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因人權問題 瑞士中國貿易談判陷僵局

人氣 1696

【大紀元2022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瑞士報紙週日(5月29日)報導說,由於瑞士對北京的人權記錄持更批判態度,該國與中國更新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陷入停滯。

路透社報導,瑞中兩國於2013年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北京與歐洲大陸經濟體達成的首個此類協定。瑞士一直在尋求更新該協定,將關稅減免範圍擴大到更多瑞士產品,並將該協定擴大以包括可持續性項目。然而,瑞士報紙說,北京不予參與。
聽新聞:

powered by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祕書處 (SECO) 在給瑞士報紙《星期展望》(SonntagsBlick)的一份聲明中說:「到目前為止,還不可能就應該更深入探討的共同主題清單達成共識。」

《週日新蘇黎世報》(NZZ am Sonntag)以「中國僵局」(The Chinese impasse)為標題報導說,瑞士已對中國的人權記錄採取更具批判性立場。

瑞士議會國民院(National Council)的法律事務委員會(Legal Affairs Committee)最近通過一份倡議,認為中國新疆維吾爾人遭到強迫勞動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並予以譴責。

中共一向對外實施經濟脅迫,當對方不屈服於自己的政治意願時,便禁止進口對方國家的產品。去年11月,立陶宛允許台灣在該國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引發中共的一系列報復。中共隨即降級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並對立陶宛實施嚴厲的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中共海關對立陶宛商品不予清關,以及向歐盟公司施加壓力,要求其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不得含有立陶宛的零部件。

中共惡劣的人權記錄正遭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譴責。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目前的對華基調似乎也在轉向。

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5月27日表示,德國不應該因顧及經濟而避免批評中共侵犯人權問題。他還表示,德國公司要避免單方面依賴中國,應做更多工作,將供應鏈和出口市場多樣化。

德國經濟部27日說,由於人權狀況惡化,德國政府將停止為希望在中國新疆地區投資的公司提供投資擔保。

據德國《明鏡》週刊報導,由於對新疆地區人權侵犯的擔憂,德國經濟部未批准大眾汽車申請的在華額外投資的擔保。

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上週早些時候表示,德國正在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將更加重視人權問題。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布林肯對聯合國人權專員訪問中國表關切
布林肯演講遭中共封殺 華春瑩推文可暢通無阻
美印太司令:中共用「溫水煮青蛙」伎倆升溫局勢
您的谷歌搜尋結果可能會出現變化 原因何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