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市的治安與公校教育績效近年不斷走下坡,不僅讓保守派的政治力量有了突圍的空間,也讓不少長年關注公校教育的家長,乾脆捲起袖子,投身選戰。
今年8月23日進行的紐約國會眾議員與州參議員黨內初選中,就出現了多名長期為公校政策發聲的參選人,如公校家長倡議組織「PLACE NYC」的共同創辦人莫美倫(Maud Maron)、向市教育局提告的退休警官拉貝拉(Vito LaBella),以及最近為了替家長發聲,而與市教育局槓上的曼哈頓第二學區委員會副主席伊秀丹(Danyella Souza Egorov)。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黨派,共同點是曾經或現在是公校家長,對於紐約市教育政策的走向暸若指掌,成了許多家長的傳聲筒。這些參選人的政見還有個共同點,多走溫和或保守派路線,強調治安、復甦經濟,以及嚴謹的教育政策。
紐約市公校政策的監督者投身選戰
莫美倫去年挑戰市議員失利,她今年轉而角逐民主黨紐約第10選區的國會議員代表;對手有前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現任州眾議員牛毓琳(Yuh-Line Niou),以及企業家羅秉新(Brian Robinson)等人。
第10選區覆蓋了曼哈頓下城(包括華埠)與布碌崙區公園、公園坡等地,受到極左派愛戴的前市長白思豪,是參選人最強勁的對手。
但是,「City & State」5月20日報導指出,許多選民將犯罪失控、經濟住房短缺、反猶太升溫以及紐約市經濟復甦緩慢歸咎於前市長,白思豪的選情可能會受影響。
莫美倫與白思豪不同,她是民主黨的溫和派,也是特殊高中入學考與天才班項目的堅定支持者,強調把「常識」帶回紐約。莫美倫26日受訪時表示,之所以參選,是因為看到紐約市「在有關公共安全、打擊犯罪、教育政策,以及通貨膨脹等問題上,往錯的方向走。」
意大利裔的拉貝拉是前市警局(NYPD)警督,共和黨紐約第17選區州參議員參選人,該選區落在有七成亞裔選民的布碌崙日落公園(Sunset Park)七大道與八大道、貝瑞吉(Bay Ridge)以及班森賀(Bensonhurst)。
拉貝拉的三個孩子從小就讀公校,並且全進入華人家長喜愛的布碌崙科技高中。他表示,小孩從小與華人一起長大;當市教育局要推行「探索教育」(discovery program)而削減特殊高中入學名額,他為亞裔社區跟市府打官司。
與亞裔社區友好的拉貝拉,這回遇上的民主黨對手,正是現任州眾議員白彼得(Peter Abbate)力挺的亞裔參選人曲怡文(Irene Chu Iwen)。
拉貝拉表示:「這不是你要投給『拉貝拉』或是『曲怡文』的問題,這是要投給曲怡文背後所代表的民主黨政策,或是投給我作為共和黨的保守派政策。」
「對社區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安全了。」拉貝拉說,「我與對手不同的地方在於,我一直在保護社區的安全,但民主黨卻不斷立法讓人民不安全,好比保釋法改革和清白法案,這些都讓民眾,尤其是亞裔家庭,更不安全。」
公校家長參選人論教育一針見血
不同於一般民選官參選人只能泛泛地談教育政策,這些長期關注,甚至在教育決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公校家長參選人,對於時下的教育議題,更具備一針見血的分析能力。
紐約市教育局斥資兩億美元,準備在明年全面推行的「通用馬賽克課程」(Universal Mosaic Curriculum),內容強調多元文化。但在向小學生與幼兒園學生推薦的書單中,有多本關於性別認同、跨性別、變裝、變性、種族等具有爭議性話題的童書。
對此,莫美倫批評市教育局無視學童在過去兩年因為疫情耽誤了黃金學習階段,「當你浪費大把時間告訴小孩,這人是什麼膚色,是好的,而那人是什麼膚色,是壞的。這不僅是『道德破產』,而且是浪費寶貴的時間」。
莫美倫指出,如果現任市教育總監班克斯(David Banks)與市教育局要繼續推行白思豪時期的教育政策,「他們應該告訴我們為什麼他們要在學校推這些書籍,而不是讓我們坐在那裡,對他們說的話照單全收」。
「我們是家長,我們是(教育政策)利益關係人(stake holder),我們有權知道,而且有權談論我們的小孩到底都在學校學了什麼。」她說。
莫美倫表示:「我有波蘭裔、俄裔與華裔朋友,他們都說:『不,我們不想要政府在學校搞宣傳(propaganda)。』」
拉貝拉則表示:「不只是家長,教師與行政高層都對我說:『這些書並不合適。』」
「有些書是根本就不適合給學生看,有些書只適合給更高年級的學生。」他說。
拉貝拉指出,有本《我們的膚色》(Our Skin)教小孩以抗議表達不滿,「我有些亞裔朋友認為,這樣做跟中共發起文化大革命很像,讓小孩來反對家長或祖父母」,「這讓他們想起了過往而感到擔憂」,也有「穆斯林家長對關於變性人話題的童書感到失望」。
他認為,「通用馬賽克課程」想要重新評價各族裔文化的想法雖然好,但「讓政治在教育系統裡摻一腳,就會有問題」。
拉貝拉以亞裔傳統文化為例,如果市教育局將中國的英雄人物或傳統文化元素放進課程中,讓各族裔的小孩都能學習,「才是通用馬賽克課程真正要教的東西」。
高層決策一再失格終逼家長挺身參選
曼哈頓第二學區委員會本週舉辦學區學監參選人論壇時,紐約市教育局人員禁止伊秀丹發言,不准她向學監參選人提問為何在學校推行強調種族的《我們的膚色》這本書,且指控她的提問是「種族意味濃厚」(racially charged)。
市教育局人員將負責發問的學區委員消音,這讓莫美倫感到震驚又恐怖:「很顯然的,市教育局對那個問題有備而來,而且已經準備好要審查言論。」
隨著紐約市各項政策不斷左傾,社會安全、經濟與教育品質都在逐年下滑,莫美倫表示,有許多家長對這座素有美國「人才庫」美譽的城市未來感到緊張。
那麼,莫美倫是因為煩惱紐約市的未來而投身選戰的嗎?
莫美倫表示:「我不會說是因為緊張,我只能說身為家長的我已經受夠了,也很沮喪。但是直到最後一刻,都還是有希望的。」
「如果你想要參選,那你就得正向思考,要讓人感到有希望,你得相信自己選上後,能為民發聲,有能力改變現況。」她說。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