡曾設置長河西宣慰等司,明朝沿襲。藏番朝貢中原,或者互市茶貿,都走這條路。
清史稿載,「打箭爐舊屬內地,上以西藏番部嗜茶,許西藏營官在打箭爐管理土伯特貿易事。」打箭爐自古屬於中原領域,康熙皇帝慮及西藏各部百姓嗜好茶葉,允許西藏營官在打箭爐管理藏區貿易。自從明朝末年,賊寇禍亂蜀地,藏區亂賊竊踞西爐,一直到了康熙朝,賊匪頻繁阻止清廷教化邊疆。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駐紮在打箭爐的營官昌側集烈(人名)作亂,殺害明正土司蛇蠟喳巴(人名),侵擾大渡河以東地區。同年冬天,康熙皇帝命侍郎滿丕、四川提督唐希順率兵平亂。清廷派出三路軍隊阻止叛亂。
康熙四十年春,清軍平定了判亂。為增強化林營的防守軍力,清廷在打箭爐屯兵三千餘人,協助官府維繫地方民生,以防叛亂事件再度發生。自古以來,大渡河水奔涌不息,由於無橋可通,使得運輸糧餉、軍械,調動軍隊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1704年3月),新任四川巡撫能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說:「瀘河三渡口,高崖夾峙,一水中流,雷犇矢激,不可施舟楫。行人援索懸渡,險莫甚焉!茲偕提臣岳昇龍相度形勢,距化林營八十餘里,山趾坦平,地名安樂,擬即其處,仿鐵索橋規制建橋以便行旅。」
奏摺中提到的岳昇龍是岳飛的第二十世孫。他鎮守西南、西北邊疆,功勛卓著,於康熙三十五年升任四川提督,曾與能泰共同治理川事。岳昇龍是邊將,久在邊關,熟悉地形。
能泰所謂的「茲偕提臣岳昇龍相度形勢」,後人根據《清史稿》記載,能泰「身為巡撫,屬官私派,不行覺察,又身受贓銀」,質疑他官聲不正,品行不佳,且又是新任巡撫,不可能在短期內熟悉當地地形,因此推測實地勘查建橋工作,或許是由熟悉地形的岳昇龍親力親為。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動工建橋,次年四月初四日(1706年5月15日)未時,鐵索橋合龍告竣。
能泰在奏摺中,曾暫擬名「安樂」橋。鐵索橋建成後,康熙皇帝看著呈奏上來的繪圖,深感欣慰:「凡使命之往來,郵傳之絡繹,軍民商賈之車徒負載,咸得安驅疾馳,而不致病於跋涉。」鐵橋聯通,康熙帝龍顏大悅,御題賜名「瀘定」。
瀘定橋建成後,全長103.67米,寬3米,有13根碗口粗的巨型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的落井裡,其中9根做底鏈,另外4根分別在兩側作扶手。這座鐵索橋共熔鑄了12,164個鐵環,由鐵匠純手工打造,全橋總體重達四十餘噸。橋的兩岸建有橋台,橋亭,是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古樸奇特。
自從瀘定橋建成後,就一直是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是聯繫藏漢交通的重要樞紐。漢藏之路上的梗阻,因這座橋的建成從此消弭。而瀘定橋的所在地,也因康熙帝御賜橋名之故,瀘定縣因此而得名。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257
《御製瀘定橋碑記》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