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於14~18日舉行,有審查委員關心,台灣兒少選擇結束生命是否出自結構性問題,如學校壓力等,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回應,這十幾年因台灣高樓的增加,導致衝動性跳樓發生。該言論引起熱議,民團認為,衛福部不應弄錯重點,將青少年輕生歸因於個人結果,迴避政府應盡的責任。
青民協16日說明,聯合國兒權公約國際審查第二天,來自愛爾蘭的國際審查委員Laura Lundy關心,「兒少選擇結束生命,很多人會歸因於個人。但我們想要了解政府有沒有研究,這些兒少選擇結束生命是不是出自於結構性問題,比如說學校壓力太大等。」
對此,諶立中回應時提到,「這五年青少年選擇結束生命的比率突然增加,但如果我們扣除跳樓的因素,其實就沒有那麼明顯,這十幾年因為台灣高樓的增加,導致很多青少年、青年衝動性跳樓結束生命,這也是未來防治的重點。」
針對爭議言論,台灣青年民主協會15日晚間發出貼文,短短三小時就超過700位學生留言表達不滿,有學生提到,「我想高樓增加導致跳樓自殺案例增加是一回事,重點是如何防治自殺情況發生和輔導學生我覺得才是重點」。
青民協表示,衛福部不應弄錯重點,高樓層、易造成輕生之工具讓其可近性降低,雖然是多種自殺防治策略之一,但在國際審查的場合,作為兒少心理衛生重要的主管機關,更應向國際委員說明,政府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查與分析。衛福部不應漠視課業壓力、校園心理健康支持不足等結構性問題,屢次嘗試將青少年輕生歸因於個人的結果,將導致永遠無法找到問題核心,並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對於爭議言論,青民協認為,作為兒少心理健康主責主管機關的最高首長,面對國際委員的提問,卻無法做出妥適的答覆,顯見政府對於兒少心理衛生的重視仍相當不足,近期相關議題也被各界關注,包含校園心輔人力缺乏、是否要研擬心理健康假、如何建構更完善的兒少支持系統,每一個環節都相當重要,政府也應提出完整政策及說明,不應用高樓變多,來迴避政府應盡到的責任。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