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專家:數位身分認證仍存六大痛點

人氣: 70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0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金管會24日舉辦「數位身分認證及授權」主題式監理沙盒及業務試辦線上座談說明會,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表示,目前主要研究包括11項場景應用需求及6項數位身分驗證機制,而我國金融業對多元數位身分認證,現今仍存在六大痛點。

根據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給政府機關的建議,首先是要協助調和數位身分信賴框架及標準的一致性,建立可靠、獨立數位身分系統的普遍認知;其次在開發及運用方面,應採適宜的數位身分信賴框架及技術標準;最後,客戶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要採取風險基礎方法(Risk-Based Approach),來使用數位身分驗證系統。

王儷玲認為,目前金融業數位身分認證仍存六大痛點,第一,信賴框架,臺灣現在還沒有一個銀行、保險、證期所共用的數位金融服務規範,現在規範都散落於各行業別的作業辦法,且針對與第三方業者在身分介接及資料交換,沒有統一的規範和技術標準,建議可以仿效國外作法,制定「數位金融服務管理規範」,就明定相關應用與管理,以及適用的數位意思表示方式。

第二,第三方身分驗證,投信投顧或保險在開戶或購買金融商品時,目前僅能透過票交所eDDA或財金公司PCODE 2556進行身分確認,應在規範內建立外部第三方身分驗證的接受程度,明確列出風險管理要求、可提供的資料範圍等。

第三,電子文件簽章,客戶最常用紙本與蓋章作業,現在的電子簽章法過於老舊,可探討證券憑證適用於銀行、保險業的可能性,或是評估生物辨識作為電子簽章的適法性。

第四,生物辨識,業者對於生物辨識的認知不一,目前有兩大類,包括利用AI進行生物驗證,以及在意思表示時,透過綁定的生物特徵或生物識別錄影進行交易,我國保險遠距投保已開始有相關場景案例,建議可以參酌歐盟eIDAS的技術規範。

第五,法人數位身分,因為疫情來襲,非面對面法人金融服務備受重視,工商憑證在銀行使用不普及,而負責人身分確認與電子簽章也不容易,建議考慮在開戶作業上,以電子文件審查搭配FIDO(網路識別標準)、錄影存證方式進行試辦。

第六,目前申辦金融服務業務,有和外部業者做資料交換的場景應用,資料共享應架構在「使用者確實同意」的基礎上,並規範資料交換的分級管理制度。

王儷玲認為,政府可從政策法規、產業推動、應用技術等3大層面著手,期許未來我國數位金融領域能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