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時政評論

吳惠林:會有「中國版戈巴契夫」嗎?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左)與時任美國總統里根,1987年12月8日在華盛頓峰會上簽署了一項消除美國和蘇聯中程和短程核導彈的條約。(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2年10月04日訊】當前蘇聯末代總書記、第一任也是末任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Sergevevich Gorbachev)因長期重病醫治無效,於2022年8月30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1歲的消息傳出後,全球哀悼、追思。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最深切的哀悼」,聯合國祕書長稱他「改變了歷史進程」,歐洲領導人也紛紛向他致敬,說他改變了歷史,為冷戰和平終結、拉下鐵幕做出大貢獻—為自由的歐洲開路。更有大量的網民呼喚「中國版的戈巴契夫」。

提倡「新思維」的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在1985年當選為蘇聯總書記,年僅54歲,是最年輕,也是末代總書記,他是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迄1991年12月25日辭職,戈巴契夫共執政6年9個月。他一上台就提倡「新思維」政策,進行「改革重組」,當時蘇聯與世上許多國家關係緊張,例如與中國曠日持久的衝突、與美國的「全方位」對抗、與西歐國家因部署中程導彈而關係惡化、與全球各地的地區衝突、蘇聯在阿富汗數以萬計的軍事。這些都為蘇聯的改革帶來極不利的外部環境,而軍備競賽正在削弱蘇聯經濟活力。當時「經濟軍事化」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沈重的負擔,包括美國及其盟國都是,對蘇聯尤其造成特別大的損失。在某些時期,蘇聯的軍費總額達到國民生產毛額(GNP)的25%到30%,是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的五到六倍。

戈巴契夫深知軍事裝備的增加並沒提升國民的安全感,也沒讓國家變得更可靠,而他無論走到哪裡,都聽到人民向他祈求: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戈巴契夫自己也很清楚認知:不斷進行軍備競賽並非通往持久和平的道路。

戈巴契夫回憶說,世界各國都非常清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繼續下去了。對蘇聯和其他國際夥伴來說,外交政策的態度以及在具體問題上的立場,都必須重新思考,而蘇聯邁出了改變國際政治基礎的第一步,為世界提供了「新思維」,他們的努力也得到全球回應。他強調,「新思維」需要一段時間來發展,但它並非憑空產生的,而是起源於愛因斯坦和羅素的思想、1950年代和60年代的反戰運動、約翰・甘迺迪和赫魯雪夫的「政治懺悔」(他們鼓起勇氣從古巴導彈危機的邊緣退讓)和奧洛夫・帕爾梅委員會提出的「共同安全」概念。蘇聯則是最先將「新思維」原則納入外交政策的國家。(《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中文版序)

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在其6年9個月執政期間,戈巴契夫穿梭在各國元首與外長間運籌帷幄,在內政上提倡「重建」改革,在經濟上提倡「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在外交上倡議「新思維」方針和「開放」的言論自由政策。他和西方領袖一同推動結束冷戰,並且退出東歐勢力範圍、默許東西德統一,也趨緩蘇聯與中共交惡長達30年的緊張關係。由於在奉行和平、放棄極權政治、捍衛民主自由上的成效及貢獻,戈巴契夫獲得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

戈巴契夫最被世人稱道的是1991年底引領蘇聯共產解體,其實主導者是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戈巴契夫在其2018年出版的《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2022年5月中文譯本出版)第9章中寫清楚,是葉爾欽在1991年12月8日,聯合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共同簽署《別洛韋日協議》脫離蘇聯,經由各加盟共和國組成的最高蘇維埃批准,而戈巴契夫為避免蘇聯四分五裂的內戰,乃於12月25日辭職,蘇聯分裂成十五個獨立國家,蘇共和平解體。其實,以當時蘇聯社會嚴重分裂,各地方都有武器(包括核武),若戈巴契夫號召支持他的地方將領以武力抗拒,便會出現中華民國軍閥割據的場面,導致生靈塗炭。由於找巴契夫的主動退位乃得以避免,但他其實很希望蘇聯維持一體,奈何事與願違。

被俄羅斯人誤解的戈巴契夫

戈巴契夫獲得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諸多獎項,而因其在結束冷戰、為蘇聯引進新的政治自由、在兩德統一時發揮關鍵作用等等事項受到自由世界高度讚譽,但在俄羅斯國內卻被認為是「加速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全球影響力下降並引發經濟危機」,因而連續30年被俄羅斯人選為「20世紀對國家造成最壞影響的俄羅斯領導人」榜首,也被認為「是戈巴契夫造成他們生活貧困,使俄羅斯淪為二流國家」。不過,俄羅斯在1990年代初期的人民生活貧困,被認為是採用薩克斯(J. Sachs) 「休克或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急速推行全面經濟自由及國有企業私有化,以致國有資產流入少數權貴手中,而人民多年積蓄轉空,盧布一夜變成廢紙,而1991到1993年薩克斯擔任俄羅斯經濟顧問期間,是葉爾欽主政,並非戈巴契夫,可說是替罪羔羊呢!還好的是,戈巴契夫雖受到俄羅斯人誤解、抱怨,卻得以平靜過生活。卸下總統職務後,創辦戈巴契夫基金會及國際綠十字會,致力世界和平及環保工作,對裁軍、廢核武器、全球經濟一體化、冷戰重臨的可能性、氣候變化等全球事務異常關注,直至91歲去世為止。戈巴契夫曾在1994年訪問台灣,3月20日在國父紀念館發表演說,侃侃而談「新思維」理念、廢核武的堅持、民主與改革的重要性、蘇聯的解體、東西德的統一,以及歐美亞洲的戰略夥伴關係。

戈巴契夫去世之日,俄烏戰仍持續進行,發起戰事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1年戈巴契夫90高齡時發了一封祝賀電文,內容是:「您是一位聰明而非凡的人物,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的政治明星,對國內和世界歷史的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戈巴契夫去世時,也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似乎顯示普京對戈巴契夫的認同與尊崇,但普京掀起戰事,挑起新冷戰,甚至於祭出核戰的威脅,以至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卻大大違背戈巴契夫一貫的民本主義對話精神和否決任何戰爭的和平主義,實在令人遺憾!

至於會不會有「中國版戈巴契夫」?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前的趙紫陽曾有機會比戈巴契夫早兩年擔綱演出,奈何時也、運也、命也都無法配合。如今李克強一再強調「改革開放、依法行政、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其能否扮演1991年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角色?逼迫習近平辭退並宣布放棄共產走向民主自由之路?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是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