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搔癢難耐」標靶治療新趨勢
【大紀元2022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據最新調查顯示,逾九成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工作表現受影響,且約三分之一病友近期曾因病情須請假就醫,醫師評估,因而造成國家生產力損失高達68億元。皮膚科醫師提醒,病友若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須注意副作用情況,或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以達長期緩解目標。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25日舉行媒體工作坊。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以視訊方式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而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其主要特徵為乾燥、泛紅,對於搔癢難耐的皮膚炎症,有病友甚至用「癢到骨頭裡」來形容,而且越抓癢感越嚴重,不僅影響個人皮膚問題,甚至衍伸睡眠障礙、憂鬱和輕生等精神問題。
朱家瑜說,台大研究團隊2021年發表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研究,顯示92.5%病友日常生活會因疾病受到影響,88.5%病友工作能力受影響,且約三分之一的病友表示近期曾因異位性皮膚炎而必須請假,且病情越嚴重,工作、生活能力受影響比例也越高。
另就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37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朱家瑜說,重度成年病友占比約7.43%,若以正常人每年薪資中位數約50.1萬元的一半估算,結果顯示每年台灣因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未能妥善控制,所損失的生產力則高達68億元,這還不包括為照顧家中異位性皮膚炎幼童患者,必須放棄工作的成人照顧者。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科主任楊靜宜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包括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等,其中在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部分,中重度病友使用的療效臨床觀察約4至5成,病友可能會因免疫功能受抑制產生感染情況。
楊靜宜表示,生物製劑也納入健保給付,中重度病友可考慮生物製劑等標靶治療藥物,生物製劑可更精準作用,相對副作用發生率較低,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長好,進而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的目標。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