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美國軍事期刊去年曾發表文章,建議稱台灣面臨抗共威脅時,可祭出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為籌碼的「焦土戰略」。台國防院表示,這種戰略對台灣安全沒有顯著的益處,建議台灣應培養更多的寡占企業,以維繫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並將台灣的存在,與國際社會緊密結合,形成命運共同體。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季刊《參數》去年底發表一篇標題為「破巢: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文章,文中建議美國與台灣領袖應「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概念,威懾中共侵台,甚至讓台灣不惜摧毀台積電(TSMC),並對中國半導體工廠進行玉石俱焚的攻擊,以說服中共相信,就算武統成功,也只會得到毫無價值的台灣,甚至影響未來中國多年的科技發展。
對此,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即時評析」,國防戰略與資源所副研究員吳自立以「晶片可以成為有效嚇阻中共的工具嗎?」為題,撰文分析美方所提的懲罰性嚇阻戰略是否可行。
吳自立說,「破巢」稱不上是「盾」,而是以焦土戰略概念應用在打消中共對台動武的企圖。但卻忽略一個事實,這個「巢」可能不是中共的核心利益,「破巢」極有可能影響,但並不能阻止科技的發展。
他說,相對要以單一產業作為「匕首」,來壓迫中共追求統一的籌碼,也有其限度。正因為全球晶圓超過60%的供給來自臺灣,短期內任何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破壞,所產生的影響並非僅限於中國,而是全球性的,其所產生的威力,無異於全球性大規模破壞性武器。
吳自立表示,歐美各國因晶片短缺問題,已意識到將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的風險性,因此已開始著手建立晶片生產能量,以降低供應鏈的風險。而中共目前也加大力道在扶植半導體產業。
他表示,目前看來已變成中共與歐美主要國家晶片製造投資生產的競賽,速度夠快的就可以削減所對應的威脅。如果歐美比中國提前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台灣晶圓代工業對歐美的重要性下降,歐美對台灣「破巢」與否的敏感度也可能隨之下降。
他表示,如果中國比歐美提前達成自給自足,而台灣晶圓對中國重要性下降,此時中共可能反過來運用「破巢」作為對歐美進行反嚇阻的資產。以上不論哪一個情況,對台灣安全戰略上而言可能沒有顯著的益處。
吳自立強調,台積電對台灣安全戰略的效期,在於全球各國建構晶圓科技自主產業的速度,這個時程可能在十年之內完成。從共軍新式武器裝備產製與服役速度來看,晶片對中共軍力現代化建設的影響程度,短期內仍不易判明。
他建議,台灣要思考的是,如何發掘與培養類似的寡占企業,來維繫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並將台灣的存在,與國際社會盡可能地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命運共同體。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