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三峽一家傳承六代的茶行,其「蜜香紅茶」產品連續四年榮獲「食品界米其林」之稱、ITQI比利時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三星頂級風味殊榮,讓國際看見三峽的特色與好茶,老闆娘李秀峯也積極推行食農教育,盼將茶文化扎根。她分享,製茶雖有其辛苦面,但若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開始想知道茶的相關知識,就不會讓這段傳統歷史被遺忘。
三峽茶產區已傳承六代的三峽茗茶祥興行,2019~2022年連續四年榮獲由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頒布,譽有味覺米其林權威的「頂級美味大獎(Superior Taste Award)」評鑑殊榮,其自產自銷的蜜香紅茶已連續四年獲得三星殊榮。
老闆娘李秀峯接受《大紀元時報》專訪時說,當時的想法很簡單,覺得若到國外比賽得名,能讓三峽茶葉被看見,參賽茶葉名稱也是寫「三峽蜜香紅茶」,就是希望讓三峽茶葉站在國際舞台上,而非僅代表茶行或個人。她直言,三峽茶產業已經凋零,要帶動產業,「單打獨鬥無法打天下。」
回想當時三峽茶產業的興盛,李秀峯說,早期賣茶大多是做批發生意,認為茶賣得出去就好。當時她的公公認為,茶葉品質好才能賣好價錢,也能與客人建立永久信任,因此,公公開始跟較熟識的同行切磋,如何讓這口茶更好喝,大家才開始重視茶的品質。
李秀峯表示,那個年代做茶的人非常多,競爭對手都很強,祥興行在2014年得到特等獎非常不容易,畢竟特等獎才一名。不過,隨著老一輩相繼退休,換年輕一輩上來,但很少人留下來製茶,大家都已經到外面工作。
李秀峯出生在三峽種茶家族,她笑稱從小就在茶樹下長大,長大後也不想再種茶,想要逃離山上的農事而到外面工作,沒想到在一次暑期打工時,認識了賣茶的先生,當時以為女生只要賣茶不用做茶,後來才發現根本「大錯特錯」。
精進專業知識 「堅持」是最終本質
談到三峽茶的特色,李秀峯分享,三峽茶葉標準生長期是一週至十天,且視季節採收天數各有差異,另因萌芽期不規律,必須百分之百手採;製茶部分也有其辛苦面,像是碧螺春12小時就要收成,蜜香紅茶因屬全發酵紅茶,也是16~18小時,白茶因屬於不炒菁、不揉捻的茶,從浪菁到烘乾必須耗費48~50小時。
「堅持」才會是最終本質,同時也要把東西做好,因此,李秀峯也讓女兒讀大學時學習農業專業。她說,主要是希望能獲取更多田間管理知識,以前可能會為了產量而施予土壤過多的化學肥料,影響茶樹生長,獲取更多專業知識後,才能知道土壤、環境如何影響茶葉品質。
不再只是喝茶 茶葉入菜增風味
傳統產業的辛苦面,一般人無法體會,但李秀峯仍認為,傳統產業的美,那是傳統技藝,要在守舊的同時保留老祖先給的好產業及文化,就必須要有更多元性的品茶方法,讓茶葉不再只是喝茶。
李秀峯分享,茶葉使用相當多元,也能做成茶食、茶點心,甚至入菜,像是三峽碧螺春的茶葉也能做煎蛋或蒸魚,紅茶也能夠滷肉,都可以增加美食的風味。
扎根食農教育 延續傳統茶文化
此外,李秀峯也積極投入茶主題食農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帶領,希望孩子不要遺忘這份傳承自祖先的基業。
李秀峯說,祖先的基業必須代代相傳,因此,食農教育有其重要性,更加認識茶葉後會更珍惜物命,對茶葉就會有更多尊重及喜愛,這也是教育的環節之一,全都環環相扣。
《大紀元時報》採訪前一天,剛好有一群孩子到茶園採茶。李秀峯分享,這一群孩子超級開心,也問她很多關於茶園生態、茶葉生長及茶樹年齡等問題。她說,當孩子開始對茶產生好奇心,想知道更多茶葉的緣由,就不會讓傳統歷史被遺忘。
李秀峯表示,歷史與傳統是並行的,不可能只有現代而沒有過去,過去雖然很辛苦,但這些故事至今仍應被好好保留。不過,她也坦言,產業要永續,外界的肯定與支持也是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