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中央銀行在9日公布1月份的外匯存底金額,為5,488.74億美元,月增4.66億美元,連6個月創歷史新高,並排在全球第五名。央行官員說,近期美元、歐洲公債殖利率走高,促使民眾資金流往海外,並抵銷出口商賣匯的影響,外匯市場供需穩定。
據央行公布的統計,1月份主要國家的外匯存底表現,中國達到3兆2216億美元,排在第1;第2為日本有1兆2599億美元;第3是瑞士1兆0215億美元;第4為的印度5661億美元,台灣則排在第5。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影響1月份的外匯存底因素,主要是1月份美元指數走升,歐元、英鎊各對美元貶值1.62%與0.67%,雖然外幣資產轉換美元減少,但有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的挹注,使得仍有月增4.66億美元的表現。
蔡烱民說,過年前出口商有賣匯的需求,央行按照往年慣例要求廠商分散賣匯,如果集中在某一天操作,易對匯率帶來較大的變化。即使出口商賣匯,但民眾資金持續流出,外資也在賣超台股,因此1月份外匯市場處在平穩的狀態。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釋出升息訊號,帶動各國央行漸轉鷹派,帶動公債殖利率得走揚,反有利於匯市的穩定。蔡烱民說,過年期間歐洲央行(ECB)釋出鷹派貨幣政策的訊號,德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由負轉正,吸引國際資金流入,並使得歐元走強。
蔡烱民說,美國有類似狀況,去年美債殖利率升到1.75%,可發現民眾海外投資的狀態變得明顯,而目前美債仍呈現走升,美元指數漸走強。過去2年來,美元較弱勢的情況出現轉變,過去出口商大舉拋匯推動新台幣升值,他說,目前國人資金有移往海外的趨勢,這可跟出口商拋匯的力量進行調節,外匯市場趨於平穩。
另外,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增加28.9%至402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市場憂心被列入美國匯率操縱國名單。
蔡烱民說,去年貿易逆差擴大,主要美國對台灣資通訊產品有較大的需求,並非是匯率的因素,另外受到疫情影響,台灣人赴美人數減少,這是疫情的因素。台美之間對此持續開會討論,雙方溝通順暢良好,對貿易逆差的擴大雙邊都有共識。
另外,央行發布統計,1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735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88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34%。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