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多發性硬化症元凶 95%人身上都會有?1類營養素改善

文/李路明

感染EB病毒,會使多發性硬化症風險增32倍。(Shutterstock)
人氣: 419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不久之前,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的最大原因已經被科學家們證實,那就是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簡稱EB病毒)。EB病毒其實普遍存在於人群中,高達95%的成年人都會感染EB病毒。

感染EB病毒 多發性硬化症風險增32倍

多年來,EB病毒一直被懷疑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可能原因,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種懷疑,研究結果在今年1月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美國的現役士兵每兩年需要驗一次血,歷次採集的血液構成了一個巨大且多元化的年輕人血液樣本庫。研究人員正是依據這些血液提供的數據,鎖定了EB病毒與多發性硬化症的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先從超過1000萬曾經服役的美軍士兵中找到了955名後來得了多發性硬化症的人,經過條件的排查,最後鎖定了其中的801人。然後,對這801人在1993—2013年所採集的血液樣本進行化驗。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找來了超過1500名其他軍人作為對照組。這些人各方面的情況都與之前的801人相似,但他們並沒有患多發性硬化症,是健康的。

通過這樣的對比,研究人員希望可以確定,究竟是什麼的不同,導致了這801人後來患了多發性硬化症。

通過血液化驗和分析發現,與沒有多發性硬化症的人相比,後來患上了多發性硬化症的人,其EB病毒的感染率要高得多。

經過測算,感染EB病毒的人患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是沒感染過EB病毒者的32倍。其它病毒感染則沒有發現與多發性硬化症之間有關聯。

此外,如果一個人得了多發性硬化症,他的神經會退化,其中一個標誌就是血清中的神經絲輕鏈(NfL)含量上升。數據顯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人NfL水平的上升,只發生在感染了EB病毒之後,並不發生在感染EB病毒之前。

感染EB病毒後,神經絲輕鏈(NfL)含量上升。(健康1+1/大紀元)

研究人員表示,EB病毒與多發性硬化症之間有明顯的聯繫,無法用任何其它已知的多發性硬化症風險因素來解釋。這種強烈的關聯表明,EB病毒的感染,是導致大多數多發性硬化症發病的一個關鍵環節,而且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的頭號凶手。

從發現EB病毒感染到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病,平均有10年的時間間隔。研究人員表示,這部分是由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在患病早期階段沒有出現症狀,還有部分原因是EB病毒和人體免疫系統之間關係的不斷發展變化。

EB病毒是最常見的病毒之一

EB病毒是皰疹病毒的一種,遍布世界各地,是最常見的人類病毒之一。

EB病毒最常通過體液(主要是唾液)傳播。成年人中,十分之九的人帶有EB病毒抗體,說明他們已經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感染了EB病毒。其實,許多人在童年時期就可能感染了EB病毒,只是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而沒被覺察。

青少年和成人感染EB病毒的症狀包括疲勞、發燒、喉嚨發炎、頸部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肝腫大、皮疹,通常會在2~4週內好轉。

每5分鐘1人患多發性硬化症!這些症狀要警惕

世界上每5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出多發性硬化症,且女性患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

2020年統計,全球每10萬人中,便有35.9人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總數達280萬人。其中,北美洲,歐洲和地中海地區,好發這種疾病。根據測算,在2000~2017年,美國成年人多發性硬化症的平均患病率為每10萬人口337.9~362.6人。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不可預測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大腦和身體其他部位之間的「交流」被破壞。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它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即身體通過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發起防禦性攻擊。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神經絕緣髓鞘受到攻擊,其病情也從相對良性到可致殘,程度不等。

多數病人第一次出現症狀是20到40歲。最初通常是視力模糊或複視、紅綠色失真,甚至一隻眼睛失明。大多數患者四肢肌肉無力,協調和平衡困難,可能嚴重到足以影響行走甚至站立。在最壞的情況下,多發性硬化症會導致部分或完全癱瘓。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還常有感覺異常,例如麻木或刺痛,有些人可能還會感到疼痛。其它常見症狀有:言語障礙、顫抖、頭暈,以及聽力損失。

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例如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和判斷力差,但這些症狀通常很輕微,經常被忽視。此外,抑鬱症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另一個常見特徵。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會有頭暈、難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狀。(Shutterstock)

β干擾素可有效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目前還沒有治癒方法,而且許多藥物具嚴重副作用,風險很大。

目前最有潛力的藥物之一,是干擾素藥物,特別是β干擾素。

β干擾素是人體份泌的一種「天然抗病毒物質」,可以抵制EB病毒的感染,而且它還可以減少多發性硬化症的復發(惡化)和進展,以及減緩殘疾的發展。使用β干擾素後,當免疫系統攻擊神經時,過程往往會更短且不那麼嚴重。

目前FDA批准的用於多發性硬化症的β干擾素藥物包括Avonex、Betaseron、Extavia和Refib。

維生素D可增進療效、降多發性硬化症風險

有一種維生素,可以有效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和加強β干擾素的功效,那就是維生素D。

維生素D可提升β干擾素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效果。在一項隨機雙盲實驗中,當病人接受β干擾素治療時,同時口服每週20,000IU維生素D3,會表現出更好的療效。病人不僅步行速度提高了,還可以減緩病情惡化程度。

進一步的研究證明,維生素D加β干擾素的組合可增強多種蛋白質對β干擾素的誘導作用。維生素D可增強β干擾素在多發性硬化症病人體內的正面作用,又能減輕、逆轉它可能誘發的不良反應。

多發性硬化症也被認為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受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維生素D缺乏。

比如,在遠北緯度和遠南緯度地區,以及法國的多雲地區,由於缺乏陽光,人的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低,與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提高有關。相對地,在赤道附近,患這種病的人較少。另外,多發性硬化症病人的病情惡化和發展,也與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低有關。在一個髓鞘病變的臨床研究中,病人血清中維生素D水平較高的話,其二次發病更少,腦萎縮也更少。

從飲食補充維生素D 這一類食物效果最直接

維生素D還有個名字,叫鈣化醇,可從陽光照射、食物和補充劑中獲得。它在生物學上是惰性的,必須在體內經歷兩次轉化才能被利用。

維生素D先在肝臟中轉化為「骨化二醇」,接下來在腎臟中轉化成「骨化三醇」。

目前衡量維生素D的指標,主要是血清中骨化二醇的濃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血清中骨化二醇濃度在50nmol/L(20ng/mL)或更高就足夠了。

含維生素D最多的天然食物,是魚肝油。一湯匙的魚肝油,含有34微克的維生素D3。富含脂肪的魚肉(如鱒魚、鮭魚、金槍魚和鯖魚)也是維生素D3的最佳來源。3盎司煮熟的鱒魚和鮭魚,分別含有16.2微克和14.2微克的維生素D3。

含維生素D最多的天然食物,是魚肝油。(Shutterstock)

除此之外,經過紫外線處理過的蘑菇也有非常多的維生素D2。而且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准,將經過紫外線處理的蘑菇粉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補充維生素D2。

值得注意的是,動物性食物除了提供維生素D3,還含有大量的骨化二醇。直接攝入骨化二醇可達到提升血清中骨化二醇的效果,是攝入維生素D3的5倍。如果考慮到牛肉、豬肉、雞肉、火雞和雞蛋中豐富的骨化二醇含量,那麼從這些食物中獲得維生素D的總效果,可以達到原來單純計算維生素D時的2~18倍。

這樣一來,通過動物性食品補充維生素D,是效果相對直接和明顯的方式。

通常來說,維生素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19∼70歲成人為600IU(15微克),70歲以上成人為800IU(20微克)。若是用於治療,醫師可能會根據病人情況建議使用更大劑量。◇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不讓糖尿病前期變成糖尿病!有5個方法

· 維生素D有4大抗癌功效 補D防癌注意1關鍵 

· 魚油產品百百種怎麼挑?藥師秘訣大公開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