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華麗轉身 展現臺灣華語文品牌的競爭力(上)
【大紀元2021年09月30日訊】臺灣整體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質上推崇的是仁義、互助利他的精神,譬如,在COVID-19 蔓延之初,臺灣在不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接納、不公對待之際,仍主動贈送被視為珍貴戰略資源的口罩給世界多國,今年獲得多國回贈疫苗。這是中共無神論統治下的社會無法表現之特質,因此,深植在臺灣民心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已經成為臺灣與國際各國交流互動的獨特優勢。
堅持傳統文化價值 競爭力受肯定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說,「因為臺灣民主價值受到國際的肯定。同時,臺灣最近的各種表現非常不錯,如半導體要到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200億美元、臺灣各種科技產業發展快速、生物科技研發自己的疫苗得到各國的肯定、推動華語文教學受到歐美各國的肯定等等。」
「還有,臺灣的高科技AI、IOT都希望和美國相關產業合作,成立亞洲矽谷辦公室;Amazon、Google在臺灣投資相當大,包括雲端、研發中心等,可以看到臺灣的發展都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反映在教學師資本質上的對比,也同樣可以看見類似的差異性,臺灣奠基在傳統文化之上,足以成為華語文師資培育基地,提供僑校的最大資源,協助全球僑胞在僑居地正體字華語文教育生根茁壯,這也正是臺灣華語文品牌的最大優勢,「孔子學院」急盛而衰的過程也證明了,與傳統價值同行,擁有最強的競爭力。
知己知彼 更能夠直接面對競爭
師資,是臺灣正統華語教學的王牌,但是,也不能輕忽中國(共)急利強攻的威脅,華語教師周怡怡在海外求學時,她觀察了對岸幾個強勢作為,值得參考借鑑:
【教學師資】
一般都認為中國籍教師教學刻板,但周怡怡卻有不一樣的觀察,她認為「前10年或許可以這樣說,但中國(共)最可怕的地方是,在競爭的壓力下,可以立刻全面進行改革,而且速度很快,我們不能輕忽這個制度的霸道。」就周怡怡觀察,靠真本事外派的中國籍華語教師整體表現並不差。她舉例,中國籍的華語老師隨時可以輪換,由不同的老師接手上課,進度、模式可以馬上無縫銜接,這是因為教師之間的合作、連結很密切,交接很清楚,不得不說,這部分真的值得學習。
【推廣方式】
孔子學院正蓬勃發展時,設立許多獎學金以及到中國體驗的誘因,所以,學生會感興趣,周怡怡舉一個她所讀的大學為例子,「學生前4個學期,用看電影來學習中文,第5個學期,學生可以到中國待9個星期,類似遊學團,早上上課,下午出去玩,每個月中共政府還會提供1千元人民幣零用錢,住在大學教授家裡,吃喝又便宜,只須花機票錢,用這個模式學習完成後,回到所屬的大學裡,可以拿到很多的學分,誘因相當大,會吸引許多學生去修這種課。」但事實驗證,孔子學院操控思想的真實目的一旦曝光,再多的利益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臺灣民主社會」的自由學習環境與師資的品質最終還是受到歐美各國的肯定。
了解《學華語向前走》教材:
【教材開發】
在教材方面,第一線的華語老師使用時,普遍感受到對岸的教材的開發速度、更新速度很迅猛,周怡怡認為,「臺灣在這方面受限華語相關的老師,要做教學、研究、出版,事情太多,雖然有想法但沒有時間執行,所以,就只能退而跟對岸進行合作,分享教學經驗,KNOW HOW很容易被拿走,喪失主控權。而中國大陸教材的開發,是按省分分工,研究各國的文化與需求,所以產量很大。」華語老師羅老師表示,這些教材在教學上對備課也有很大的助益,雖然是簡體字,但對學習正體字的臺灣華語老師來說,閱讀上並不困難,轉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正是對岸實施簡化字體後,造成華語老師弱化了正體字閱讀的優勢,對語言的來源產生嚴重的斷層。臺灣華語師資,更應該在這方面多一些的著墨,取得話語權。
強化本身的實力 百戰百勝
周怡怡說,僑委會的教材做得還不錯,能夠持續跟上時代的變遷不斷的調整,會是全球華語老師很大的教學資源。至於教材要做到國際化,她提出個人的建議,「可以跟當地僑校老師合作,提供當地的文化特色,或者是外派出去的華語教師賦予他們任務,盡量體驗當地的文化,回國後,可以就親身的體驗,找臺灣專業的華語編教材的老師,一起編出符合海外當地人喜歡的素材,讓來臺灣學中文的人,或是輸出海外的教材都能符合學習者的需求。」
「師資」是開啟華語文教學市場的關鍵
進行華語文教學,雖然教材是一個重要的輔助,但沒有永遠完美的教材,加上網路上素材豐沛,只要懂科技就有許多選項,重點還是在於老師如何去活用,資深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需求,將既有的教材做延伸或調整,吸引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品質的「師資」才是開啟華語文教學市場的關鍵,而這正是臺灣的新契機。
更多華語文教師內容,請看下集:師資華麗轉身 展現臺灣華語文品牌的競爭力(下)
了解更多「華語文教育」專題://www.tvsmo.com.tw/event/OverseaChineseStudy/
責任編輯:李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