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朗昇重申記協不輕言解散
【大紀元2021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曉慧香港報導)保安局局長鄧炳強15日再次批評記協,質疑記協進入學校「宣傳政治傾向」,收取外國政治性團體金錢,建議記協公開捐款來源、會員名單。記協主席陳朗昇會見傳媒,表示記協一直遵守法例向政府提交財務報告,鄧炳強建議的公開會員名單則有違反《私隱條例》之嫌。
《大公報》前日頭版刊登鄧炳強訪問,批評記協「違專業」、「滲透校園」等,記協曾發表聲明反駁。鄧炳強15日出席立法會會議之後主動向傳媒提到記協,質疑記協政治中立,稱他們對於《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記者宣稱受到不當對待第一時間出來譴責,對《東方日報》記者採取完全不同態度。他還質疑記協有否進入校園,宣傳政治傾向。他也質疑記協有否收取外國政治團體金錢。他強調,除了他之外,社會很多人士也有質疑,建議記協澄清有否進入校園,公布會員名單及捐款資料,以釋除公眾疑慮。
有記者問到是否會就在此前訪問中的錯誤指控向記協道歉,鄧炳強辯稱他只是提出質疑,「我想作為一個專業團體,連別人提出這些問題質疑一下,這個器量都沒有,我都有些失望」。
公開會員資料違私隱條例
記協主席陳朗昇下午見傳媒表示,記協很有器量,不會與鄧炳強計較,但是對方作為問責官員,向公眾講述錯誤訊息,應該對公眾有所交代。
陳朗昇表示:「記協從來沒有收過外國勢力一絲一毫捐款。」記協的財務報告在會員大會公開,也向職工會管理局提交財務報告,政府部門可以查閱資料。「不明白鄧炳強局長為何突然間跨過他勞福局的同事、跨過他勞工處的同事,來向記協問責,讓我交這樣交那樣。」
至於鄧炳強建議記協公開會員名單,陳朗昇表示建議有違《私隱條例》,記協收集會員資料只是用來做會務,不可以未經當事人同意披露資料。
「滲透校園」說法不理想
對於鄧炳強稱記協「滲透校園」,陳朗昇表示,對他的用詞「非常有保留」,認為用「滲透」來形容專業的新聞工作者團體與學校的工作非常不理想。他舉例:「如果有人跟我說,少年警訊入學校等於警察『滲入校園』,我也覺得是不理想的。」
他表示,記協過去幾年曾經受邀前往中學舉辦講座,在2018年有十幾間中學邀請,但是近兩年越來越少。他也曾受邀前往學校舉辦講座,只是講自己的採訪,讓同學看不同背景傳媒機構的報道,保持懷疑心態看新聞,沒有宣傳政治立場。記協執委也有受邀前往大學的新聞系課堂作為嘉賓,但是並非專門前往大學招收會員。他指,記協學生會員少於60人,佔會員比例13%。
對於鄧炳強質疑「人人都是記者」,陳朗昇也重申,《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享有新聞自由,由《基本法》確立地位的「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也保障市民發表文字、意見的權利,因此市民在街上拍攝並發表是受《基本法》保障的權利。他舉例,警察公共關係科也會站在記者附近直播,「誰從事新聞工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現場做什麼,與他面對的環境是什麼」。
鄧炳強質疑記協政治立場後被記者問到,記協也有出聲明為《東方日報》記者發聲,是否他的質疑不夠全面,鄧炳強稱,記協是在「千迫萬迫,很不情願的情況下出來(回應)」。
陳朗昇表示,記協對所有傳媒的投訴都會回應,並非侷限在局長點名的個別媒體。記協在回應前需要掌握基本事實,時、地、人發生什麼,對於此前無綫新聞採訪車遇襲也有很快回應。至於早前《東方日報》有記者報稱遭黎智英恐嚇案件,陳朗昇解釋,掌握基本事實較慢,在得到事實後也有立即回應,並非因為立場不同。
記協不會輕言解散
近期教協等工會受到政府壓力而解散。當被記者問到記協是否擔心被「國安法」調查,是否會解散,陳朗昇表示,記協不會輕言解散,會堅持到最後一刻。他表示記協與教協不同,與政府只有「禮節性交往」,不像教協一樣因政府掌握教師註冊而有擔心。他也強調,記協從來沒有違反「國安法」和任何香港法例,形容記協「比白更加白(whiter than white)」。
陳朗昇又說:「生活在2021年9月的香港都會明白,是不是我們解散不是我們決定。我們接任的時候都知道環境風高浪急,不會低估我們面對的困難。但是我們很清楚,香港新聞自由非常重要,各位行家的權益非常重要,我們不能輕言解散。」◇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