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民主的市民,是小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對話」則是引領孩子具備民主市民的意識,並依此做出行動的基本方針。透過對話,先從教導孩子以民主的方式解決碰到的問題。蘊含在這過程中的基礎,即是「人類在利益面前具有政治傾向」的事實。
對大人們來說,提起「政治」時,會很自然地想起國會議員為了政黨利益而「隔空對罵」的畫面,但對孩子們來說,「政治」指的是在遊戲中打造我的戰營的過程。在小學教育中,「政治」的意義,是以民主的對話解決對立問題的過程。
很可惜的是,在孩子們的學校生活及家庭中的民主式對話,都不過是表面上的協議。雖然不得不以民主過程的名義進行,實則卻是遵從周圍的主要趨勢、不公正的「服從」罷了。在家庭中,愈是努力想以民主的方式找到共識,父母和孩子的隔閡就愈深。相較於對話中的民主程序,孩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全心全意地在乎自己,即便忽略程序也無所謂。這一刻,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保護與關愛。
大部分的對話都不是合理的理性結果,而是受到情緒性與非理性的判斷左右,同時用民主的名義加以包裝。唯有脫下這層包裝,察覺坦誠的情緒時,這一刻,真誠的對話才會開始。
「媽媽,你為什麼買智慧型手機給哥哥,不買給我?」通常這個問題的第一層想法,是「媽媽也買智慧型手機給我」。大部分的人都會察覺到這點。接著,媽媽會守著「不買智慧型手機給孩子」的第一條防禦線上,並且說:「等你像哥哥一樣升上六年級,媽媽就買給你。」
某種程度上懂得等待的孩子,聽到這句話後,只能莫可奈何地打退堂鼓,接著等他升上六年級時,便順利拿到了智慧型手機。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耐心等候,站在父母的立場上,算是相當輕鬆省力的了,因為父母多半會禁不起孩子的糾纏,在那之前就買手機給孩子。
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弟弟的問題。「為什麼只買給哥哥,不買給我」的提問中,是對不公平待遇表達抗議。現在是民主社會,所以弟弟當然可以說出這種言論,而父母則會採取合理且具邏輯的方式回應。通常我們會把這種過程稱為「民主」,雖然此時看似不公平,但父母說,「哥哥也是等到升上六年級才有,所以等你升上六年級時,也會買給你。」做出了公平的結論,之後也遵守約定。
但家中的老二總有許多不滿。因為父母買智慧型手機給老二時,又另外買了一臺平板電腦給哥哥。老二認為,自己不過就是晚幾年出生,卻要受到需求被延宕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總是忿忿不平。這種不滿會助長孩子內心深處的不信任,更甚者,會擴大為不想形於外的憤怒。孩子的目光總是集中於「此時此刻」,他只看到哥哥現在手上有智慧型手機,還有平板電腦,自己卻只有智慧型手機的不平等狀況。在這過程中,民主並不存在。父母又要求老二繼續等待,孩子覺得自己又受到不公平待遇,所以總是討厭哥哥。
當老二拿自己和老大比較,提出什麼要求時,父母不能只看他的第一層想法,因為其中還有第二、三層深沉心思。
「媽媽,你為什麼買智慧型手機給哥哥,就不買給我?」
第一層想法:買智慧型手機給我。(涵義:這樣很不公平!)
第二層想法:我也現在就需要,我會用在更好的地方。(涵義:不要看我年紀小,就小看我的能力。)
第三層想法:反正媽媽就是比較喜歡哥哥。(涵義:因為我是弟弟,所以比較不受關心。)
如果兄弟之間必然會出現差異,這時就需要同時駁倒第一、第二、第三層深沉想法的強力一擊。它不是來自於民主程序,而是來自「專注」。至少在這一刻,媽媽說話時必須把全副心思放在老二身上。
烏利西.貝克(UlrichBeck)和伊利莎白.貝克-葛恩胥菡(ElisabethBeck-Gernsheim)所著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中,如此描述民主形式的平等所帶來的混亂:「男女愈趨近實質上的平等,家庭的基礎就愈不安。」
我並不認為在這段引述中,趨近實質平等的關係只限定於男女(夫妻),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同樣適用。當家人之間的民主式對話持續愈久,家人這條線就會著火,戰爭也會延續。
儘管如此,這也並不是要父母像個獨裁者般展現出父權制的樣貌。這反而是背道而馳了。對話中需要的不是民主公正,而是「專注」、「投入」與「奉獻」。此外再加上「真誠」,就堪稱完美了。
前述的對話應該這樣進行:「抱歉,現在沒辦法買跟哥哥一樣的智慧型手機給你,媽媽知道你很傷心,也知道你有多想要。」「那為什麼不買給我?」「因為年紀愈小,愈容易對手機上癮。比起智慧型手機,小朋友更需要踢踢足球、投投籃球、跑跑跳跳。爸爸媽媽想給你的不是物品,而是時間。雖然沒有智慧型手機,但我們可以一起去露營,也會花很多時間陪你玩耍。爸爸媽媽想多和你一起玩耍喔。」
對父母大小眼表示不滿的對話,並非公平的民主過程,應該以情緒為起點,給予孩子其他層次的獎勵來了結這件事。藉由此過程,孩子才會收起自己被排拒在外所衍生的失望感。
孩子的意志,不是靠民主程序和方式運作,而是靠情緒上的共感和投入。
──摘自:《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資深小學教師教父母聰明回話…》大樹林出版社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