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BA慶十週年 群英聚首話生技
【大紀元2022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自2012年建立以來,已走過了10週年。7月23日和24日,來自世界多個地區的300多名生物科技菁英聚集麻州劍橋市(Cambridge)的哈佛大學,在這個生物科技重鎮交流及慶祝。
今年的年會有多位業內重量級人物參與,通過專題演講、研討會和交際晚宴的形式,促進生物、醫療行業人士的交流。此外還有約50人在線上參加活動。參加實體會的除了麻州本地人外,很多外州的,甚至還有遠從英國來的。經文處孫儉元處長、教育組黃薳玉組長、科技組楊明儀秘書和僑教中心潘昭榮主任也到場共襄盛舉。
莫德納聯合創始人分享科研經歷
週六上午,BTBA年會的第一位主講人是醫藥巨頭莫德納公司(Moderna)的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的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這位有「醫藥界愛迪生」美譽的大咖通過視頻在線參與,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歷,並回答觀眾的問題。
維基百科介紹,蘭格擁有1400多項專利,是世界歷史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工程專家,也是在所有領域中被引用次數第3多的論文作者。
然而蘭格在BTBA年會中談到,他從事生物、醫療研究的生涯裡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失敗,是他「不放棄」的信念讓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蘭格說,他剛從MIT拿到化學工程博士學位時,不願進入企業,而是期盼回到學校從事工作。但他經過了4年的不斷嘗試,才得到了MIT一個腫瘤研究實驗室的工作。當時,他因為自己的工程專業背景,而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不懂生物科技。在從事「血管生成阻斷法」(Angiogenesis Inhibitor)及其它一些癌症治療研究時,曾有知名學者斷定他很快會失業,並勸他早點另謀高就。「但顯然我不是個會放棄的人。」蘭格說。
這樣努力到1983年,經過了多次的實驗失敗後,他總算成功拿到生涯中的第一項專利證書「緩釋藥物」(Controlled release of macromolecules)。憑藉這項專利,他與合作夥伴開設了一家小公司。
蘭格提到,他還曾參與多項與腫瘤治療有關的研究,幾乎每一項都經過了許多的失敗。例如從1981到1993年間,他的一項與腦癌有關的研究歷經7次失敗,最後的結論卻是這種方法並不能製造出有效的藥物。他調整了研究方向,到了1996年總算推出一款得到FDA許可的藥物。這也是FDA史上首次批准一款治療腦癌的藥物。
迄今為止,蘭格已參與創辦了4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包括2010年成立的、當時主要研究mRNA的莫德納公司(Moderna)。
嘉賓參與10週年慶祝
BTBA的10週年年會得到了諸多嘉賓、贊助商和業內專家的支持和參與。為期2天的活動包括多場演講和研討會,以及週六晚上的交際晚宴。
BTBA共同會長許祐湉、周致宏在年會開始時歡迎來賓。他們談到,自2013年首屆年會以來,BTBA每一次年會都有超過300人參與。今年,有約45%的參與者不是麻州本地居民。他們有的來自美國其它州,也有的專程從台灣和歐洲飛來參加活動。此外,還有部分觀眾通過網絡視頻參加了這次年會。
許祐湉說,籌備組從去年11月開始準備這次年會,陸續有很多熱心人士加入。大家紛紛舉薦自己熟悉的業界前輩,最後邀請到這麼多資歷深厚的講者。
她還談到,在籌備初期,疫情的前景還不確定,曾一度讓他們覺得只能辦線上活動。但在團隊的努力下,他們總算辦成了比較盛大的實體慶典。
本次年會的贊助者包括中華民國科技部、教育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團贊助者包括波克萊台商會、玉山科技協會、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等等,商業贊助機構包括AST Products、Wellesley Toyota等等。哈佛大學的會議場地由哈佛台灣同學會負責借用。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說,BTBA自創辦以來,已成為新英格蘭地區最大的台灣人僑團,為台灣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瘟疫,正凸顯了生物技術的重要性。因而經文處亦很榮幸能參與贊助這次年會。
據BTBA的官網介紹,這個非營利團體成立於2012年。當時,一群來自台灣的畢業生、博士後及生物科技從業者聚集在這裡,希望為大家提供職業發展和專業交流的平台。◇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