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賴清德訪日弔安倍 學者:中共惱怒但難發作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訪日拜祭安倍晉三,有學者及評論員分析,日本批准賴清德入境是針對中共,但中共的惱怒此刻「很難發作」,未來日本會準備突破《和平憲法》,重新武裝以對抗中共。圖為2022年7月12日賴清德(中)出席安倍晉三葬禮。(Philip Fong/AFP)

【大紀元2022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張瑛瑜採訪報導)台灣副總統賴清德週一低調抵達東京,週二(12日)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喪禮,當晚已返抵台灣。賴清德以安倍家人邀約的至親摯友身分,直接進入喪禮舉行地點增上寺。中共外交部對賴清德訪日,要求其駐日大使館向日本政府嚴正交涉。有學者及專家分析,日本批准賴清德入境是針對中共,但中共的惱怒此刻「很難發作」,未來日本會準備突破《和平憲法》,重新武裝以對抗中共。

賴清德成為日本與台灣1972年斷交後,50年以來除時任副總統李登輝外,訪問日本的最高層官員。在台北,執政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指,賴清德以個人的身分到日本,但個人身分就是外交身分,是台灣的特使。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週二形容,安倍晉三是台灣珍貴的民主夥伴及最堅定的摯友,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更敦促各方應調整戰略模糊政策,明確表達協防台灣。

在北京,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已要求駐日大使館,對賴清德赴日向日本政府嚴正交涉。他聲稱台灣當局利用安倍晉三遇刺後的機會「進行政治操弄」。

謝田:中共雖然非常惱怒但很難發作

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形容,賴清德訪日標誌著日台關係的突破,肯定會刺激中共的神經。不過日本這次「做得比較技巧」,賴清德作為台灣總統蔡英文的特使,但用「安倍友人」的名義,在台灣而言是官方,在日本而言是民間。「就讓中共雖然非常惱怒,但很難發作。」他補充,因為安倍沒有官方的葬禮,只是私人葬禮,「也不是問題」。

有評論指,賴清德訪日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批准。謝田認為,日本政府批出簽證的主要原因,是「日本重新武裝、突破和平憲法、積極對抗中共」。岸田文雄亦繼承安倍的挺台政策,而且有大突破,並相信雙方關係會繼續升級,「就像美國官員一樣」。

台美關係近年亦升溫,美國政界人物、官員和國會議員接連訪台。單是今年,訪台的有美國總統拜登的特使團、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美國國會參眾議員訪問團包括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孟南德茲(Robert Menendez, D-NJ)等人。其中參眾議員訪問團6人,是乘搭美國軍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

石山:未來大動盪恐難免

大紀元評論員石山指出,「安倍被殺、台副總統抵日本、參院選舉修憲派大勝,環環相扣」,預計未來日本將修改其憲法第九條,建立國防軍,確認日本先發制人的「動武權」,恢復所謂「正常國家」。與之相關聯的,是日本隱藏的軍事科技實力被釋放,開發中長程武器覆蓋中國全境,並與美國合作,「中共稱霸西太平洋的時間,將再次大大拖延至少20年。」

他又稱,「現在是2022年,一切都變了。」從1972年中日建交之後,到現在50年,「這叫做50年不變。反過來說,50年一到,一切都會變」,亞太局勢亦然。今年也正值美國總統尼克遜訪問北京50周年,「一切都在大變特變!」石山續指,從地緣政治角度,東亞政局的關鍵是中日關係,「如今兩國關係丕變,未來大動盪恐難免。」

鍾劍華:國際樂見日本建軍制衡中共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和平憲法》明定放棄戰爭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香港民意研究所社會政策研究名譽總監鍾劍華在網台節目《珍言真語》分析,在安倍遇刺事件影響下自民黨優勢擴大,預計日本修憲的步伐會加快。

他亦稱,美國有意拉攏日本制衡中共在南海、東海及台海的行為,在印太地區成立軍事聯盟,包括由美、日、印、澳組成的印太四國,相信西方社會對日本建軍不會有強烈反對。再加上二戰以後,日本在國際社會的作為逐漸取信於國際,相反中共在國際社會的表現越來越令人憂慮,此消彼長之下,國際社會樂見日本建軍以制衡中共。

鍾劍華認為,中共「小粉紅」在安倍遇害後表現興高采烈,被全世界傳媒報導,引起日本社會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的負面觀感,相信長遠來看會增加鷹派政治人物的吸引力,顯然對中共沒有好處。

他指,日本在中共改革開放以來原本對中國大陸非常友好,提供了大量援助,但是過去幾年態度有明顯改變,這與中共的戰狼外交、盛氣凌人有關。

有來有往 日本7國會議員月底訪台

安倍晉三生前主張「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及「日美同盟有事」。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在其Facebook稱,他週二與日本國會跨黨派團體「思考日本安全保障之會」舉行餐會,其有7名國會議員即將在月底訪問台灣。

謝長廷又說,「在關心台灣海峽安全和平的安倍前首相離世時,他們仍組團訪問台灣不僅令人感動,也格外有意義。這也表示日本國會對台灣的支持並不會因為安倍前首相的逝世而消失。反而有更多為保護自由民主等共同價值而重視台日關係的議員加入陣營,擴大新的力量。」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