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瞭望】股價創高下的五個不祥預兆
【大紀元2021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美國這波Delta變種病毒疫情近期似乎出現高峰已過的跡象,儘管一天新增的確診案例達15萬人,但住院的人數卻週週下滑,而最早爆發疫情的南方州疫情已逐漸降溫,民眾外出的意願增加,經濟學家認為這對美國經濟復甦將是好事。
週二(25日),在疫情可能觸頂的激勵下,美股三大指數小漲,道指漲0.11%或39點,標普500指數和納指漲0.22%和0.15%續創歷史新高。相對於股市反應美國疫情高峰已過的樂觀,投資人此時卻仍舊預期美聯儲的縮表動作將會延後,所持的理由卻是Delta病毒疫情阻礙美國經濟復甦。
然而,債市的反應卻與股市不同調。美國10年債殖利率週二收報1.341%,美國30年公債殖利率也升到1.958%。這兩項公債殖利率單日的升幅都創下2週以來最高。美債殖利率越高,表明債市預期美聯儲將會縮表、減少購債金額。
有鑑於2013年美聯儲縮表引發新興市場的緊縮恐慌(taper tantrum),美聯儲迄今對於縮表的問題仍然曖昧不明,一方面在7月的政策會議中暗示年底前可能進行縮表,但上週鷹派的達拉斯聯儲局局長柯普蘭(Robert Kaplan)卻改口說,如果疫情傷害經濟復甦,他會考慮延後縮表的進程。
美聯儲預計在9月21~22日召開政策會議,預估縮表的進程可能浮上檯面。
美股近期的創高,也隱含了眾院即將通過1萬億美元基建方案,以及3.5萬億美元社會福利預算法案的利多刺激因素。兩項法案預期在9月底前完成立法。但由於美國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激增5.4%,在通脹威脅與日漸增的情況下,更多的刺激法案已引來學界的反對聲浪。
對美元指數而言,更多的聯邦刺激政策將拖累美國財政,進而衝擊美元的價值。另一方面,隨著美聯儲縮表進程的明朗化,以及隨著美國經濟穩健的復甦,美元將獲得一定的支撐。上週,美元指數衝破3月底前波高峰93.3,一度達93.7,但週二已降為92.86附近。
有「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直言不諱地說,聯邦政府的數萬億刺激政策和美聯儲的超低利率政策,就如同裝滿100%酒精濃度的大酒缽,宴會結束就會宿醉,經濟增長也會急遽滑落。
密西根大學調查的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急降至70.2,創下疫後以來新低,岡拉克解讀這是民眾已經體認到政府未來的刺激紓困只會越來越少。
儘管近期美股持續創高,但路透社卻彙整出幾個不祥的領先指標。首先,花旗集團編製的全球經濟意外指數本週轉為負值,為2020年6月以來首見,表明經濟數據開始不如預期。其中,歐洲8月的製造業景氣創下今年元月以來最差,美國和中國也有類似緩增的型態。
花旗報告稱,通常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若創高,美股將會回檔,但今年此一情況卻未出現。該報告據此預測未來6個月內,標普500指數可能出現10%~15%的回跌。
其次,據路孚特(Refinitiv)資料顯示,在今年1月,納指有1,876檔成分股上漲,1,039檔下跌。但8月,納指創高下僅1,457檔成分股上漲,1,936檔下跌。這表明,隨著納指不斷創高,會漲的成分股越來越少,下跌的成分股已超過一半,漲升的結構已趨向漲勢的末端。
第三點,通貨再膨脹(reflation)是今年上半年交易的主軸,投資人賣出黃金等安全資產,同時買進旅遊、銀行、工業、新興市場、價值股等經濟循環股。但金價在5月下挫12%之後,最近兩週已反彈7%,而景氣循環股近期卻上檔壓力沉重。
第四點,代表衍生性市場的標普500指數的賣權買權比例(put-call ratio)已逼近今年最低,這意味著選擇權市場的空頭消失,將來空頭回補的力道將越來越微弱。
此外,AAII美股投資人調查(AAII Sentiment Survey)顯示,散戶投資人在今年始終保持樂觀情緒,但最近已轉為悲觀,為2020年10月以來首見。這顯示一般投資人已認為股市偏貴,傾向逢高賣出。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