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高齡市場 工研院首創雙標靶青光眼藥水
【大紀元2022年1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看準全球將邁入高齡化社會趨勢,工研院「眼藥技術平台」開發出全球首創「雙標靶」青光眼藥水,及不用打針治療的「濕式黃斑部病變藥水」,並已順利技轉給信力生技集團,預計最快2025年上市,可望搶下全球5%、規模15億美元的眼藥市場。
據健保署統計,每年青光眼、黃斑部病變就醫人數就超過35萬人次,且逐年成長,以青光眼來說,2019年健保醫療費就達15.7億元,未來只增不減。
經濟部技術處8日宣布,以科專計畫補助工研院打造出全國第一個「眼藥技術平台」,針對「青光眼及濕式黃斑部病變」,開發出全球首創「雙標靶」青光眼藥水以及「不須眼內注射」的濕式黃斑部病變藥水。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標靶藥物與傳輸技術組副組長鄭淑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未來全球將進入高齡化社會的趨勢,儘管眼睛疾病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但失明或視力受損,對長者照護上會有很大問題,因此切入青光眼及濕式黃斑部等眼部疾病進行技術開發。
青光眼治療部分,開發出雙標靶眼藥水。鄭淑珍表示,當眼壓過大時,會壓迫到視神經,造成視力受損形成青光眼,現行治療方式就是降眼壓、排除眼內「房水」,傳統路徑作用在鞏膜,但僅能排除三成房水,工研院研究發現,透過小樑網,能夠使防水排出率達五至九成,這項雙標靶新藥將能同時作用在雙靶點,進而增加治療效果。
濕式黃斑部病變研發出在家即可治療的眼滴劑。鄭淑珍說,現在的治療方式,是以打針方式注入藥物,病人常需回診治療,相對不方便,若改採眼滴方式,雖仍需醫生開立醫囑,不過病人在家就能自行使用。
談到眼部治療目前的侷限性,鄭淑珍表示,眼部組織從外層的眼表、淚液層,接著陸續是角膜層、結膜,及眼底的視網膜屏障,若眼藥的藥水走速不快,很容易在外層就被眼淚代謝,無法達到治療效果。
鄭淑珍說,此外,眼睛各層組織特性也不同,包括親水及親脂性,兩者互不相同,市售大部分藥物僅具備一種特性,本次工研院研發的分子級藥物同時具有兩種特性,能順利將藥物直達眼底治療病變,她也透露,目前正藉由此技術,研發治療乾式黃斑部病變的藥物。
目前兩項技術已順利完成技轉,青光眼眼滴劑已於今年第三季開始人體臨床I/II期試驗,預計明年第三季完成;濕式黃斑部病變眼滴劑則是今年第四季直接開始人體臨床II期收案,預計明年第三季完成。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