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蔣曦恩綜合報導)今年6月底,中共官方最新發布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再次提出黃河水資源不足問題。
雖然中共官方在2021年底曾大力宣傳黃河實現了22年不斷流,但在公布《規劃》的前幾週,中國媒體多次披露黃河流域多處發現地下水位下降,顯示黃河流域還是缺水。
黃河流域為何再次爆出缺水問題,不少人將黃河斷流或缺水歸罪於天然來水少以及下游用水過多的問題,但旅德水利專家王維洛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黃河水位下降的原因要追溯到中共1987年的黃河分水計劃。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於1987年發布了《關於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報告》,將沿黃河各省區可耗用的黃河水量進行了分配,這被稱為「黃河分水」計劃。因為該計劃公布於1987年,也被稱為「八七分水」方案。「八七分水」方案一直是中共分配黃河流域水資源的重要參照,也被納入中共四部門最新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
「八七分水」方案出台後,中共國家計劃委員會和水利部於1998年又頒布了《黃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幹流水量調度方案》,將「八七分水」的年度分水方案按月進行細化,對各省月度耗水量進行控制。
「八七分水」方案以1980年實際用水量為基礎,該方案在「黃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的」的基礎上,分給沿黃河各省份/自治區共370億立方米的水。看似留有了很大餘地,但是王維洛告訴大紀元,「580億立方米,這是一個平均數。計劃經濟,總是從平均數出發。但是自然河流不是按平均流量流淌的。一個年頭,或者連續幾個年頭,水量均不足平均數,河流水位自然會大幅度下降。」
王維洛在其2022年2月5日發表在《議報》上的文章《黃河流域的水資源量到底是多少?——黃河分水計劃與黃河斷流》中寫道:「有時黃河年徑流量也小於370億立方米這個分水總額,特別像是2002年的徑流量只有267.2億立方米,只有370億立方米的72%。當上游的省區把中央政府分配的水量都拿走了,中下游的省區就拿不到應該得到份額,就拚命從黃河裡,或者地下水層取水,黃河也就斷流了。所以黃河斷流,特別是長時間的斷流,這是人為的錯誤,是計劃經濟的結果。」
實施「八七分水」方案後,黃河幾乎年年斷流。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水文水資源局的程進豪等人曾在《水利學報》(Jornat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8年第5期)發表文章指,「自1987年起,黃河下游幾乎年年斷流,且斷流時間不斷提前,歷時不斷增加。」而在1972年以前,根據黃河1919年以來水文觀測資料,除了1938年在花園口扒口改道、1960年6月由於花園口樞紐大壩截流以及1960年12月由於三門峽樞紐關閘蓄水造成黃河下游斷流外,黃河下游沒有出現過斷流現象。
20世紀90年代,黃河斷流日益嚴重。1995年,黃河利津水文站斷流時長達到了122天,斷流河長達683公里,上延至河南開封市以下的陳橋村附近,占黃河下游(花園口以下)河道長度的80%以上。1996年,利津水文站斷流時長進一步增加到132天。
到了1997年,據中國官媒報導,黃河出現了首次汛期斷流。黃河利津在當年斷流延長至226天,長度增加到704公里。
北京當局於90年代末採取措施讓黃河不斷流。中共黨媒人民網2021年12月3日報導,通過對黃河水量實施統一調度,到2021年,黃河已經連續22年沒有發生斷流。雖然黃河實現了無斷流,但黃河流域多地地下水位近年來出現顯著下降。
在2022年3月的一次水利部的會議上,山西臨汾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山東省東營市的地方政府均表示,它們地區的地下水在2021年明顯下降。
據財新網今年6月9日報導,內蒙古呼包平原地下水水位自2021年8月到2022年3月,連續8個月出現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其中,降幅最多的是2021年8月,呼包平原地下水同比下降了2.5米。
王維洛表示,「中共宣傳的黃河幹流實現了20年連續無斷流並沒有實質意義。為什麼中共要把黃河水位下降作為問題來看呢?為什麼中共要把黃河水資源不足作為問題來看呢?黃河幹流實現了20年連續無斷流,這是中共中央政府現在有意識地不讓斷流這個問題出現,它就依靠黃河小浪底水庫和旁邊的幾個水庫,在下游幹流即將出現斷流時,有意識地向下游放每秒幾個立方米或者每秒十幾個立方米的水,並禁止下游在此時取水,以保證下遊河道中有那麼一點點的水。這就是中共宣傳的成就。」
「最關鍵的問題是,黃河中下游的水量少了,入海的水量少了,入海的泥沙少了,每年淤積的海灘地少了,黃河中下游河床中的泥沙在增加,黃河現在不止是高於地面的河流,而且是兩層的地上河。」王維洛說。◇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