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戶口:中共殘酷的種姓制度

人氣 4517

【大紀元2021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專欄作家John Mac Ghlionn撰文/曲志卓編譯)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在《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的一篇文章中對美國社會的衰落表示哀嘆。「如今,你的教育水平和政治價值觀在決定你的階級地位方面和你的收入同樣重要」。這個國家已經分裂成兩個「獨立的階級——一個是紅色的,一個是藍色的」。意識形態「正迅速造成鴻溝」。在布魯克斯看來,美國有麻煩了。

與此同時,在中國,情況正好相反。至少這是方子豪的觀點,他最近為《南華早報》寫了一篇評論文章,值得剖析。他的文章的挑釁性的標題是「中國的成功祕訣:中國比你想像的更致力於包容性」。中國,一個被專制政權嚴格控制的國家,無法與「包容性」一詞聯在一起。暴政?是的。種族滅絕?是的。包容性?但是,在方子豪看來,中國的包容制度促使「普通人去努力」。

到底朝什麼努力?畢竟,在任何地方,努力奮鬥都需要錢。你可以有世界上所有的雄心壯志,但是沒有充足的資金,雄心壯志是難以實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隨著習近平最近宣布消除極端貧困,也許更多的「普通」人現在可以「努力」去追求有意義的事情,也許不能。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政權的貧困線標準約為每天2.25美元。經濟學家因德米特‧吉爾(Indermit Gill)指出,「世界銀行認為,對於人均收入低於1,000美元左右的國家,如埃塞俄比亞,每天1.90美元的門檻是合適的。」然而,中國是一個中高收入國家。因此,應採用「每天5.50美元」的貧困線。按照這個標準,大約80%到90%的中國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

每天5.50美元,稅前為每週38.50美元,每月154美元,稅前每年約1,848美元。無論你是碰巧住在深圳還是印第安納州的南灣(South Bend),年收入1,848美元都不可能讓你日子過得太好。事實上,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

當談到財富不平等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想到美國。然而,在中國,「有」和「沒有」之間的差距從未像今天這樣巨大。超過一半的中國人口仍然生活在農村地區,其中很多人生活在惡劣的條件下。在中國,從貧困到中產階級的道路是一條艱難的路,主要因為它不存在:如果你出生在貧困中,你將繼續生活在貧困中。隨著中共政權更加重視加強主要城市的基礎設施,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被拋在了後面。這種治理方法似乎與包容性截然相反。

中國社會的鴻溝

種姓這個詞讓人聯想到像印度和尼泊爾這樣的地方,那裡的社會分層與日常生活的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種姓制度是包容性的對立面,它把社會劃分為僵化的等級群體。在中國,也存在一種種姓制度。

正如作者諾亞‧杜威(Noah Dowe)所寫的那樣,中國高收入者已經蓬勃發展,與此同時,那些處於底層的人被(而且繼續被)忽視。根據杜威的計算,中國的精英們的「財富增長速度是全國最底層50%人口的3倍」。這就使「工人階級擁有的國民收入份額直線下降」,另一方面,超級富豪繼續「收穫現代化的好處」。

這些嚴重的不平等主要由於中共的戶口制度,這種戶籍制度被用來控制人民。

2015年12月18日,在北京一所民辦學校的教室裡,移民子女的學生排隊等候吃午飯。移民子女學校往往是民辦的或國家不承認的。數百萬從農村移民到城市的中國人被剝奪了城市公共服務的權利。(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從表面上看,戶口制度是為了保護中國公民的權利而建立的。但實際上,它不過是歧視來自某省的人的一種方式。戶口制度與中國的社會信用制度一樣,允許當局對人民區別對待。在戶口制度下,一個人的地理位置是用來歧視的主要指標。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碰巧來自中國一個更「受人尊敬的」地區,比如北京或上海,戶口制度可能會對你有利。無論一個人從這個制度受益還是受害,它是一個人為設計出來的反包容性的制度。

杜威感嘆道,「農村戶口的持有者被同胞排斥和歧視。」這些人幾乎沒有機會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他們從事著可以想像到的「最危險、最苛刻、薪水低的工作」;他們的工種都是「那些有城市戶口的人不敢參與的」。城市的「有」和農村的「沒有」之間的鴻溝是明顯的。由此可見,正因為戶口制度,這個鴻溝是人為設計的,而不是系統中的瑕疵。

杜威寫道,這個鴻溝使農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比自然出生在城市的公民低近40%」。數百萬文盲被忽視了,他們幾乎沒有錢,甚至沒有希望。戶口制度是殘酷的,因為它是不必要的。如果中共政權像方子豪所相信的那樣致力於包容性,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生活如此悲慘呢?

作者簡介:

John Mac Ghlionn是一位研究員和散文家。他的作品發表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美國保守黨人》(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公共話語》(The Public Discourse)等知名媒體。他還是《硬幣電報》(Cointelegraph)的專欄作家。他的推特是:@ghlionn

原文「」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共百年:饑荒、戰爭和鎮壓
【名家專欄】中共治下「億萬富翁」虛假繁榮
【名家專欄】《西遊記》教我們認清中共欺騙
【名家專欄】滴滴、中共和數據戰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