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術生活

佛法洪傳——唐太宗與唐三藏的故事

文:田雲
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帶著佛學典籍從印度返回長安,舉國為之震動。神韻藝術團2010年的舞劇《佛法洪傳》以此為素材,再現當年官民相迎的景象。(神韻作品網站提供。)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路歷盡艱辛,降妖除魔,史實與神話成就了經典《西遊記》。在真實生活中,玄奘法師遠赴印度的經歷聞名中外,唐太宗對其推崇讚賞有加,寫下佛法在中原的一段佳話。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玄奘法師從長安出發,經過三年艱苦跋涉,行五萬里路程,到達天竺(今印度),潛心學佛尋道。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法師帶著657部佛學典籍返回長安,舉國為之震動。

唐太宗有感於玄奘的壯舉,謂之「勝朝盛事」,敕命其於長安弘福寺開辦譯場,專門翻譯梵經,並請他記錄西行見聞。公元646年,玄奘在弟子辯機的協助下完成了名著《大唐西域記》。在返國後的十九年內,玄奘譯出經論1,335卷,共計130餘萬字,為佛教在東土的傳揚做出了重大貢獻。

神韻藝術團2010年製作的舞劇《》正是以此為素材,並加以藝術化的演繹。

麗日晴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風塵僕僕,終於來到長安城外。城內,大批官員和百姓在街頭擊鼓起舞,滿懷敬意恭迎佛法。太宗李世民步出宮門,親迎玄奘,滿目讚許與慰問。唐僧師徒將一卷卷佛經分與眾人,天子與黎民手持經卷,莊嚴與喜悅溢滿京城。

這一劇目凸顯唐代社會禮佛的氣象。大唐海納百川,展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與包容,儒、釋、道三教都呈鼎盛。正教的傳播對於維繫道德、促進國家繁榮和安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玄奘法師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曾上表請皇帝為所譯經文做序。唐太宗欣然應允,撰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以示表彰。玄奘以此為榮,再上表謝恩。後來,弘福寺的高僧懷仁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將此序刻製成碑文,此碑現存於西安碑林。

這篇《聖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記和玄奘本人所譯的一首經三個部分。

太宗文學造詣精深,所著《聖教序》以凝鍊、詩化的語言表達了對佛法的參悟和敬重及對玄奘的嘉許,文采飛揚,意味深長。

序文描述玄奘的歷險:「乘危遠邁,杖策孤征」,「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雨而前蹤。」

太宗釋佛理,更顯高妙:從大處說,佛道遍布宇宙,從細小來看,它體現在一絲一毫。佛道主張不生不滅,歷經千劫之久遠而不衰。它有時隱藏,有時顯露,傳送著無數的幸福持續至今。佛理神妙高深,遵循它,卻不知道它的邊際。佛法深邃、了卻煩惱,想要探究它卻無法溯源。(原文:「大之則彌於宇宙,細之則攝於毫釐。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顯,運百福而長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際。法流湛寂,挹之則莫測其源。」

太宗將佛理喻為「慈雲」,讚其引來滋潤的「法雨」,使得「蒼生罪而還福」。太宗還寫道:「是知惡因業墜,善以緣升,升墜之端,惟人所託。」意思是說:因此懂得了做惡將會隨業報而墜入苦海,行善也必會憑著佛緣而升入天堂。之所以有升有墜,只在於個人的所作所為。

玄奘法師的出現為華夏再添神奇,而唐太宗對於宗教信仰的開闊氣度及其對佛道的深刻認知則令人歎服。深曉因果輪迴,鼓勵官民積善避惡,「千古一帝」開創大唐盛世,垂範後代。如此燦爛的歷史篇章在舞台上得以生動展現,值得稱道。

神韻藝術團每年推出一套全新節目,從音樂、舞蹈、歌曲、色彩、服飾、布景等多方面演繹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令人大開眼界。神韻作品以歷史為依托,短小的節目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立意高遠,增廣見聞。

目前,在神韻作品網站上,您可以觀看60多個神韻早期精品,其中不少表現了古代的修煉傳統,呈現了神佛世界的美好,在精神信仰方面引人思索。除《佛法洪傳》以外,取材於《西遊記》的還有《金猴智收豬八戒》、《智收沙和尚》等故事,每個劇目都妙趣橫生,廣受好評。

歡迎了解更多:

IG:

臉書:

推特: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