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上山採茶
跟師父學茶有三十幾年了。那天,師父帶了一小鐵罐百年普洱茶來,我掏了一些放進陶壺裡,泡了開來,倒了兩杯,一杯給師父。師父喝了一口,舒展眉頭,嘴角含著茶氣,緩緩地說:「能收藏這普洱,很感恩。」然後,轉過頭來,看了我一眼:「冥冥中似乎有神的牽引。」這句話在我的腦際迴旋著。
師父喝了口茶,告訴我:「明天一早上山採茶。」要我準備簡單茶具、茶葉。我心裡期待著,問師父:「上哪個山?」他聞著手掌裡的杯子:「鳳凰山白石峰。」
一年一會,會會老朋友
現在,我蹲在鳳凰山白石峰下,沒想到山下那隻青色鳥兒也跟上來了,我尖著嘴,吹了兩聲口哨,牠就識趣地飛走了。
昨天師父在家裡交代我:「你就在岩壁下泡茶,」師父神采飛揚地:「一年去一趟,可那岩壁裡的茶還認得我,我懂得如何採、採幾片,摘到哪段葉梗。岩茶枝葉依靠岩壁縫間的黃土滋養,我還給一株株幼樹,細細的填土。」師父喝了一大口茶,嘴角拉開了:「一年一會,會會老朋友。」
我在小陶壺裡泡了普洱,茶香飄逸空氣中。師父已攀上岩壁,我在心裡喊著:「師父!小心啊。」師父似乎聽到了,轉過身來,滿意地微笑著向我揮手。
我向天空舉起杯子,示意休息一會,師父看到了,我的視線越過師父揮著的手,看到天空中,山崖邊墨綠中,廟宇簷角上,搖搖欲墜的碧紅色屋瓦。
悠遊大自然,像茶在水中盡情舒展
學茶這麼多年來,師父常感慨地說,一生與茶為伴,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像在山川中修行。」
師父喜愛野生茶,到處採集野茶,他說,野生茶受露水滋養,日月靈氣浸潤,茶香幽雅,具天然韻味:「只有自己採,自己烘焙才能體會。」
師父談起第一次去凍頂山,一位茶農介紹野生茶,就是茶樹種子落入土中自然生長的茶:「這種茶屬軟枝烏龍系統,葉片形狀每片不同,有的狹長像夾竹桃葉子,有的兩邊不對稱,像一彎新月,相同的是葉片捲皺,顯得特別厚,枝椏粗壯,呈現褐紅色,一看就知道歷經歲月多年。」
「中國有很多茶,白牡丹是葉片形。」師父走過很多地方,想到哪兒就講到哪:「其實,隨性做的茶也很好喝,」師父想了一下:「現在太商業化了,受現代文明束縛,真正的茶內涵反而被框住了。」師父看了我一眼,特別叮嚀似的:「不要忘了傳統的東西,不要忘了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才是正道。」
品嚐大自然
「港口茶是唯一保持天然栽植,較接近野生茶的特性。」師父一生喜愛野生茶,他說:「港口茶是清道光年間從福建傳過來的,茶樹必須用種子栽種,那裡有海風又有落山風,風大病蟲害就少,加上常年籠罩著海的水蒸氣,又由於茶農不講究加工,少了現代文明,茶葉反而有特殊的風味,這就是臺灣港口茶的來源。」
有人特別喜歡品嘗師父的野生茶。對於野茶,師父總是用心靈體會,他說,天地間很多東西,不能用有形的物質呈現,修行者藉由身體氣脈的貫通來印證:「野生茶容易滲透體內,茶的溫潤到達胸腹,已經是相當美好的感覺了。」
回歸茶鄉聖境
師父揹著一小袋岩茶向我走來,瞧了我一眼,我的視線飛過山頭,峰頂那座廟宇的碧紅屋瓦更顯鮮麗,此刻,我感覺坐觀人世間,聞到了一股高雅聖潔的茶香,茶香招引著我,尋找原始的茶鄉聖境。
跟師父學茶這麼多年,到底學了什麼?我體悟,此刻的心境,或許就是師父教給我的,最根本、最寶貴的信念。@*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