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商天下

【財商天下】滯脹加債務風險 北京恐處處踩雷

3月新數據太慘,凸顯中國滯脹風險?多家房企被港交所停牌,房地產債務或引發金融風險?三個數據顯示,老百姓根本沒興趣買房!(大紀元製圖)

【大紀元2022年04月03日訊】半個月前,中共統計局還在高興1-2月份的經濟數據,認為經濟有回暖的跡象,但是,隨著中國各地疫情的再次升溫,中共又對上海、深圳這樣的超大城市祭出了封城令,結果,這幾天剛剛出爐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就有點慘不忍睹了。同時,雖然春季到來,但是大陸的房地產業卻仍然處於寒冬,不但在國內的貸款困難,在國外的融資渠道也被切斷。

那麼,面對不斷下行的經濟壓力,中共到底要如何穩增長呢?房地產業的未來前景又是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疫情封控和俄烏衝突 導致中國經濟再度萎縮

3月31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製造業PMI,從2月份的50.2降到了3月份的49.5,在時隔四個月之後,再次跌入了收縮區間;非製造業PMI,則是從2月份的51.6降到了3月份的48.4,是2021年9月份以來首次低於臨界點。

大家知道,PMI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張,低於50則說明製造業活動萎縮。那麼,中國經濟再度萎縮,是什麼原因呢?

中共統計局的官員說,主要是因為受到這一輪的疫情影響,一些地區部分企業臨時減產停產,也波及到了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另一個原因是,近期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一些企業出口訂單減少或是被取消,造成了產需兩端同時走低,所以,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降到了收縮區間,分別是49.5和48.8。

另外,中共給出的官方數據還顯示,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等因素,也給中下游行業帶來了比較大的成本壓力,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都上升到了近5個月來的高點。

不過,財新隨後發布的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要比中共官方的數據還要糟糕。根據財新和標普4月1日的聲明,製造業PMI從2月份的50.4跌到了3月份的48.1,創下了25個月來的新低,而且是該指數自2020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差表現。

財新智庫的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認為,製造業供需由升轉降,通脹壓力繼續攀升,以及疫情和俄烏衝突導致企業預期再度下降等因素,加劇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滯脹風險凸顯。王喆還表示,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就是市場需求低迷。

那麼,中共有什麼對策嗎?

3月29日,李克強在中共國務院的常務會議上提到,穩定經濟的政策要早出快出,不出不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的措施。但是,會議所建議的措施,仍然是利用基建投資來刺激經濟,還提到,帶動消費和就業的重要舉措,就是「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

另外,中共央行,也在近日召開的第一季度的例會上提到,當前中國國內的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要加大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這說明,在穩增長的前提下,中共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緊迫性正在增加。但是,對於到底採取怎樣的寬鬆政策,分析人士的看法不一。有的認為,二季度可能再次降准、降息;有的則認為,下調政策利率並非是「唯一選擇」,央行可能會將重點放在信貸寬鬆上。

事實上,我們也認為,在美聯儲已經表態要加快升息步伐後,中共央行的降息空間已經很小,所以更可能是採用結構性的貨幣寬鬆工具。

開發商債務風險加大 中共束手無策

另外,大家知道,過去,房地產業一直是中共拉動經濟的重要支柱,但是現在,深陷債務危機的房地產業,卻成了經濟增長的拖累因素。雖然去年底開始,中共當局就承諾,要放鬆房地產業的調控力度,但是到目前為止,各地出台的一些刺激政策,顯然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比如,在銀行融資放貸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從嚴審查,沒有放寬貸款審核條件,導致開發商融資仍然很困難。據路透社3月31日報導,5家排名中國前50強房地產開發商的高層透露,他們沒辦法從銀行拿到新貸款,只能靠銷售收入來投入新項目建設,而銷售收入一直在減少。

那麼,銀行方面是什麼情況呢?

一家中共國有銀行的高管表示,該行總部的指導方針,是加快抵押貸款的審批,但是對民營房地產開發商保持謹慎態度。

那麼,中國開發商在國外的融資環境又是如何呢?

英國《金融時報》在3月26日報導說,去年底的恆大事件,引發了國際投資者的擔憂,所以,中國開發商的美元債券發行幾乎陷入停滯,今年到目前為止,中國開發商,只在境外完成了兩筆高收益美元債券的發行,總價值不到2.95億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達97%。與此同時,中國開發商在國際市場上的借貸成本,也已經躍升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中國最大房企碧桂園,去年的利潤,已經降到了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淨利潤同比下滑了24.3%。另一家房地產巨頭萬科,去年的淨利潤,更是罕見下降了45.7%,遠低於市場預期。

而且,還有多家中國房地產公司,因為無法按時公布年報,導致它們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從4月1日起被迫停牌。據澎湃新聞披露,不完全統計的停牌房企,已經是名單一大串,包括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世茂集團、花樣年控股、佳兆業等等。

對於延遲發布業績的原因,有一些房企表示,是因為疫情相關問題,但也有不少公司,是因為最近剛和之前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分道揚鑣。

據「澎湃新聞」報導,自2022年1月以來,僅僅是「羅兵咸永道」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就辭任了至少6家在港上市內地房企的核數師。羅兵咸永道,就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PwC)在香港的公司。

但是,延遲發布經過審計的業績,或是變更審計師,更會增加企業的融資困難,一些開發商的評級可能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而且,更換審計機構的開發商,已經在資本市場上失去了信譽,即使它們設法在更換審計機構之後公布了年度業績,但是,市場仍會質疑其財務數據的可信度。

這對已經在慘淡經營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房地產好日子過去了 去年銷售是峰頂

雖然自2022年以來,中國多個地方,已經推出了刺激購房需求的救市措施,比如鬆綁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率、進行購房補貼等等,然而,房地產市場仍然表現低迷。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的最新數據,3月份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同比下降了52.7%,降幅比2月份擴大了5.5個百分點。累計業績來看,1-3月百強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了47%,也低於2020年的同期水平。

另外,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47%;銷售額超過千億的房企,僅僅剩下了2家,比去年同期減少3家;超百億房企46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家。

中國房地產企業,要想回到前些年的高光時刻,已經很難了。幾天前,大陸房企巨頭萬科的董事長郁亮還提到,2021年,全中國房地產的銷售額達到了人民幣18萬億元,這或許是中國房地產開發行業的天花板了。

而青島大學經濟學院的教授易憲容,也在受訪時提到,下調房貸利率已經無法刺激樓市,老百姓根本沒興趣買房了。

易憲容提到,有三個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一是,1-2月的數據顯示,住宅銷售面積下降了13.8%,但住宅銷售額下降了22.1%,這意味著房價出現了全面普遍的下跌,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第一次。二是,在70個城市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中,有4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下降,57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下跌。三是,2月中長期貸款數據,也罕見出現了同比減少的情況。

這三個數據,代表房價開始出現全面下跌,居民不願意購房。

易憲容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第一,人口結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人口增長速度極為緩慢。第二,疫情對中國經濟、居民收入水平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第三,購房主力有了變化,因為數字經濟企業的市值已經減少了10萬億,而且面臨全面裁員,而這些企業的員工收入比較高,是早幾年購房的主力。

他還認為,房地產開發商,現在只有把房產賣出去,才能擺脫風險。但是,如果各地政府禁止房地產企業下調房價,導致房子賣不出去,就會引發很大的問題。

另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院長姚洋也提到,中國房價狂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人口在2025年之後肯定是一直負增長,也許在疫情過去之後會反彈一點,但是,總體人口已經無法支撐。他還建議,年輕人不能再認為買房子是資產增值保值的方法,有存款不如找一個好的投資機構理財,進行長期投資,肯定比買房子要好。

其實,這些專家學者的看法,跟央行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

3月30日,中共央行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這份對中國50個城市2萬戶城鎮儲戶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在未來三個月,居民打算購房的比例是17.9%,和去年四季度的調查一致,仍然是2016年三季度以來的新低。

另外,央行的調查還顯示,傾向儲蓄的居民增多,而傾向消費和投資的居民,卻在減少。

房地產風險加大 或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

然而,房地產業所帶來的風險,還不只是影響房地產業。從主要中資銀行陸續披露出的2021年財報來看,去年以來的房地產企業的「爆雷潮」,已經導致主要大中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上升。

據路透社報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在去年年末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同比上升了0.37~2.47個百分點。其中,工商銀行的房地產不良率上升最快,從2020年末的2.32%,翻倍到去年年末的4.79%;房地產不良率最高的,則是中國銀行,去年底是5.05%,上升了0.37個百分點。

事實上,標普全球評級,在去年底就曾經指出過,中資銀行面臨房地產不良貸款倍增問題,據標普的估算,有三分之一的中國開發商可能陷入財務困境。而路透社的報導也顯示,房企債務風險,已經讓不少中小銀行的資產惡化,處在破產的邊緣。而且,地方政府由於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其隱形債務危機也和金融風險相互交織。

3月25日,中共國務院要求央行等機構,要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籌集。這是中國首次設立這一類型的基金,這也說明,中國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而房地產債務危機,很可能就是這個誘發因素。

我們看到,現在中國經濟可以說是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一不小心就會「踩雷」,而中共當局,除了高喊「穩增長」之外,在刺激經濟增長和化解房地產的風險上,似乎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措施。同時,中共當下內外交困的環境,也都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如今中共想要解決困局,看來只有先解決自己這一個辦法了。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