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區重劃專家:少數族裔選區規劃遵守「二不可三前提」原則
【大紀元2022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在紐約市議會選區重劃委員會草案第一稿公布後,為幫助各社區劃出更好的選區圖,委員會8月11日請選區規劃專家韓德麗(Lisa Handley)博士講解了選區規劃原則。韓德麗博士說,可根據族裔團體投票分析(Racial Bloc Voting Analysis)數據,遵守「二不可」、「三前提」原則。
二不可
「選區重劃方案中不可違反投票權法案,不可以割裂、塞滿(pack)一個地理上少數族裔社區集中的選區,那樣會稀釋他們的選舉能力。」韓德麗說。
根據選舉權法案,「如果根據族裔團體投票數據分析,確定選舉是族群極化的,即一個政治上有凝聚力的少數族裔支持的候選人,總是因為白人選民不支持而被擊敗,則應該劃出一個少數族裔選民有機會選出他們喜歡的候選人的選區」「如果這樣的選區已經存在,並且少數族裔支持的候選人因選區的存在而獲勝,則這種選區必須維護。」韓德麗說。
依照紐約市、州和聯邦的相關法律,選區人口必須相同(紐約州允許誤差5%),不得存在種族偏向(racial gerrymandering)。根據1965年的聯邦選舉權利法案,不得稀釋少數族裔投票力。紐約市的憲章還規定,要求儘量保持社區的連續和完整,避免跨度過大的選區,避免割裂相同黨派的社區。保證少數族裔有公平、有效的代表。
三前提
韓德麗介紹,根據選舉權法案,一個選區需要重劃的三個前提:(1)要想構成一個選區的大多數,少數族裔團體必須足夠大,且地理上緊湊;(2)該少數族裔群體必須政治上有凝聚力;(3)白人必須是以集團的方式投票,且經常擊敗少數族裔支持的候選人。
韓德麗說,要證明少數族裔的政治凝聚力,以及白人選民群體是否經常擊敗少數族裔傾向的候選人,就需要族裔團體投票分析數據的幫助。
族裔團體投票數據來自紐約市警局各分局轄區內的統計數據,包括族裔、年齡、地域等很多方面的資訊。
政治凝聚力
代表史坦頓島的市議會選區重劃委員會委員史納爾(Michael Schnall)提出,如何確定少數族裔的政治凝聚力?
「比如紐約市議會38選區,開始是西裔占多數,亞裔人數稍少,但他們總是跟著西裔選,我們看在曼哈頓的亞裔占多數,2021年也是選西裔候選人,之前是(選)亞裔,如何確定這種(無)凝聚力?」史納爾問。
韓德麗說,首先要改正他的一個說法,「市議會38選區之前的確西裔占多數,但現在是亞裔占多數。候選人也是西裔選出的,不是亞裔選出的。」
史納爾承認自己說的不準確。
韓德麗接著說:「在你劃區時,你應該確保增加進來的社區能增強凝聚力」。
例如在籌劃一個西裔(占多數的) 選區,應該考慮來自不同地區的西裔社區,波多黎各裔支持的候選人不會與墨西哥裔支持的候選人一樣。所以「你應該把這兩個社區分開。」韓德麗說。
史納爾又問,重劃的選區通常與之前的選區相差不多,是否存在為了一個新的多數族裔而變化很大的選區,或者為了增加相關族裔人數而「修補」一些社區?
韓德麗說,兩種情況都有,結果有好有壞。比如,一個社區沒能充分體現非裔的選舉實力,重劃後也沒能體現,這時候修補也不會有什麼幫助。但也不能因為已經做了大的改動但仍然沒能體現選舉實力而不執行選舉權利法案。
史納爾接著問,以布碌崙日落公園市議會38選區為例,如果那裡的亞裔已經是50%,或者多數,(重劃選區的)要求並非是(亞裔選民人數)超過50%,而是讓他們有機會選出自己鍾意的候選人?「我對嗎?」史納爾問。
韓德麗說,對,但38選區的亞裔沒選西裔候選人,「這不是個好的例子」。
「但是您說我們沒有像佐治亞州那樣的數據,我們不知道亞裔投給了誰,我們只知道誰贏得了選舉,不是嗎?」史納爾問。
韓德麗笑笑說:「問題是,我們的確知道(亞裔把票投給了誰),⋯⋯我做了評估,我知道,亞裔沒有支持38選區的議員」,「在這裡(紐約),我的數據分析能告訴你亞裔的投票模式,非裔的投票模式。⋯⋯這就是我們做這些事的意義所在。」
韓德麗博士的講座視頻在://tinyurl.com/muaud5af,講座內容提要也將在該委員會網站列出。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