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清零三年 大陸專家析國家稅基減15%
【大紀元2022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王佳宜採訪報導)中共當局於12月7日發布的「新十條」標誌著中共防疫政策轉向。三年「清零」深度限制了中國人的生活,並重創了經濟,中共體制內經濟人士稱,「稅基較疫情前基準水平下降了15%」。
所謂稅基,是指計算應納稅額的基礎和依據。稅基和稅率是影響稅收收入的兩個主要因素,在稅率不變的情況下,擴大稅基,稅收增加;縮小稅基,則稅收減少。
就「清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規模,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的張濤博士12月9日在「新浪意見領袖」發表的文章承認,三年疫情下,微觀經濟主體受到嚴重衝擊,各類主體的經濟預期近乎下滑至谷底;剔除調減免稅政策的因素,測算結果顯示中國的稅基較疫情前基準水平下降了15%。
他說:「在如此巨大的損失下,單純依靠防疫優化,微觀主體的自修復,是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經濟復甦的。」他建議明年增發數額為1萬億~2萬億元,折合美元為約1400~2800億的特別國債。
清零虧空財政 年底滾動國債救急
中共財政部剛於12月12日發行了2022年特別國債,發行面值共7,500億元(1,050億美元)。
12月10日,中共財政部就2022年特別國債答記者問時表示,2007年特別國債中有7,500億元即將到期,2022年特別國債是等額滾動發行這筆到期國債,所籌資金用於償還2007年特別國債的到期本金。
特別國債是為了某個特別用途募集資金而發行的國債,具備用途靈活、不列入財政赤字、即收即支等特點。與特別國債相比,普通國債主要用於彌補財政赤字。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12月12日告訴大紀元:「嚴謹一些來說,這次特別國債顯得中共很著急,沒有面對市場發售,可以說直接左手轉右手換錢,就是從央行到財政部這個過程。」
他說,「之前2020年發行的抗疫特別國債,經過層層發售,通過承銷商、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層層轉手,具備一定資格的投資者也可以購買。」
中共堅持「清零」政策長達三年,知名自媒體「冷眼財經」12月8日在對「清零」經濟後果的總結中提到,「清零」敗光了近年來地方政府積累的財富,掏空了醫保基金,公司倒閉,個人破產,方艙和核酸廳成了爛尾,巨額投資打了水漂,而同時這三年中國的疫苗和用於治療的藥物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自12月7日「新十條」出台後,北京衛健委網站上發布了若干居民染疫後如何居家康復的手冊,而網絡上爆料北京民眾求醫無門,醫療系統接近崩潰。◇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