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明道通識教學成果展 呈現藝術人文的素養

明道大學通識教學成果展。(明道大學提供)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五男台灣彰化報導)明道大學為了將創新及實作精神融入通識課程,鼓勵學生將創意落實為成品,推動與地方社區連結,自即日起至8月22日在北斗鎮保甲事務所舉辦通識中心藝術類教學成果展,展出非設計科系學生在生活工藝、手機攝影、創意插畫及當代電影藝術等四門藝術類課程的作品。

北斗鎮長李玄在蒞臨展覽的開幕式致詞表示,這是疫情降至二級後北斗鎮第一個藝文類展覽,特別肯定老師們的創新教學,引導學生以創意展現巧手工藝,並產出豐碩的成果,同學們也能通識課學習到關於美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質的作品、相信更能學習階段留下珍貴的記憶。

明道大學郭秋勳表示,未來人才的基本素質,不僅要有邏輯運算的思維,還要兼具藝術人文的素養。通識課程,大學教育要培養學生:全方位跨域、國際移動、永續學習及人本關懷的四大能力。

他說,通識教育讓不同科系的學生同在課堂中學習,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創意教學模式帶動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及自主學習能力,以多元靈活方式評量學習成果,在實作過程中活用所學資訊,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培養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研發能力,並將學習成果匯集成展覽分享給社區,扮演大學與在地單位資源連結的角色,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策展人王淑慧老師說,原本應在六月份辦理的展覽,幸而疫情降至二級才得以開展,本次展覽內容匯集了數位設計系4位老師在通識藝術類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有陳行厚老師的「攝影美學」、葉慧君老師的「創意插畫」、王淑慧老師「工藝與生活美學」和郭致良主任「當代電影藝術」等四門課的教學成果。

像「走出框框」是共35位學生的作品,是用枯樹枝、布邊等廢棄材料的再利用,訓練學生對於廢棄媒材再運用的敏感度和能力,學習裝置藝術的原則與構成基本方法,「摺出精采」則是用A4紙張衍生出各式各樣摺紙類型和設計,以摺痕重新建構造型之,而「扭轉線性」則是藉由對自然形體的觀察與描繪,學習如何用「線」建構立體造型。「攝影美學」則強調利用每周1小時的隨身手機拍攝,印證課堂上學習的攝影構圖、題材、光線與質感掌握。

數位設計系主任郭致良說,北斗鎮的保甲事務所興建於1936年,日式木構造建築見證了日本殖民政府沿用清朝的保甲制度,是全台唯一列為縣定古蹟的保甲制度場域,極具時代意義。

他說,感謝北斗鎮公所的大力支持,讓非設計科系學生的美學作品能在縣定古蹟展出。通識藝術課程的教育目標,是讓不同科系的學生培養美感覺察力,增進多元文化視野,藉由實作中不斷對話與與省思的過程,強化個人學習成長,並創作出具個人獨特風格的學習檔案,並在與地方的互動中,了解在地社會及產業,激發社會責任感並培養實踐能力。◇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