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臺灣之成就

人氣 227

【大紀元2021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臺灣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日前接受《大紀元時報》記者專訪,他提到國際評鑑的「幸福指數」時說:臺灣名列亞洲最幸福的國家之一、世界四大創新國家之一、研發金額世界前三大、自由程度居亞洲前二,這些指標數據顯示臺灣為國際重視的國家,受到國際的肯定。

目前,臺灣在世界的能見度非常高,童振源說,因為臺灣民主價值受到國際的肯定。同時,臺灣最近的各種表現非常不錯,如半導體要到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2百億美元、臺灣各種科技產業發展快速、生物科技研發自己的疫苗得到各國的肯定、推動華語文教學受到歐美各國的肯定等等。

還有,臺灣的高科技AI、IOT都希望和美國相關產業合作,成立亞洲矽谷辦公室;Amazon、Google在臺灣投資相當大,包括雲端、研發中心等,可以看到臺灣的發展都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再者,臺灣在疫情期間,展現「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的精神,贈送口罩和防疫物資給各國、防疫經驗和各國分享,也受到國際許多國家的肯定。

去年臺灣創下253天零確診紀錄,今年5月份社區疫情爆發以來,經過3個月後本土案例再度零確診,童振源說,這些都能夠讓國際社會見證「臺灣民主社會」,防疫做得這麼成功。

童振源上任後非常關切僑務工作,在專訪中,他分享了他過去在政府工作的心得,以及未來僑務工作的一些計畫。

設立目標找到工作方法

工作要有「目標、方法和態度」,童振源說,「有目標進而能設定工作方向,方向確定才不會走錯路。如果目標選錯,未來的工作都會錯誤。另外,要找到對未來發展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整合目標,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有方法,也就是找到適當的戰略、策略來執行。第三,要有積極、創新和認真的態度,這樣在碰到問題時,能找到正確的目標和適當的方法。」

每個工作都有困難、都有侷限性,那麼,如何在侷限中找到方法呢?他表示:「要總是不斷地思考,才有創新的方法。要創新一定會有風險,那就要找到克服風險的方法,如溝通、利益充分地整合、讓大家的意見適當地表達,唯有如此才能創新往前走。」同時,「要有方式或戰略來解決利益的衝突,解決弱勢的問題、解決不確定性和資訊問題、價值衝突問題,採用折中的適當辦法來解決問題。」

他還分享說,要做試點,「通過試驗來克服風險、利益分配、既得利益或對弱勢可能的顧慮」,用「雙軌制來克服利益衝突,在新的模式下找到新的利益,採取漸進方式全面性推動來達成目標」。

僑青的培育

FASCA培訓已經進行了10年,共培育了4,600多位年輕一輩的僑胞,童振源說,這些人對臺灣都認同,他們用當地的語言和網絡對臺灣的國際外交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希望透過他們讓世界各國更了解臺灣,特別是美國。他表示,未來會繼續擴大此計畫。

他說,目前有一個英語服務營,讓美國的僑青到臺灣去教英文,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同時他們可以學中文。透過這個方式可以讓他們更加認識了解臺灣,之後他們回到美國會對臺灣的現狀有更大的幫助,對FASCA的延伸也有大助益。

不過,因為疫情英語服務營只能在線上舉行。他說:「疫情過後,計劃英語服務營將雙倍擴大,人數由500位增加到1000位;時間上也由一個月延長至一年,如此可觀的廣度,加上深度串連,影響隨之會增強。FASCA活動中也會與在美臺灣留學生連結,如此,透過以上的多方連結,能幫助僑青整個的發展,同時幫助他們對臺灣的認同,對整個美國社會也有幫助。」

他還介紹了第二代「 FASCA 2.0」計畫:有更多專業的資源、專業的培訓、跨越的連結,如橙縣和紐約之間FASCA的連結與交流。還有,跨國際的連結、資深的學員和新進學員的合作,和青商青年團結合,結合臺灣十大青年選拔、臺灣青年高峰會,如此將會使整個體系立體化、多元化、全面化,這樣對FASCA未來發展有很大幫助。他說,未來將是FASCA的新世代。

臺灣、臺商、僑民之連結

在疫情下,臺商各個產業都要求生存、求發展,童振源介紹,僑委會在這方面有幾個方向的協助,如4.0方案,貸款金額可達40萬美元、免責條款、1年利息補貼上限3千萬美元等等,來幫助企業順利渡難關。同時在疫情期間,可以透過「健康益友APP」臺灣醫療體系來協助僑民,還有培育臺商更多能力及專業知識的線上課程,讓臺商發展得更好。

而且,「臺灣有很多資源可以協助大家,人才培育、研發、技術、產學合作、國際產學聯盟;透過臺灣研發單位來協助所有臺商產業升級、技術研發。」他說:「臺灣優勢和在地化、國際化優勢的臺商結合,能量無限,互惠雙贏,加強發展。」

到僑委會任職後,童振源提出「僑民外交」,他說:「事實上很多僑民在海外幫助政府推動政務、國民外交、推動當地的慈善事業非常多,對整個國家形象、對臺灣與當地國的經貿關係的夥伴有非常大的幫助。」在過去,他也鼓勵僑胞,在臺灣國際參與、臺灣與當地國的關係、與當地國產業的連結方面請多多協助,也確實看到僑胞在這方面擔任的重要角色。

8月30日,童振源到訪洛杉磯,他說,無論在洛杉磯縣或橙縣,僑胞都積極協助僑務。臺灣未來的經濟活力、全球的布局都可以和僑民多所合作,同時,臺灣也希望更多移民回到臺灣,可以做新創企業的結合、和臺灣企業的合作。

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的目標

童委員長此次的美國之行,主要為「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揭牌而來,他說明,「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為教美國主流社會的18歲以上的成年人學華語。該中心成立後,結合美國中小學的臺裔老師、臺灣華語文教學機構及智能產業,同時有六大支柱:「透過實體與數位方式培訓專業老師;撰寫教材方面,會視當地所關心的議題、當地的需求等納入其中;舉辦文化活動,邀請學員觀賞快速學習華語,參加臺灣的夏令營、語言班;參加英語服務營;辦理國際競賽及華語文教學高峰會,使學生更有興趣和效率地學習語言,也促進教學經驗的分享和創新。」通過這些方法,讓中心有更多的資源使用。

他進一步說,臺灣競爭力強,過去數十年在美國成立了361個僑校,有7,800多位僑校老師,大約8萬名僑校學生,對這些僑校的師資給予許多補助和輔助,鼓勵他們來擔任中心教職,有了這樣的經驗與基礎,加上美國政府的支持、臺灣政府的協助,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必能發揮無限的能量及競爭優勢。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介面、生活主要溝通的平臺,因此,傳統文化可以透過語言教學來傳承。」童振源說:「臺灣是個移民社會,匯聚全世界文化,也是海洋文化,有很多的創新。臺灣也保留了傳統文化,和大陸的文化是不一樣的。大陸在1949年中共統治後,是共產主義發展出的生活及文化形式。因此說,臺灣文化是更多的創新及多元,其中一大部分是傳統文化,是更加道地的傳統文化,比中國大陸保留的更加完整。」

疫情下 僑民回國仍需隔離

僑民打完兩劑疫苗回臺仍需依照規定隔離,童振源說:「僑民打完兩劑疫苗表示個人有些防護力,但並不代表個人不會感染病毒,也不代表個人不會傳染病毒。當然都希望大家能夠平安的回到臺灣,也希望回到臺灣後不會造成防疫的破口。」

他表示,PCR檢測只是代表當下病毒量不高,不代表沒有攜帶病毒。同時,病毒還有潛伏期,所以即使做過PCR回到臺灣,在機場也發現很多確診病例。因此,大家回臺後後仍需隔離,避免臺灣內部群聚感染。

臺灣目前疫苗的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幾,沒有形成一個集體的免疫狀況,所以一旦有外面的病毒進來會造成整個臺灣內部的傳染。目前,因為Delta變種病毒非常快速地在傳播,可以看到東南亞每天很多的病例在發生,這種病毒一旦進入臺灣會對臺灣的傷害非常大。

童振源說,臺灣非常歡迎大家回臺。目前,臺灣的防疫方法是:「第一,要兩個禮拜的隔離;二,要住在防疫旅館,避免社區的感染。」國境嚴管,才能確保臺灣內部的安全。衛福部有七項有關回臺夫妻不需分開隔離的規定,大家可以參考。◇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童振源訪臺旅館業同業公會 看望僑胞表達關心
臺僑委員長童振源首訪南加橙縣 頒榮譽職聘書
自由多元遠勝孔子學院  童振源赴美為台灣華語中心揭幕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探訪美國僑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