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1月05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吳瑞昌編譯報導)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共同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病人在做接受放射線檢查時使用的顯影劑(造影劑)可能大大增加患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醫生在給病人做電腦斷層掃瞄(CT)或磁力共振(MRI)時,需要依靠「顯影劑(CM)」來增加器官、血管和組織圖像的可見性。過往發現,部分顯影劑會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和急性腎損傷而造成死亡,因為顯影劑可以直接對腎小管上皮細胞產生毒性,造成腎功能出現障礙甚至壞死,間接導致腎內的微血管出現問題。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11月1日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由於過去部分「顯影劑」已被證實可能傷害腎臟,因此團隊聯想到大腦與腎臟皆布滿許多血管,推測顯影劑也可能會影響腦部,進而引發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又分為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AD)和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D),近年來全球的認知障礙症發病率大幅增加,且年齡段明顯提前,受到社會和醫學界的廣泛關注。
國衛院的研究團隊檢閱了過往台灣全民健康保險(NHI)資料庫,比對和研究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病因。他們選擇了近300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紀錄,其中一半使用過顯影劑,另一半則從未使用過。
為了避免報告失去準確性,他們將那些使用過顯影劑之前就曾患失智及中風的患者除外,同時控制年齡、糖尿病、高血壓、慢性呼吸道疾病、抑鬱症及癌症等變因。
研究結果顯示,完全沒有使用過顯影劑的人群中,30歲至49歲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率是0.01%,50歲至64歲為0.98%,65歲到74歲為3.29%;使用過顯影劑的人群則分別為0.07%,3.66%和11.55%。
另外,對於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完全沒有使用過顯影劑的人群中,30歲至49歲罹患率為0.01%,50歲至64歲為0.2%,65歲到74歲為0.85%;使用過顯影劑的人群則分別為0.09%、1.32%、4.55%。
儘管發生率不算過高,但使用過顯影劑的人群10年內失智機率比沒使用過的人群高2.09倍,其中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發生率高了4倍。而罹患糖尿病和抑鬱症患者,通常被認為是認知障礙症高風險族群。
所謂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就是因血流減少回流到大腦的任何區塊時,大腦迅速受損,從而導致認知障礙症狀。
另外報告中顯示,動脈注射顯影劑容易讓顯影劑進入腦部血液循環,這可能會影響腦部,因此動脈注射比靜脈注射引發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更大。這些研究成果在今年8月中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醫藥》(Biomedicines)上。
許志成在新聞會中還表示,由於顯影劑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造成腦部血管慢性發炎,因此導致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風險較高。研究還發現,注射顯影劑的次數越多,未來罹患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機率越大。
他強調,確認腫瘤、腎結石或放置心血管支架等都需要依靠顯影劑的幫助。這項研究的目的並非是不讓民眾去做顯影劑檢查,必要時也一定得使用。
那麼應該如何避免顯影劑帶來的風險?許志成建議,以靜脈注射為主、降低劑量、避免反覆使用,且使用前多喝水,可減少顯影劑在體內殘留時間,從而有效降低風險。
另外,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在記者會後發文聲明提到,這項研究仍存在一些限制,研究結果僅證實使用顯影劑與罹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提升具有高度「相關性」,但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尚需更進一步研究,因為目前缺乏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當時使用顯影劑的劑量的數據。◇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