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本月開?分析:美中關係直線下降
【大紀元2022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中級官員和助手一直在協商兩國元首是否會在11月中旬在印尼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期間會面。因多種因素,美中關係直線下降,若拜習會召開,也是考驗未來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白宮週二(11月1日)表示,美中官員仍在努力安排喬‧拜登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的會面。
G20峰會將於11月15至16日在印尼的巴厘島舉行,印尼是輪值主席國。拜登已經確認出席峰會,中方尚未宣布習近平是否出席。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佐科威)曾說,習近平和普京都計劃出席G20峰會。
在7月拜習通話中,習近平要求拜登阻止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但遭到拜登拒絕了,原因是國會獨立於行政部門。
在佩洛西訪問之後,北京進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作為回應;不久前,拜登政府對半導體對華出口實施嚴厲新管制,旨在削弱中共打造軍隊和監控人民的野心。
無論拜習會是否舉辦 兩國關係仍在下滑
《華爾街日報》11月3日報導,知情人士說,儘管緊張局勢加劇,但拜習會很可能會在G20期間舉行,因為雙方官員都表示希望防止美中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
報導說,前官員和外交事務專家表示,無論拜習是否會面,隨著美中在全球影響力、軍事主導地位和新技術方面的對抗加劇,兩國關係趨勢線仍在下滑。
「我們無法確定目前這種關係有多低。」前國務院高級官員、現就職於耶魯大學法學院保羅蔡中國中心的蘇珊‧桑頓(Susan Thornton)週三在該研究所舉辦的一次活動上說。
兩位知情人士向「政客」網站透露,在2021年9月抵達華盛頓後的幾個月裡,中共駐美大使秦剛僅限於與少數美國官員會面。其中一消息人士說,向秦剛提供可會面的美方官員候選名單包括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度太平洋地區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高級主任勞拉‧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
消息人士說,儘管秦剛一再要求與更多高級政府官員會面,但針對他的這種狹窄訪問權限仍然存在。
白宮則表示,對秦剛的互動沒有任何限制。白宮發言人艾德里安‧沃森(Adrienne Watson)說:「自秦大使抵達華盛頓以來,白宮高級官員以及政府各部門高級官員繼續定期與秦大使接觸,這是我們努力與中方保持開放溝通渠道的一部分。」
一位與「政客」交談的人士表示,秦被認為是中共政府阻止美國駐華大使會見中共官員,所謂針鋒相對要「對等」的主導力量。
拜登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沒有針鋒相對」,並指出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於10月28日會見了中共外交部長王毅。但這是伯恩斯履新近八個月後,才和王毅會面。
美中關係突出體現在幾個核心問題
預計下週美國中期選舉後,共和黨人將控制眾議院,美國國會將進一步推動對中共強硬政策。與此同時,上個月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獲得第三任期,並將親信和盟友塞入政治局,且習近平二十大講話言辭中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是在暗指美國。
美中雙方官員表示,最近兩國關係下滑的核心問題——台海局勢和美國對中共技術出口新限制——可能會主導拜習會內容,烏克蘭戰爭和中俄夥伴關係也將是峰會議題。
今年夏天早些時候,中方官員談到在G20峰會為拜登和習近平提供會面的機會,以便在美國中期選舉和中共二十大結束後緩和美中關係。
佩洛西25年來首次以眾議院議長身分訪問台灣,令美中緊張關係加劇。據了解美中談判情況的人士和其他了解北京決策過程的人士對《華日》稱,習近平對數週的外交努力,以及他對拜登的個人呼籲未能阻止佩洛西訪問台灣感到沮喪。
知情人士對《華日》說,北京擔心佩洛西的訪問——隨後其它國家政客前往台灣——可能會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而中共為表達憤怒而進行的環台軍事演習,也加劇了美國對北京日益增強的軍事野心,及其使用武力意願的擔憂,美中關係跌入低谷。拜登政府上個月發布國家安全和國防戰略文件,將中共列為美國在保持其全球領導地位方面所面臨的核心挑戰。
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出台迄今最嚴厲的針對中國芯片技術、AI和超算產品的出口管制措施。
據知情人士對《華日》透露,中共當局一直在評估美方最近限制中國獲得芯片製造技術舉措的影響。知情人士說,北京將根據評估調整其反應。
儘管如此,外交專家表示,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放緩,北京還沒有準備好攤牌,而是試圖管理與美國的關係。
奧巴馬政府前高級國家安全官員、現任喬治城大學教授埃文‧梅代羅斯(Evan Medeiros)對《華日》表示,在短期內,「習近平可能正試圖為雙邊關係奠定基礎,以爭取時間建立中國(中共)體制的經濟和軍事韌性」。
拜習會將召開?美中趨於對抗
未來美中將趨於更加對抗之際,外界更加關注拜習會是否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週二表示,「我們雙方仍在研究(拜登)總統和習主席之間可能會晤的方式。」
「如果我們能確定安排到時間表上,一定會在適當的時間宣布。」他說。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單獨對《華日》表示,像這樣在G20會議間隙舉行的會議通常要到召開前幾天才能得到確認。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週四在北京表示,他沒有關於潛在拜習會的信息可以分享。
10月30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二十大後首次通話。
週二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Ned Price)在簡報會上回答記者提問說,在週日晚上的電話中,布林肯和王毅確實談到保持開放溝通渠道的必要性。
他說,在結束最後一次接觸後,拜登總統和習主席確實承諾讓他們的團隊繼續討論未來兩位元首會晤的可能性。
「公平地說,這已經通過國務院和外交渠道進行了討論。我不想說得更遠,因為這涉及到國務卿週日與王毅外長的通話。」他說。
針對王毅向布林肯說了所謂的「兩個確立」,並勸美方「認真研讀二十大報告」。普賴斯表示,黨代會不會改變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PRC)的態度。「我們在共產黨代表大會之前說過,在我們看來,中國(中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挑戰,因為它是唯一有意圖並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對手。」
布林肯和王毅通話後,中共外交部週一發表聲明稱,美方對中方實施新的出口管制,限制對華投資,嚴重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嚴重損害中國合法權益,必須予以糾正。
《外交官》雜誌對王毅和布林肯通話後的話評論說,王毅首先要傳遞的是美國不要指望中共會改變,第二個信息是改善美中關係的責任在美國。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拉賈瓦利基金會亞洲研究所主任安東尼‧賽奇(Anthony Saich)10月24日談到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的新領導班子。他表示,習近平在外交領域的兩個任命很有趣。儘管年事已高,但外交部長王毅(69歲)並未退休,而是升任政治局委員。這意味著他將接管政治局的外事工作,這也預示著「戰狼」外交將繼續下去。
「駐美國大使秦剛被任命為中央委員。我們需要看看他是否會繼續留任,或者他是否會被任命為外交部長。不管怎樣,這很重要,因為它表明(中共)領導層意識到未來與美國的關係將發揮重要作用。顯然,習近平希望在這個職位上有一個忠誠的人,但他知道如何與美國交談,同時捍衛中國(中共)的國家利益。」賽奇說。◇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