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荒和能源價飆升 引發更多政治動盪
【大紀元2022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綜合報導)目前全球食品價格和油價的飆升,多國爆發了政治抗議活動。過去一週,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和秘魯的動盪凸顯了這種風險。專家分析,全球政治衝突還會蔓延。
糧荒和油價飆升引發民眾抗議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疫情大流行、惡劣天氣等讓全球農業受損,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糧食安全,食品價格已經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之後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使情況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上油價飆升,把一些已經對本國政府感到不滿的民眾,推到了情緒爆發的邊緣。
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事件,就是因為當時的經濟衰退、主食成本飆升,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反對腐敗,結果陸續推翻了本國的專制政體。
現在的全球糧荒也引發關注。CNN引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阿雷茲基(Rabah Arezki)的話說,「這非常令人擔憂。」
在斯里蘭卡,民眾因為天然氣和其他基本商品短缺而爆發抗議活動。巴基斯坦的通貨膨脹高達兩位數,削弱了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的支持,4月9日,汗成為巴基斯坦歷史上首個被議會罷免的民選領導人。秘魯最近因燃油價格上漲引發的反政府抗議活動,造成至少六人死亡。
全球風險諮詢公司 Verisk Maplecroft 的中東和北非分析師金尼爾(Hamish Kinnear)表示,預計全球的政治衝突不會僅限於這些國家,「我認為人們還沒有感受到價格上漲的全部影響。」
分析:目前情況比「阿拉伯之春」時還糟
「阿拉伯之春」的反政府抗議活動於2010年底在突尼斯開始,2011年蔓延到中東和北非,當時的食品價格急劇攀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在2010年達到106.7,並在 2011年躍升至131.9,創歷史新高。
抗議強權的突尼斯貧民Mohamed Bouazizi自焚身亡,這被普遍公認為是阿拉伯之春的起點。一位阿聯酋評論員在2011年1月寫道,「人們自焚是因為他們無法忍受看到家人慢慢死去,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極度飢餓。」
目前各個國家的情況各不相同,但總體情況比較清楚,那就是主食小麥的價格飆升。
CNN分析,現在的情況比「阿拉伯之春」時還要糟糕,因為全球食品價格剛剛創下歷史新高。上週五世界糧農組織(FAO)公布的食品價格指數在3月份達到159.3,比2月份上漲近13%。烏克蘭是小麥、玉米和植物油的主要出口國,俄烏戰爭、西方社會對小麥和化肥主要生產國俄羅斯的制裁,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刺激價格進一步上漲。此外,能源價格的飆升加劇了民眾的痛苦,目前全球油價比一年前高出近60%。煤炭和天然氣的成本也飆升。
「烏克蘭40%的小麥和玉米出口到中東和非洲,這些國家在努力解決吃飯問題,但進一步的糧食短缺或價格上漲或引發社會動盪。」國際農業基金負責人吉爾伯特·洪博 (Gilbert Houngbo)說。
各國政府都在盡力努力保護國內經濟,但是為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和疫情而大量借貸的脆弱經濟體,目前最為脆弱。隨著經濟增長放緩、本國貨幣貶值,使其更難償還債務,甚至難以維持對食品和燃料的補貼,尤其是在價格持續攀升的情況下。
「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是:國家負債纍纍。」阿雷茲基說, 「他們沒有緩衝能力來遏制如此高的價格帶來的緊張局勢。」據世界銀行稱,在入侵烏克蘭前夕,近60%的最貧窮國家「已經陷入債務困境或處於高風險之中」。
全球各地的政治不穩定正在加劇
在亞洲,除了巴基斯坦議會對汗進行了不信任投票,將他趕下台並顛覆了他的政府。在擁有2200萬人口的島國斯里蘭卡,由於物資短缺、物價高漲和供電緊張,一場經濟和政治危機也已經沸騰,抗議者無視宵禁走上街頭,導致內閣部長集體下台。
在中東和非洲,在黎巴嫩遭受了去年的政治和經濟崩潰後,該國近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該國進口小麥的70%至80%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
而作為全球最大小麥買家的埃及,其龐大的麵包補貼計劃已經面臨巨大壓力,該國正試圖從印度和阿根廷等國進口小麥。
非洲大陸部分地區的政治不穩定已經在加劇。阿雷斯基說,據估計世界上 70% 的窮人生活在非洲,非洲大陸也將「非常容易」受到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本週表示,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南蘇丹和布基納法索等國的乾旱和衝突,已經給非洲大陸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造成了糧食安全危機,而未來幾個月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即使是經濟較發達的歐洲國家,本週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希臘各地的城市,要求提高工資以應對通貨膨脹,而在如火如荼的法國總統大選中,馬克龍政府上個月表示,正在考慮發放食品券,以便中低收入家庭能夠吃得起飯,而他的競選對手、瑪麗娜·勒龐 (Marine Le Pen) 則宣揚她要降低生活成本。
責任編輯: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