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詩經》賞析:〈鹿鳴〉

作者:明珠
明謝時臣鹿鳴嘉宴圖 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275
【字號】    
   標籤: tags: , ,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注釋:
1.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呦呦」象聲詞,鹿鳴聲。「野」野外;「苹」萍草。「鼓瑟」彈瑟;「瑟」與「笙」均為古代的樂器。第一節前四句,鳴、苹、笙三字為韻腳。

2.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鼓簧」振動簧片。「簧」是指「笙」這種樂器內部振動發聲的金屬片。「承筐」裝在竹筐中。「將」讀音「漿」,進獻。「人之好我」這是個詞意倒裝句,即「我們(周朝的官員)與人為善」;句中的「好」是「善」的意思。「示」展示;「周行」字面意思即「周(朝)官的行列」;「行」讀音「杭」。唐・孔穎達注疏:「周行,周之列位也。好猶善也。」第一節後四句換韻,簧、將、行三字為韻腳。

3.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蒿」青蒿。「德音」指合乎道德的言行舉止。「孔昭」十分顯著彰明。東漢・鄭玄箋注:「孔,甚。昭,明也。」

4.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視」通「示」,展示。「恌」讀音「挑」,輕浮、淺薄。「則」準則;「效」效仿。「旨酒」美酒;「式燕」宴飲;「敖」原意指「遨遊、漫遊」,本詩指「遊學」。在中國古代,儒家修行會經常外出遊學,與各地的儒生切磋交流。《詩經・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第二節八句,蒿、昭、效、敖四字為韻腳,平仄通押。

5. 食野之芩:「芩」黃芩。

6. 和樂且湛:「和樂」和睦歡樂;「湛」音義與「沉」同;深沉、沉穩、穩重。

7. 以燕樂嘉賓之心:「燕」宴會;「樂」音樂。本詩中的「燕」字,讀音均為「宴」。

賞析:〈鹿鳴〉是一首中國古代朝廷宴群臣及嘉賓所用的配樂詩。「鹿」讀音與「祿」同。《康熙字典•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其中「《唐韻》」為唐朝的官方字典,《集韻》《韻會》《正韻》依次為宋、元、明。「盧谷切」是古代通行的反切注音法,到清朝讀音還是「祿」。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東漢・鄭玄箋注:「呦音幽;苹音平。」「鹿得萍,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乎中。」野外的萍草乃天生地養,鹿在野外得到萍草食物,呦呦然鳴,發自於內心地感恩上蒼。

所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其中「野」意謂「鄉野之民」,這兩句的言外之意:官員的俸祿,官員在宴會上吃的喝的,都是從老百姓上交的賦稅中得來。古代的賦稅可以是糧食,也可以是幣帛[注1]。而老百姓有好的收成,還要感恩上天給予好的年景。

古代的科舉考試,中進士之後會舉行「鹿鳴宴」,意在提醒將來的朝廷官員,他們的俸祿是取之於民。

《徐顯卿宦跡圖·鹿鳴徹歌》表現的徐顯卿中式隆慶二年(1568年)應天府鄉試之後的場景,背景可見南京大報恩寺塔。(公有領域)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鹿群呦呦然和鳴,因為能吃到野外之萍(言外之意:我們官員的俸祿,宴會上的食物、酒水等亦來自於鄉野之民的賦稅)。我們官員舉行宴會並接待嘉賓,彈起錦瑟吹起笙。在笙簧的樂聲中,用竹筐盛禮物進獻給嘉賓。周朝的官員都能夠與人為善,能夠展現出好的德行。(言外之意:能夠位列周官,享受朝廷的俸祿,必須是品德高尚之士。能夠被稱為嘉賓,從其它諸侯國遊學而來的儒生官員,也一定是品德高尚之人;才值得以禮樂宴會來款待。)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鹿群呦呦然和鳴,因為能吃到野外之青蒿(言外之意:我們官員的俸祿,宴會上的食物、酒水等亦來自於鄉野之民的賦稅)。我們官員舉行宴會所接待的嘉賓,他的品德高尚、智慧明昭。他舉止莊重而不輕佻,他有君子的節操,值得我們仿效。我端起美酒,祝嘉賓宴會開心,遊學有成及快樂。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鹿群呦呦然和鳴,因為能吃到野外之黃芩(言外之意:我們官員的俸祿,宴會上的食物、酒水等亦來自於鄉野之民的賦稅)。樂隊演奏著清瑟與瑤琴,我們迎接嘉賓。琴瑟的音樂迴響在宴會中,主賓和睦歡樂又不失莊重與深沉。嘉賓和我們一起端起美酒,通過這一次宴會及美妙的音樂,向上天及天下百姓表達感恩之心。

結語:〈鹿鳴〉這首詩篇分三節,每一節的前兩句都在提醒朝廷的官員,俸祿的來源。所以在朝為官應該體恤民情,造福百姓,並修德正己,才能對得起自己所拿的俸祿。而朝廷或地方官府之所以舉辦宴會,是因為遇到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如果遇到大的天災,天下老百姓普遍收成不好,那不僅不能舉行宴會,官府還要給地方民眾減免賦稅,官員要減少俸祿,王宮要減少開支等。《孟子•離婁章句下》:「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大意:周文王體恤百姓的疾苦,總是不斷地追尋正道而沒有自滿。)」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文中的「秦」,指秦二世及趙高所把持的暴政統治。「鹿」可以理解為「官祿」;失去了民心,老百姓不願意再給暴政交納賦稅,那麼秦朝的官員都失去了他們的祿位。所以,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附註1:《周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四十一》:「賦稅則絹布及粟,隨其所有,量貧富差等輸之。」@*#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關雎不亂偶而居且勤勞,用以教化人,要求傾慕中的男女和結婚後的夫妻必須感情專一、勤勞……
  • 一位女子的婦德很好時,才能操持好家庭中的事情,才能庇蔭一家人,這就是「宜其家人」…
  • 在那些葭草初生的春季,(天子田獵時)對五隻野豬只射出一發箭矢。言外之意:天子仁慈,有好生之德,田獵時不忍心把所有野獸都殺了。
  • 誰都願意生活在這個賞心悅目的詩情畫意之中。「有潰」的意思是大水決堤而出,洪水滔滔,那是誰也不願意經歷及看到的災難。是讓老百姓生活在「有洸」的環境中,還是「有潰」的災難中,雖然是一道很簡單的選擇題;可是,老師留下的作業,卻需要天子及諸侯國君用一生的持正守禮、施行仁政才能做到。
  • 「式微」的字面意思是「法度或法則敗壞了」,用我們現代的話說就是「末法或末法時期」,我們現今正是處於末法時期。
  • 這兩句大意:在個人修養中要始終把自己當作荑稗那樣,保持謙卑的品德。這樣修煉出來的道德品質才會與眾不同。
  • 《詩經》中有兩篇〈無衣〉的詩篇,分別在「唐風」與「秦風」中,今天我們將這兩首詩分開來賞析。要讀懂這首詩,我們先來了解「衣」這個字在先秦時期都有什麼含義。
  • 動念寫〈無衣〉兩首詩的賞析,源於此次日本國援助給中國的救災醫療防護用品,部分外箱上列印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詩句。並引發了網路上的很多議論。
  • 假設您送給我一顆「木瓜(山上采的野果)」我卻要送給您一塊「瓊琚(美玉)」;美玉在古代也是價值不菲的;雖然真正的友情不能用物品價值來衡量;可是,您將一顆木瓜送給一位出身寒門的書生,他是收還是不收呢?
  • 在這樣一個人心複雜,社會道德普遍往下滑的歷史時期,能夠遇見君子,能夠認真傾聽好人說的真相,並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那麼您真的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是在亂世之中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