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烏俄戰爭 東歐學者:這是價值文化之爭

圖為2022年2月27日,烏克蘭哈爾科夫,一輛俄羅斯裝甲運兵車正在燃燒。(Sergey Bobok/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4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2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世勳台灣台北報導)對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捷克與波蘭的學者指出,這是專制與民主兩種價值文化的戰爭,將給未來的世界秩序帶來轉變性影響,西方社會須團結起來,形成價值聯盟,對中俄更強硬,避免未來更多衝突。

台灣歐盟中心10日舉行線上論壇,邀請波蘭、捷克、烏克蘭等東歐國家的學者討論烏克蘭戰爭對全球秩序的影響跟啟示。

布拉格查理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教授龐德李斯克(Jiří Pondělíček)表示,俄羅斯宣稱,這場戰爭是在維護國安,他認為這是胡扯,龐德李斯克指出,其實這場戰爭的核心是價值文化之爭。

他認為俄羅斯是個「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俄國宣稱自己因國安遭威脅才發動戰爭,這只是為了維持政權的藉口。俄國不接受民主自由,理由推給不符合俄羅斯國情,這說法就像中共一樣,中共無法接受香港「一國兩制」的存在,也不能接受台灣的存在,因為台灣的自由民主威脅中共統治的合法性。

烏克蘭對俄羅斯也是這種情況。「這根本不是武力上的威脅,台灣在武力上沒對中國(共)造成威脅,就像烏克蘭與北約沒對俄羅斯國安造成威脅一樣」,龐德李斯克指出,「這是價值文化的衝突。」他建議西方越早形成價值聯盟對抗中俄越好。

西方國家得團結 對中俄強硬

華沙大學的歐洲中心主任沙迦傑斯基(Kamil Zajączkowsk)表示,這場戰爭對世界秩序帶來重大改變。他認為,歐盟對俄羅斯太天真,認為透過對話與貿易可以一步步讓俄羅斯轉變成民主制度,「這是歐盟很大的錯誤」。

沙迦傑斯基分析,這場戰爭對歐盟的影響是負面的,因為歐盟是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的產物,擅長的是軟實力,不擅長應對地緣政治,而這場戰爭是實力政治(power politics)的展現。

他認為,歐盟與北約的團結很重要,必須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同時,西方國家得從這次戰爭中吸取教訓,得團結起來,對俄羅斯跟中共更加強硬。他表示,如果西方國家想繼續在世界秩序中處於領導地位,必須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日本、韓國、印度都在其中,雖然他對這次印度不表態譴責俄羅斯感到失望,但選擇哪個聯盟是必須得表態的。

宛如歐洲的「珍珠港事件」

波蘭學者、智庫「國際關係中心」主任波妮蔻斯卡(Małgorzata Bonikowska)表示,這場戰爭有如歐洲國家的「九一一事件」或「珍珠港事件」,因為歐洲國家從沒想過傳統戰爭還會在這裡發生,專家們本來預期世界的大變動可能來自印太地區,結果戰事竟突然發生在歐洲,那種突襲的震撼,將給西方世界帶來重大變動,像是歐盟的反應,或是德國國防政策的大轉變,就是這些變動的一部分。

她分析,這場戰爭帶給公眾輿論的改變也很重大,各國政治人物將無法忽視,不只是西方社會,連東亞的日韓等國都一致發出反對聲浪,甚至連商界都響應,許多跨國企業也拒絕在俄國做生意,「雖然(對停止戰爭)不一定有用,但這很重要。」

相反的,在俄國、中國等專制國家,由於政治宣傳的影響,是不會有這樣的民意影響,波妮蔻斯卡分析,在看待這些國家時,不能用西方的分析方式看待,像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國的支持度仍不低,因此這種藉由內部反對聲浪讓普京倒台的觀點,她並不樂觀,「雖然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要發生非常困難。」西方對於俄國統治菁英的制裁得更強力才行。

她認為,西方社會必須團結,對於進入戰爭狀態要有決心,因為這不只是對烏克蘭的侵略,而是對整個西方價值的侵略,這將決定將來世界秩序的走向,侵略烏克蘭只是這場戰爭的第一步,整個對西方價值的戰爭才剛開始,從資訊戰、網絡戰到代理人戰爭、傳統戰爭,這場戰鬥將包括各層面。

吸取教訓 防印太發生更大衝突

這也將帶動全球之間的角力,像是聯合國的緊急會議中,對於譴責俄羅斯侵略,有5國反對、35國棄權,這5國包括白俄羅斯、厄利垂亞、北韓和敘利亞等,而中共則投下棄權票,她說:「由此可看到,這當中有很多得再運作的空間」,若要贏得這場長期戰爭,得再努力對這些國家遊說施壓,「這是我們國家的外交官、首長們得再發揮的地方。」

波妮蔻斯卡談到,長遠來看,雖然中歐國家得盡力避免傳統戰爭在歐洲發生,但也得注意別讓衝突在世界其它區域爆發,「西方世界的主要敵人還會是中國(共),比起中國,俄羅斯只是個小咖。」所以要從這次俄羅斯的侵略吸取教訓,防止印太地區發生更大衝突。

烏克蘭的國立利沃夫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蒙絲卡(Karolina Molska)感謝世界各地對烏克蘭的支持,她也希望歐盟、北約和世界各國除了經濟制裁外,能夠採取更多行動,像是軍事支援,或透過更多制裁來阻止戰爭。◇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