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疑接疫苗患白血病群體的公開信》在大陸社交媒體上廣傳,但很快遭到封殺。這封公開信於5月初在網絡上發布,一群來自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年齡在3到70歲的白血病患者在信中表示,自己在接種完新冠疫苗後患上白血病,懷疑患病與國產疫苗有關,希望政府能夠調查此事。那麼,這些白血病不良事件是否可能和疫苗有關?可能原因為何、又如何預防?
兩份報告:上千人疑似注射疫苗後患上白血病
我曾經在國際大藥廠負責藥物安全警戒工作。
在藥物警戒學有一個業界公認的原則,「寧可錯判3000,不能漏過一例」。不管不良事件的報告來源何處,專業與否,都要作為證據、醫學資料妥善保存下來,並且寫進疫苗不良反應報告裡,進行醫學分析。目的是儘可能收集信息,以尋找其中的規律。
根據國際通用的疫苗不良事件收集原則,只要一條不良事件信息具備以下四個條件,就視為可報告的藥品或疫苗不良事件(AE)進行上報並研究分析:
1. 一名可識別的患者
2. 一名可識別的報告者
3. 一次藥品或疫苗的接觸史
4. 一個不良事件,不管是否證實與藥物或疫苗有因果關係
有很多藥品在上市後因為安全性問題被召回、甚至撤出市場的例子,如果有安全問題,一定要馬上處理。
一位資深記者向我提供了兩份中國大陸民眾集體匯報的、接種國產疫苗出現的白血病不良事件的報告。這份報告涵蓋了截止到2022年6月4日美東時間晚上10點、將近1,000例病人的不良事件報告,內容詳細,令人震驚。這位記者親自採訪、調查取證,證明表格的信息都是屬實的:
● 有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
● 有明確的報告者
● 幾乎大多數患者都提供了疫苗的廠家
● 每名患者都有醫生提供的專業的疾病診斷
● 關鍵信息合乎醫學邏輯
我們有責任將這份寶貴的資料報告分析總結,公之於眾。
疫苗白血病不良事件報告初步分析
因為時間有限,目前我們初步分析了表格前面的235個有效案例,占總數的20%左右,這裡是初步分析的案例情況,所有案例的完整分析報告會在下次發布:
1. 性別、年齡
男性56%;女性2%;信息未報42%。目前有很多信息缺失,預測完整數據中的性別比例是差不多的,男性可能略高。
年齡範圍包括了3~79歲,平均年齡30歲。
2. 疫苗種類
疫苗以科興為主,亦包括北京生物、武漢生物、智飛生物、長春生物等。
3. 不良事件類型
最常見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49%。其次是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34%、再生障礙性貧血9%,還有一些少量的淋巴瘤等其它腫瘤。
4. 接種後出現白血病時間:
44% 的人在第二針以後出現症狀或確診,平均在接種第二針後84天發生。接種第三針之後,平均52天出現白血病。這個時間頗為合理。因為白血病涉及到基因突變,有一個病變的過程,屬於慢性不良反應。不會像心肌炎、血栓那種急性副作用一樣在一兩週短時間內發生。
還有16% 的人在第一針之後,平均40天出現症狀。在這期間,很多人可能已經接種了第二劑疫苗。所以很可能還是歸類到第二劑以後,只不過是報告者的報告習慣不同。
這些病人目前大部分都在接受治療,有些需要移植、化療,目前仍沒有看到康復的病例。
白血病不良事件 是否可能和疫苗有關?
結合公開信的內容,我們認為這一現象需要引起重視,原因如下:
1. 病例都有醫院明確診斷:白血病需要醫院的病理學診斷、細胞遺傳學分析、分子生物學鑑定才能診斷出來,應該有明確的醫學證據,可信度比較高。而且其中大多數人病情急、重,治療效果不佳。
2. 人數眾多:迄今為止有近千人報告,這可能只是實際數字的冰山一腳。目前各大醫院的類似病例仍在持續暴增中。這其中有一定的規律,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時間暴露在同一因素下,可觀察到大量非常類似的白血病病例,其中打完第二針後出現的比較多。劑量越大,反應越強,有劑量累積效應。
3. 患者在接種疫苗前身體健康,沒有遺傳病史,沒有從事過放射性工作,周邊亦不存在污染源。
此外,《大紀元時報》的詳細報導和跟這份名單提供的情況也是基本吻合的。
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胡家鎮居民王軍(化名)的妻子在接種了兩針科興疫苗後,出現持續頭疼的症狀,繼而發現體內血小板急遽減少,醫院診斷為急性白血病。這位患者在此之前身體健康,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接觸過其它有毒物質,沒有輸過血,家族中也沒有白血病史。
林女士14歲的女兒在去年8月25日注射了疫苗,9月15日注射了第二針。注射之後一直咳嗽,一個多月後去市裡中心醫院去檢查,發現體內白細胞升高,血小板數量低。
女孩住院一週,期間病情越來越嚴重,白細胞也越來越高。於是做骨穿檢查,發現女孩很可能患上了白血病,遂轉至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確診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女孩隨後接受了化療,需要做骨穿、腰穿,現在已經進行了五個療程。在化療期間,女孩持續感染、發燒,長達二十幾天。林女士覺得孩子的病跟打疫苗有關,而為給孩子治病已傾家蕩產。
醫生提到,今年從11月到現在,血液科診斷的患上白血病的孩子數量比往年翻了一倍多,床位都很緊張。醫生的一位朋友注射新冠疫苗導致已經治癒十多年的白血病再次復發,症狀比較嚴重。[2][3]
這些案例具有很強的模式性(pattern)、一致性(consistency)和特異性(specificity),所以高度懷疑罹患白血病與接種疫苗有關。
正常來說,醫學界應當把中國這些注射疫苗後患白血病的病例作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去調查立案,分析其中的關聯性,做跟蹤研究。還要把其它打疫苗之後出現類似情況的案例做系統的觀察,這才是對公眾負責的行為。
疫苗白血病不良事件可能原因之一:疫苗影響DNA
為什麽打疫苗可能和白血病產生聯繫呢?要了解疫苗和白血病之間的可能關聯,我們要先對白血病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DNA突變,會引起白血病
從分類上來説,血液中有一類細胞來源於骨髓,比如白細胞、血小板和紅細胞;另一類來源於淋巴系統,比如T細胞和B細胞——如果血液細胞發生惡性增生,會根據細胞來源分為髓系白血病和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又可以按照發病的時間快慢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通常情況下,DNA會指示細胞以固定的速率生長,並在設定的時間死亡。當骨髓細胞的遺傳物質或DNA發生變化,產生突變時,就會發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
發表於《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雜誌上的一個研究總結出,有五種不同級別的基因突變會引起骨髓細胞突變,進而白血病。基因突變是白血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於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突變會指示骨髓細胞持續地生長、分裂,血細胞的生成會失去控制,骨髓不停地產生不成熟的細胞,這些惡性細胞會排擠掉健康的細胞。
如果正常的白細胞被排擠就會導致容易感染;紅細胞降低會容易貧血;血小板降低則會容易出血——這些都是大家能夠觀察到的白血病臨床症狀。
那麽,哪些因素會造成造血細胞DNA發生突變,增加白血病發病的風險呢?
1. 有害電磁場,放射物質輻射。
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等疾病可能會誘發白血病。
化學家居里夫人就患上了白血病,這可能與長期研究接觸放射性核素鐳有關。二戰時日本受到原子彈波及的地區,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的地區,當地人群患上白血病等腫瘤疾病的概率均高於其他人群。
長期生活在低頻電磁場(比如附近有高壓電輸出線路)也對健康有害,並與兒童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相關。
2. 接觸對DNA有害的化學物質、致癌物質、環境毒素。如家庭裝修污染、染髮劑、家用殺蟲劑等。
發現1:刺突蛋白,影響人體DNA
無論是滅活疫苗還是mRNA疫苗都含有刺突蛋白,研究發現,刺突蛋白理論上會影響DNA。
瑞典科學家在《病毒》(Viruses)雜誌發表一篇研究,他們發現新冠刺突蛋白能夠干擾人體細胞DNA的兩大自我修復機制:非同源末端連接和同源重組。這兩大機制被干擾以後,DNA的自我修復能力就會顯著下降,從而造成基因突變。而我們知道,白血病發病的原因主要就是造血細胞的DNA變異。
發現2: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白血病
另外,人們發現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患上白血病的概率也會增加。
《學術急診醫學檔案 》(AAEM)在雜誌2021年發表了一個案例: 一名61 歲男性感染了新冠病毒,在症狀幾乎完全消失了的3週後,患者再次出現虛弱、噁心、嘔吐和上腹痛的症狀,但是沒有觀察到活動性病毒,卻觀察到患者的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顯著下降,做骨髓穿刺後發現這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作者提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案例。
人們開始探討,為什麼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會患白血病?
2021年5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雖然不是逆轉錄病毒,但它卻能夠改變人體的DNA。
新冠病毒感染人類胚胎腎細胞後,病毒的RNA可以被「逆轉錄」,並且進一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其中29%進入基因外顯子。
外顯子指的是基因組中能夠直接能引起細胞功能、結構上的變化的部分,它會影響人的外貌、胖瘦、免疫力強弱等等身體功能。正常人的基因組只有1.1% 外顯子。在這項研究中,新冠病毒基因整合進去的比例占了29%,這說明可能會改變細胞的結構或功能。
發現3:新冠疫苗可能影響DNA
2022年2月,發表在醫學期刊《分子生物學當前問題》(Current Issues in Molecular Biology)上、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指出:當mRNA疫苗(輝瑞疫苗,BNT)進入體外培養的人類肝臟細胞6個小時後,就能在細胞內完成「逆轉錄」,並影響人體遺傳基因。
這項研究是mRNA疫苗能夠影響人體基因組的一個直接證據。(推薦閱讀:關於mRNA疫苗 研究揭1大驚人發現)
滅活疫苗如果滅活不完全的話,也會有mRNA存在,就會存在插入到人體基因組裡面、改變基因的可能性。中國的國產疫苗大多是滅活疫苗,而滅活疫苗的質量管控一直以來就存在比較大的風險,總是有漏網之魚存在的可能性。
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疫苗生產質量事故是美國的克特疫苗事件(Cutter incident)。1955 年 4 月,美國西部和中西部五個州20萬以上的兒童接種了脊髓灰質炎疫苗——這是一種滅活疫苗,幾天之內就出現了癱瘓的報告。
隨後的調查顯示,由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家族企業 Cutter Laboratories 生產的疫苗存在質量事故,造成滅活不成功,導致 200 名兒童出現不同程度的癱瘓,和 10 人死亡。
正是克特疫苗的生產質量事故促成了VAERS等一系列疫苗安全性監測系統的建立。
如果疫苗中有殘存的活病毒被注射進人體,那麼殘存的活病毒也有可能會整合到人體基因組,改變人的細胞基因,甚至引起變異,導致白血病發生。
我們目前沒有完整的現有中國滅活疫苗的質量安全報告,所以在這方面提出質疑;即使有質量報告,也僅僅是極少數產品的抽檢,而不能保證所有批次的數十億產品都完全合格、沒有活病毒。
疫苗白血病不良事件可能原因之二:疫苗改變先天免疫功能
除了滅活疫苗,其它疫苗也有白血病不良事件的記錄。
2021年11月23日,韓國前總統全斗煥去世,終年90歲。韓國JTBC電視台報導了前青瓦台祕書官透露的信息:全斗煥自接種疫苗第二天起,連續10天沒有正常進食,健康急劇惡化,瘦了20斤,醫院檢查後確診為白血病,並住院12天,此後便一直在家服藥治療——高度懷疑這與疫苗副作用有關。
美國科爾診斷公司創始人,病理診斷學家瑞恩·科爾博士(Dr. Ryan Cole)在今年2月份在接受英文《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最近幾個月,他注意到一些令人不安的趨勢:兒童疾病和和罕見癌症的數量有所增加。其他醫生也贊同他的觀察,但還沒有進行嚴格的研究。
疫苗造成白血病還有其它可能的原因——疫苗也會損傷正常的免疫系統應該有清除異常增生細胞的功能,增加白血病的發生率。
人們原來以為,疫苗只作用在後天免疫環節,產生特異性抗體。但是最近來自荷蘭的一項預印本研究卻有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mRNA 疫苗甚至可以改變人體先天免疫系統的反應模式。
在試驗者未接種、接種一劑和二劑輝瑞疫苗後,分別抽血進行比較。
研究發現,接種第二劑輝瑞疫苗之後,干擾素分泌量明顯減少。人體分泌天然干擾素的能力下降可能會阻礙對病毒的先天免疫反應,導致容易感染病毒,腫瘤發生的機率也會增加。
實驗還發現,在第二次接種疫苗後,志願者產生腫瘤壞死因子的量顯著降低。而腫瘤壞死因子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另外,接種輝瑞疫苗後會使促炎因子——白細胞介素產生。這會導致炎症過度產生,不利於抗感染、抗腫瘤。
這些實驗數據表明:疫苗不利於人體抗病毒和腫瘤,反而會促使人體產生慢性炎症狀態,從而導致細胞病變。再加上中國大陸的環境污染物的多種危險因素,綜合解釋了打疫苗之後出現的白血病增加的情況。
如何改善傷害、預防白血病?
無論從案例的真實性、白血病與疫苗接種之間時間上的關聯性,還有疫苗的基礎研究和對細胞的不良作用機制上來分析,這些患上白血病的患者,與他們之前所注射中國國產疫苗之間,很可能具有強關聯性。因果關係的判斷,可能性相當大。
其實,無論是否具有確定的因果關係,目前收集上來的不良事件案例提示,白血病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的一大不良事件。我個人對此的建議是,如果有白血病家族病史或者高危因素的,不要打疫苗。
另外,這裡也呼籲國際社會徹底調查此事件。希望我們的聲音會被更多的醫療人士聽到、看到,儘可能的能夠為中國大陸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一些希望和關懷。
如果已經接種了疫苗,則更要注重提升身體的天然免疫能力。
我們曾提過,研究發現,人的意念可以改變DNA的盤捲狀態。平和的心態、正面的思維可以改變免疫細胞的基因表達情況,抑制外來傷害。受到病痛折磨的人們,這個時候除了需要愛護我們的身體,更要保持一個平和積極的心態,這樣才更有利於康復。
避免有害輻射:電磁污染:現在的生活中,輻射很多,不光是X射線、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包括攝像頭、電網、手機、電腦,無處不在。儘量少用手機、電子產品。
儘量避免致癌物。為防止攝入受污染的蔬菜、水果,在吃之前洗淨並用足夠的時間浸泡。可剝皮的蔬菜和水果必須儘可能去皮,以儘量減少殘留農藥和化肥的污染。不要過多使用藥物,謹慎入住新房。
更完整的案例分析數據,和更多預防、改善癌症的方法,我們下一篇文章給大家詳細解析。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疫苗影響DNA?這樣做逆轉傷害、讓身體自癒
· 關於mRNA疫苗 研究揭1大驚人發現
· 【一線採訪】疑打疫苗後患白血病 中共嚴控消息
責任編輯:李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