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濃度99%也會心臟缺氧 5類食物防缺氧
新冠疫情期間,有些人用血氧機自我檢測時,血氧濃度一直在99%以上;但去接受健康檢查時,卻發現「心臟缺氧」。這是為什麼?心臟缺氧又有哪些警訊?
3種缺氧情況 血管問題很常見
人們每天24小時都在呼吸,為什麼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呢?
心臟內科醫生、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表示,造成缺氧的情況有三種:
第一種是吸入體內的氧氣不夠。
例如溺水、被食物噎住而造成窒息,或是染上新冠肺炎或其它肺部疾病而導致低血氧。
劉中平指出,這種情況屬於全身缺氧,這類患者用血氧機檢測手指時,就可測出血中氧氣濃度降低。
第二種是血液供應不良。
原因可能是血管天生性的容易痙攣,造成血液流動不順暢。或是後天因不良生活習慣,脂肪和壞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上且越堆越厚,血管越來越狹窄、硬化,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使血液無法順利的流到組織裡。
如果流入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不良,就會產生局部缺氧的情況。例如,當心臟得到氧氣變少,會造成心臟缺氧。
劉中平指出,包括心臟缺氧在內,大部分的缺氧屬於局部缺氧,這類情況用血氧機是測不來的。
其它因血液供應不良而產生局部缺氧的情形,還包括因意外事故使肢體被重物壓住而壞死,或是人們在手指綁橡皮筋,手指因血液流動受影響而變黑等等。
第三種是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不夠。
紅血球裡的血紅素負責攜氧,而紅血球負責將氧氣送到全身。如果血紅素不足,紅血球攜氧的能力會下降。同樣的,沒有足夠的紅血球,也無法攜帶足夠的氧氣。所以血球功能不良、嚴重貧血患者容易出現局部缺氧。
忽視3個缺氧症狀 可造成心臟衰竭、心肌梗塞
心臟缺氧可稱為缺氧性病變、缺血性心臟病,最主要因素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產生阻塞。發生缺氧的情況可分為慢性、急性:
1. 急性心臟缺氧
當血管內發生急性的血小板凝集,產生血栓阻塞,會造成急性缺氧。心肌梗塞便是屬於這一類,發作來得又急又猛,人往往很快就倒下去。心肌梗塞可能因為血管壁脆弱或當天很疲累、水喝不夠,突然長出血栓而發作。
2. 慢性心臟缺氧
和急性心臟缺氧相比,慢性的心臟缺氧更常見。
原因主要是血液供應不良,另一種原因則與貧血有關。劉中平表示,臨床上在診斷時,會同時檢查病人的血紅素是否足夠。
慢性心臟缺氧症狀:胸口悶、胸口痛、呼吸喘。如果走路或運動中容易出現這些情況,要格外小心。
很多人因膽固醇高、抽菸,使血管越來越狹窄,出現走路容易喘、胸口痛的情況。但人們往往以為是小事,當症狀消失就忽略了。劉中平他指出,如果沒有趕快治療,心臟缺氧久了,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行動越來越無力、嚴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梗塞。
慢性缺氧也可能變成急性,引發心肌梗塞。因此,若是有容易喘、胸口悶痛等症狀,還是建議到醫院檢查心臟,而不是靠血氧機來判斷,更不是拖著不管。
這一年齡層最危險 5類食物預防心臟缺氧
更年期之前,心臟缺氧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原因是更年期之前的婦女有女性荷爾蒙提供保護,心血管比較健康。女性患者多在停經之後才開始有心血管疾病,因此更年期之後,男女發病比例才會接近。
心臟缺氧又好發於45~65歲之間的病人,且無論是男、女性,原因多是血管狹窄、硬化造成的,與老化、膽固醇和抽菸有關。「如果一個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抽菸、飲食高油高糖,累積了二十多年,一旦過了40歲就容易發作,到45歲進入高峰期」,劉中平說。
為預防心臟缺氧,因避免抽菸、減少食用高油和高糖的食物、多運動,以及避免過勞。
同時,可以吃一些對血管、血球具有好處的食物:
1. 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
水溶性膳食纖維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排出壞膽固醇,有助於血管通暢,讓血液順利流到組織裡,避免局部缺氧。
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燕麥、土豆(馬鈴薯)、南瓜、山藥、秋葵、菇類、海藻、花椰菜、胡蘿蔔、瓜類、蘋果、梨子、香蕉、奇異果、柑橘類。
2. 魚
魚是優質蛋白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的良好來源,對血管、紅血球都有益處。
蛋白質有助於紅血球的生成,Omega-3則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原因在於Omega-3可幫助清除血管裡的脂肪,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格陵蘭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發現,格陵蘭人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病率非常低,與飲食富含omega-3有關。
Omega-3含量高的魚有:鮭魚、鮪魚、鯖魚、鯡魚、鱒魚和沙丁魚。
3. 蔥科和十字花科蔬菜
這兩類蔬菜含有有機硫化合物,可讓血液在動脈中順暢流動,預防慢性缺氧。
研究發現,有機硫化合物可降低肝細胞合成膽固醇,並抑制血小板凝聚。如果血小板凝聚的能力增加,容易造成血管變窄。
有機硫化合物還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治療過的冠狀動脈再次阻塞。
常見的蔥科蔬菜:大蒜、洋蔥、韭蔥、蔥和韭菜。
十字花科蔬菜:捲心菜(高麗菜)、花椰菜、西蘭花(青花菜)、羽衣甘藍、芝麻菜、白菜、蘿蔔、抱子甘藍。
4. 肉類、魚貝類
鐵是合成血紅素的必要礦物質,沒有足夠的鐵,血紅素合成不足,紅血球的攜氧量會比較少。劉中平補充,如果血紅素不足,紅血球也不會多。
而肉類、魚貝類是鐵質含量高的理想補鐵食物,因為人體對動物性鐵質的吸收率和利用率,皆優於植物性的鐵質。
另外,食用含鐵食物時,搭配含維生素C的蔬果一併補充,可促進鐵質的吸收。
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有:芭樂、木瓜、葡萄柚、草莓、奇異果、橘子、蕃茄等等。
5. 雞蛋
雞蛋是營養相當豐富的食物,包含預防貧血、生成血紅素和紅血球的所需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銅、鐵、維生素D等等。
有些人擔心雞蛋吃太多,會讓膽固醇過高。但是2018年一項綜述指出,食物中的膽固醇對人體影響小,反而是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研究提到,雞蛋含有優質蛋白質和最少的飽和脂肪酸,一個大的雞蛋(50克),僅含有1.56克飽和脂肪酸,是健康又經濟實惠的食物。
平時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自然能攝取到這些營養素。劉中平分享,他的患者經由服用藥物,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適當運動後,心臟缺氧的情況都有改善。◇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降低壞膽固醇的自然方法!逆轉心臟病
· 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年輕也出現 3症狀要警惕
· 西蘭花讓動脈變柔軟!六大蔬菜保護心臟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