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不推薦在Costco購買的六種食品
【大紀元2022年08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國會員制俱樂部Costco(好市多)有很多美味實惠的食品,從生鮮食品到烘培糕點,以及各種蔬果零食,吸引大量粉絲。但在營養師眼中,選擇食品的角度有所不同。
一般消費者選擇食品,大多關注是否美味,是否新鮮,價格是否實惠等;對營養師來說,更關注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成分,以及食物是否含不健康成分過量等。
一名喜歡在Costco購物的營養師坎迪斯‧納爾遜(Candace Nelson)在「商業內幕」刊文,向讀者介紹自己不會在Costco購買的12種食物,本文選擇介紹其中6種。
1. 不買純蛋白 買整盒雞蛋
有些人可能更喜歡只吃蛋清,因為蛋清比蛋黃含有更少的卡路里和更少的膽固醇。
但納爾遜表示,寧願吃全蛋,因為能從蛋黃中獲得營養。她寫道,全蛋是蛋白質、胺基酸、鐵和維生素A、B6、B12和D的極好來源。蛋清營養成分沒有那麼多。
事實上,每克蛋黃中的蛋白質比蛋清中的要多。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的數據,100克蛋黃中幾乎含有16克蛋白質。相比之下,每100克蛋清的蛋白質只有11克左右。
註冊營養師凡妮莎‧里塞托(Vanessa Rissetto)也對《美國大觀》(PARADE)雜誌表示,雞蛋的每個部分都有營養價值,但白色蛋清的營養成分與蛋黃中的營養成分大不相同。「蛋清的主要好處是它們含有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她說。
她還說,除了精益蛋白,蛋清沒有太多營養價值;而大部分營養都存在於蛋黃中。
2. 冷凍早餐很方便 但寧願自己準備早餐
Costco出售多種美味的冷凍早餐食品。
納爾遜表示,三明治、早餐skillet或墨西哥捲餅等冷凍早餐含有超過理想每日鈉攝入量的一半,這類食品不適合成為她開始一天的早餐。
「我喜歡將我的鈉攝入量保持在每天不超過1,500毫克,這是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大多數成年人理想攝入量。少吃鈉有一些好處,比如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她說。
納爾遜建議,保持低攝入量的一種方法是不依賴出售的預製早餐。「相反,我嘗試在早上吃全穀物、堅果醬和水果。」她寫道。
3. 不買Costco的湯
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有很多的湯據説很美味,圖片也很誘人,但納爾遜表示,無法找到一款符合嚴格鈉含量要求的湯。
她說,「我不會購買標籤上每份鈉含量超過每日推薦鈉含量20%的湯。相反,我用自製的肉湯準備自家的湯。」
4. 不買維生素補充劑
Costco是一個購買保健品的好地方,也是不少華人挑選保健品的首選之地,可以買到性價比超高的保健品。Costco店內保健品和日常非處方藥品占了很大一塊區域,每次去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選購。
但納爾遜表示,「對我來說,維生素補充劑不是必需的。」
「可能部分是因為我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等多樣化飲食,我不需要購買多種維生素或特殊補充劑。」她說。
納爾遜也說,這僅僅是她自己的選擇,如果你的醫生推薦食用補充劑或多種維生素,Costco是購買以囤積它的好地方。
5. Costco有豐富的穀物早餐選擇 但只買燕麥
納爾遜說,她更喜歡自己做早餐,因為這有助於控制鈉攝入量和糖攝入量——許多穀物含有不少的糖分。
相反,納爾遜建議說,她從Costco囤積了其它早餐必需品,比如全麥麵包、燕麥和雞蛋。對其它穀物,她只在想吃的時候才買小盒包裝的麥片。
對那些不想自己準備早餐的人來說,也有其他營養師推薦一款Costco快手早餐:Nature’s Path品牌的南瓜子+亞麻籽有機格蘭諾拉麥片(Nature’s Path Organic Pumpkin Seed + Flax Granola)。
Costco這款Nature’s path有機南瓜籽+亞麻籽的早餐穀物營養麥片成分有南瓜籽、燕麥、亞麻籽、糙米粉、海鹽、肉桂粉、糖等等。添加的營養豐富的亞麻籽,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ALA omega-3脂肪酸,還有南瓜籽作為植物蛋白來源,一份3/4杯含有5克纖維和6克植物蛋白,全素食,含有機和非轉基因成分,260卡熱量,算是很健康食品。
加州Ashley Larsen Nutrition所有者、註冊營養師(RDN)阿什莉‧拉森(Ashley Larsen)對「Eat This Not That」網站說:「吃含有堅果和種子的格蘭諾拉麥片是增加健康脂肪攝入量的好方法。我們的身體每天需一定日劑量的omega-3脂肪酸,因為我們不會自然產生任何脂肪酸。該產品中亞麻籽和南瓜子是α-亞麻酸(一種omega-3)的重要來源,可以幫助減少炎症和預防慢性疾病,如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
6. 不買蛋白棒和飲料
納爾遜表示,自己了解到許多美國成年人攝入超過日常需求的蛋白質。「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無需費心去獲得額外的蛋白質。」
她表示,對於需要蛋白質的人來說,蛋白質棒和飲料當然會很方便,但自己會嘗試從雞蛋、堅果或鷹嘴豆泥中獲取蛋白質。
責任編輯: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