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健康醫療

異位性皮膚炎搔癢難耐 食藥署提三大治療產品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若患部皮膚過於脆弱敏感,可能因為使用有添加清涼劑的止癢藥膏而誘發紅腫等反應。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2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持續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不只會感覺乾燥搔癢,且可能會合併脫皮、滲出組織液症狀,食藥署表示,除使用外用類固醇改善外,也能從改善日常生活型態開始,如減少攝入牛奶等致敏食物、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等,皆可緩解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食藥署30日舉行「異位性皮膚炎真的好難受,三大治療來改善」衛教記者會。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林邦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外,不同的人會合併有不同症狀,如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牽涉到多種機制,少數特別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甚至可能需要醫師開立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常見輕微異位性皮膚炎則可藉由皮膚保溼劑、皮膚止癢劑(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等三大治療產品改善。

皮膚保溼劑部分,林邦德說,皮膚保溼是對抗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要素,含水量較少的油性軟膏通常有較好的保濕效果,含尿素成分亦可提升保濕效果。保濕產品應該一天至少使用兩次,或在皮膚感覺粗糙乾燥時就使用,特別是在皮膚清潔(例如洗澡或洗手)之後。

此外,異位性皮膚炎會伴隨皮膚癢症狀,林邦德說,病人經常使用抗組織胺外用藥膏來抑制患部的發炎反應及搔癢感。

林邦德提醒,市面上許多止癢藥膏也會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透過清涼感來分散對癢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的是患部皮膚若過於脆弱敏感,也可能因為清涼劑的刺激而誘發紅腫等反應,此外,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使用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之藥膏。

外用類固醇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主力,林邦德說,但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會造成皮膚變薄、變色等問題,且類固醇強度、劑型不同,適用皮膚部位也不一樣,民眾使用時應遵照醫療專業人員的指示,切勿自行用藥,亦勿自行增減頻率及塗藥範圍。

林邦德表示,除前述治療外,改善日常生活型態,諸如減少攝入致敏食物、保持環境整潔、放鬆心情減輕壓力等皆可緩解異位性皮膚炎之發作,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能大符降低異位性皮膚炎帶來的困擾。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