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歲時節慶禮俗

從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來

飯筒角黍纒五綵,楚俗至今猶未改——粽子在中華文化中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歷史。(Shutterstock)

一近端午節,市場裡粽香流溢,讓人食指大動。端午節俗稱粽子節,粽子的文化傳統已經傳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內餡也是形形色色,各具時代與地方的風味特色,表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

「飯筒角黍纏五綵,楚俗至今猶未改。」——宋‧周紫芝《競渡曲》

這句謳歌端午風情的宋代曲詞,展現了上下古今二千多年的粽子文化,受到悼念屈原的楚地風俗的影響。古代的粽子稱為角黍,或作成飯筒形狀,反映了粽子起源的形象與材料,此後各個時代也都增益了粽子的特色。

紀念屈原的筒粽

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殉國,人們不捨。《續齊諧記》記載,楚地人民以竹筒貯米投水中來祭祀愛國的三閭大夫屈原。[1]後來又在竹筒米上蓋上楝葉、纏上五色絲繩加以保護。相傳那天是黃曆五月五日,即端午日,後代人在這一天包粽子,並佩帶五色絲繩,保留了楚地汨羅遺風,成了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當時紀念屈原的粽子是為一種「筒粽」。

圖為原住民竹筒飯,有類似紀念屈原的筒粽古風。(龍芳/大紀元)

東漢的蘆葉裹米糉(粽)

到了東漢,「糉」這個字就是當時的「粽」。《說文解字》說「糉:蘆葉裹米也」。蘆葉是什麼葉?《說文解字》說「蘆:蘆菔也」,段玉裁註蘆菔就是蘿蔔,那蘆葉就是蘿蔔葉。

晉朝角黍包金 多采多姿的粽子

從晉代到南北朝的粽子有不少新的花樣,此時期的名物有角黍包金的鹼粽、益智粽和九子粽。

古時的菰、菰蘆即是筊白筍。人們取用筊白筍葉包黍米做出牛角形的粽子,稱為角黍。(容乃加/大紀元)

晉朝平西將軍周處的《風土記》記載,當時人流行在端午和夏至之際吃鹼粽。作法是將包好的角黍放在淳濃的灰汁中煮到爛熟。(原文「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

什麼是「角黍」?《藝文類聚》說:「以菰葉裹黏米煮熟,謂之角黍。」《太平御覽》說:「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本草綱目》說「江南人呼菰為茭」。菰葉即筊白筍包葉。《本草綱目》說「菰葉裹成粽食,謂之角黍」。《康熙字典》解釋「粽」就是「角黍」。角黍是因形因物而得名。

用草木灰汁泡煮出來的角黍就像是今天人們吃的鹼粽(涼粽)。因為灰汁鹼性重,可以讓黍米更黏稠,粽葉中的米粒顏色變金黃,融合在一起分不開,表示「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對應了端午時純陽之象。

古人用濃灰汁煮出黃金色的鹼粽,表現端午時節「陰陽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時象」。(shutterstock)

晉代還有一種養生粽,那是在粽子裡添加「益智仁」(大如棗,中瓣黑皮白),這是一種廣州地方的作法。《晉書》記載廣州刺史盧循,派遣使者送給劉裕(後來成了南朝梁武帝)益智粽子。

晉代的送禮精品是「九子粽」,也傳名到清代。魏晉民歌《月節折楊柳歌》中,就以九子粽作為「五月歌」的抒情主題:「菰生四五尺,素身為誰珍,盛年將可惜(*可珍愛)。折楊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勞歡手。」(出《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

這九子粽延續菰葉包黏米的傳統,分別以九種顏色的絲線來紥九隻大小不一的粽子,再將九粽串一串,大粽在上,小粽在下。繽紛多彩的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因「粽子」諧音「中子」,所以民間送九子粽也有祝福人得子的意涵。

「粽子」諧音「中子」,所以民間送九子粽含有祝福人得子的意涵。古代的九子粽是用筊白筍葉裹米做成的。(徐乃義/大紀元)

南北朝 甜粽雜粽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糉䊦法第八十三》介紹一種甜棗栗粽「䊦」(音同噎),形狀是呈扁平長方形。作法是先用黏米細末加上蜜水調和,再揉出長尺餘、廣二寸餘的米糰,上下面都布滿棗、栗肉,然後以塗油的大竹葉包起來,煮到爛熟。竹葉包粽出現了,不過這時的粽子還不是角形,可用枕頭形來比喻。

「雜粽」是南方的珍品。《宋書‧列傳第十九‧張暢》記載「雜粽,南土所珍」,這種珍品粽子也用來作為外交綏靖的禮物,南朝宋用來送給鮮卑魏主托跋燾(拓跋燾)。所謂的「雜粽」,實際內容無從知曉,顧名思義當是內含多種山珍海味吧。

內容豐富的粽子,可謂是山珍海味「雜粽」。(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唐代「如玉」之粽

唐代時,粽子是「名食」榜的一品。《酉陽雜爼》記載:「庾家粽子,白瑩如玉」。可能那時上市的粽子商號已經不少,其中「庾家粽子」以「白瑩如玉」的賣相勝出,並登名榜。「如玉」之粽反映了唐人用米講究內在美,視晶瑩剔透為上選。唐代詩人元稹形容粽子乃「綵縷(五色線)碧筠(綠竹葉)糉,香秔(粳米)白玉團」,宛然映現唐粽對襯著君子美德:質潔如玉;芳香德馨;才能光彩斑斕。這種綠竹葉粽是今天的人熟悉的粽子典型,也宛似道德高潔的屈原的典型。

九子粽在魏晉就有了,到了唐代變成全民的珍物,上至皇上,下至百姓都很愛九子粽。一年端午,唐玄宗在三殿宴饗群臣,作詩慶端午,特別吟詠宴席上九子粽的新巧:「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溫庭筠詩吟:「盤鬭九子糭,甌擎五雲漿。」

而古代的「糉香筒竹嫩」(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角黍細包金」(楊巨源《謝人送粽》)在唐代依然見得。

宋代 酸甜味粽子

宋代的特色粽是甜酸味的,一是「蜜粽」,一是「楊梅粽」。吃蜜粽就是將粽子沾蜜吃。蜜是不適合高溫熱食的,所以推想「蜜粽」應該是冰涼的甜夏粽。果然范大成《重午》詩句「蜜粽冰糰為誰好」給後人作解。

還有一種果粽,常見粽裡包「楊梅」。歐陽修的《端午帖子》說「綵索盤中結,楊梅糉裏紅」,形色分明。蘇東坡的《端午帖子詞》也說「時於粽裏得楊梅」,可見楊梅粽在宋代很普遍。其實,楊梅粽在南北朝就吃,不過那時是在過年除夜吃的一道食物,到宋代時除夜和端午都吃楊梅粽。[2]

宋人歌曲唱「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周邦彥《齊天樂‧端午》),可見傳統粽子在宋代依然流行。《宋會要集稿》記載,粽子是宋代皇上賜給臣下的端午「節賜」重禮之一,高級官員得贈二百個粽子,次一等的官員可獲得一百個。

明代 涼糕粽綠荷包粽

紅豆蓮藕涼糕。(圖:林秀霞/大紀元)

明代時,延續了傳統端午粽之外,特色粽是「涼糕粽」,這是皇上的「節賜」禮物。《明史‧志第二十九禮七(嘉禮一)》記載了「端午日涼糕粽」。

明代開國在南京,包粽子的葉子也有用南方盛產的荷葉,明末詩人陳子升的詩句「粽裹綠荷新」,描寫了粽子裹綠荷葉的形象。

清代紅棗粽

紅棗粽 (Shutterstock)

清代時每到端午節前,府第朱門都以粽子相饋贈,並配上櫻桃、桑椹、荸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等禮物。(見《燕京歲時記》)晚清詩人寫道:「菜根飛鹽花,肥棗滿青糉。」那時養生紅棗也進了粽子的懷中,成了養生果粽。

端午粽的歷史穿越二千多年,各代保有舊時風尚,「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各朝也多有新的風味。推陳出新不忘傳統,更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古代角黍模樣的粽子。(Shutterstock)

註釋

[1] 南朝梁文學家吳鈞《續齊諧記》記載人們以竹筒貯米投水祭祀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月五日作糉,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荊楚歲時記》曰:夏至節日食粽,周處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棕。楝葉插五絲,繫臂,謂為長命縷。

[2] 南北朝徐君茜《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描寫守夜吃楊梅粽:「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司馬光的《和子淵除夜》:「懶開粽葉覓楊梅」展現宋代除夜吃楊梅粽的風俗。

粽子的文化傳統已經傳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內餡也是形形色色:甜粽、鹹粽、果粽、雜粽、果仁粽、涼糕粽、養生粽,繽紛多彩。(Shutterstock)

@*#

─點閱【端午節】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