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經評論

何珊如:滴滴危機——一個鮮活的中國故事

滴滴出行申請在美國IPO(首次公開募股)之際,中國市場監管當局已經對這家叫車巨頭展開反壟斷調查。(STR/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1年08月10日訊】

一、

2012年年初,北京,灰暗的天空大雪紛飛。寒風一陣一陣襲來,裹挾著雪水打在排隊等出租車的人們身上。好久才來一輛車,候車的人群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頭。人群中一個衣著單薄的年輕人也急切地想要立即坐上一輛車,回到溫暖的宿舍裡。但是他不像其他人一樣焦躁難耐。他心中鼓盪著創業的激動,一個計劃在等車時越來越清晰:要做一個打車軟件,滿足這個市場缺口。

他就是程維,由此創辦的「滴滴出行」今年6月30日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在公開的招股說明書的創始人的信中,他描繪了上面那一幕。

「到那年年末,我的公司就在北京幫助100,000萬人回到他們的家中。」他在創始人信中說。

程維快速地推進他的計劃。雖然在阿里巴巴幹了八年,做到中層經理(阿里巴巴屬下支付寶的B2C事業部副總經理),但是自己只能拿出10萬人民幣創業。在短短數月時間裡,他獲得天使投資人、自己在阿里的上司王剛以及一個風投給自己投資,在2012年9月就開發出軟件,並且千方百計把原有的網約車公司擠出市場,占領了北京。

繼續融資,招徠團隊骨幹,說服號稱「IT教父」的柳傳志之女、著名高級職業經理人柳青加盟,兼并快的,兼并Uber(優步)……滴滴團隊「一路狂奔」,在上市之際,已經實現融資超過300億美元,投資人達上百家,估值超過600億美元,在中國擁有1300萬司機,年活躍用戶3.77億,月活躍用戶1.56億,占有中國90%的出行市場,成為世界上規模第一大的網絡出行服務車平台。

滴滴的視野是全球性的。到上市為止,滴滴已經進入巴西、日本等國市場,國際市場已經為其營業收入貢獻6%。在巴西,滴滴已經擁有60多萬司機,1000多萬用戶。

二、

中國到紐約上市的企業家們都享受了在紐交所大廳敲鐘那一刻的榮耀。然而程維刻意地低調了。他甚至不讓股東們接受媒體採訪,對職工也三緘其口直到7月1日零點。滴滴希望在中共慶生的喧囂中「暗度陳倉」的意圖一覽無遺。

上市後滴滴當天的股價表現還不錯,收盤保持在發行價14美元以上。

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預期中的後果立即出現。7月2日,中國的「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下稱網信辦)宣布對滴滴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停止新用戶註冊。滴滴股價暴跌10%,跌到發行價以下。

7月4日,網信辦宣布滴滴APP下架,原因是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7月7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監總局)公布最新22起合資和投資未申報案例,其中滴滴因八起合資和投資未申報,被罰款400萬元人民幣。

一週內滴滴股價距離7月1日收盤跌了三成。不僅如此,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代表投資者」以信息披露嚴重誤導投資者並蒙受損失「為由發起訴訟,國會議員呼籲徹查滴滴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問題。

獨角獸迅速陷入困境,風雨飄搖,前途未卜。

三、

傳言說滴滴可能面臨比阿里巴巴更嚴厲的處罰,甚至包括退市。退市就是滴滴的大股東通過在股票市場上按照一個公開收購價格,購買所有小股東手中持有的股票,然後退出股票交易所掛牌。這樣的退市也叫私有化。

私有化的出價一般都比較高,因此如果滴滴真的走私有化的路,對美國的散戶投資者應該是一件好事。也許即便是在最高價買滴滴股票的投資者都可能獲利。而已經斬倉離場的投資者就已經無法挽回損失。

私有化退市對滴滴的300億的風險投資人是沉重的打擊。退出二級市場將使他們在可展望的未來都不可能從滴滴退出資本,更不要談獲利。而滴滴的投資人中多家國有大企業都會因此遭受損失。現在無法判斷這樣的後果是否真的會發生,因為無法確知中國政府究竟是因為網絡安全的原因還是傳說中的政治鬥爭的原因,對滴滴上市進行明顯是報復性的打擊。如果是真的出於安全考慮,則有可能在採取中國政府滿意的措施之後被放行。但是如果是出於政治鬥爭產生的風暴,結果很難預料。

7月28日中國證監會高層與美國的幾個投行高管會面,表示今後要考慮市場。這個安慰的舉動的確帶來安慰的效果,滴滴股價有所回升,同時也增加了滴滴最終不會被迫退市的預期。

如果能夠如阿里巴巴一樣接受巨額罰款了事,一定讓程維和柳青的團隊以及大投資人們鬆一口氣。

即便僥倖過關,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們也已經遭受了巨額損失。目前的審查不知道幾時結束,在審查期間滴滴不能註冊新用戶,只能眼睜睜看著其它幾家小的網約車公司趁機點燃補貼大戰競爭新的用戶。如果審查時期過長,也許滴滴重新開始註冊新用戶的時候,市場版圖已經大變了。

四、

在危機發生之前,滴滴受到市場不錯的估值。但是,滴滴是不是一家優質的公司?

這就看滴滴的全球第一大網約車平台的地位能給股東帶來什麼利益。

先來看滴滴的盈利能力。在2016年以後,中國市場上就沒有能夠與滴滴競爭的網約車公司了。出人意料的是,強大的市占率並未帶來盈利能力,直到2021年,滴滴每年虧損。2020年全年營業收入1417.4億元人民幣,合美元216.3億,比上一年虧損僅低幾個百分點。2021年前三個月轉虧為贏利55億人民幣,合大約8億美元。但是利潤並非來自營業利潤,而是剝離下屬企業而產生的投資利潤沖銷了營業成本所致。主業依然不能盈利,那麼市場壟斷地位的商業價值必須另外尋覓。滴滴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做了許多其它業務的投資,但是還沒有能夠貢獻較大收入的業務。

已經取得行業壟斷地位數年之後主業依然不能產生利潤,有可能是因為該行業並不真的有利可圖。美國的Uber的出行業務也至今並不產生利潤。第二個可能也許是滴滴管理層不善於控制成本,導致過高的成本吃掉了潛在的利潤。無論是什麼原因,主業盈利能力弱,成為滴滴的主要問題之一。

滴滴在招股說明書中宣布滴滴將不會派發股息。也就是說,投資者買滴滴只為等待股票漲價,不用指望分紅。因此,滴滴的成長潛力就很重要。

上市保薦人和承銷商顯然是認同滴滴成長潛力的。上市當天股價一度漲了19%,說明二級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認為滴滴有成長潛力。從招股說明書披露的內容來分析,滴滴的潛力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國際市場的增長。在上市募集的44億美元中,30%將用於國際市場的開拓。滴滴團隊在創業過程中表現出的競爭力如果能夠繼續發揮的話,人們期待國際市場為營業收入帶來相當的增量是合理的;二、電動車的開發。滴滴已經投資開發了一款定製電動出租車。電動車為司機節省大量運營成本,滴滴如果開發出優質的電動車,無疑會創造大量的收入。按照招股說明書披露的計劃,滴滴的計劃是在2025年之前,實現平台上100萬輛電動定製出租車;三、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上市募集的資金中,30%將用於技術開發。滴滴對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投入巨大,其最大股東軟銀對滴滴的自動駕駛開發充滿信心。然而,在特斯拉的電動車技術和中國國內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都已經積累甚多的情況下,滴滴開發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優勢其實不是十分明顯。而這兩項技術是否能夠占據優勢地位,決定了滴滴在這兩項發展的願景是否能夠實現。

在盈利能力不足、成長潛力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的條件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追捧滴滴有一定的盲目性。

五、

即便滴滴這次能夠順利過關,今後並能夠重振旗鼓,這一個月以來的動盪,已經給投資者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那麼,誰應該對這些投資者的損失負責任?

政府如果不打擊滴滴,美國投資人就不會有損失。可是,難道政府不應該反壟斷、保護個人隱私嗎?

政府當然可以反壟斷、對用戶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對企業行為進行規範。

但是,政府依然要負主要責任。第一、中國政府並非真正反壟斷。中國政府的邏輯是國營企業可以壟斷,民營企業就不行。而程維柳青包括馬雲等人在內,一定有理由誤認為他們已經獲得等量齊觀的地位,沒料到反壟斷的「正義之劍」隨時高懸頭頂;第二、中國政府是否執行其自己的法律,有很大的彈性。互聯網獨角獸們就在這個彈性空間中發展起來。可是當這個空間收窄的時候,它們並不會如美國的互聯網企業一樣享受到N次聽證會以及隨後國會的決議或法院的裁決,而是面臨如同這次滴滴出事一樣的黑箱操作。相反,如果機緣湊巧,滴滴們完全不必擔心反壟斷這把劍砍下來。第三、即便是以反壟斷、保護用戶個人隱私等名義被處理,也沒有幾個中國人相信原因出自於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同這一次,人們都知道滴滴被打,原因不在於反壟斷和侵犯用戶隱私,而是「把官府惹毛了」「權力鬥爭」。正是這些互聯網巨頭幫助中國政府收集人們的數據以實現嚴密的控制,談什麼個人隱私?沒有人相信。

滴滴們也許覺得自己有強大的政治靠山,因此數年來能夠順利推進企業計劃。但是,黑箱操作的特點就是今天不知明天會發生什麼。在專制統治下沒有自由,對於企業家來說,直接體現為金錢的損失和企業的挫折。

六、

滴滴是不是無辜?壟斷和違法收購用戶個人數據都是實錘。

而且,「惹毛」政府也是滴滴幹的。投資人很明顯需要借上市兌現投資利潤,程維柳青們在上市過程中既能兌現對一眾風投的承諾,也能理想地兌現自己多年的努力付出。最大的兩家股東軟銀和優步(Uber)甚至放棄了董事會投票權,以便避開中國政府對外國資本控制滴滴的敏感神經。

滴滴已經知道政府不贊成他們到美國上市,但是他們不打算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一方面在4月遞交第一次招股說明書之後,採取行動給高管發紅包股份,把程維的股權從之前的不到2%提高到7%,柳青的股份從此前不到1.6%以至於沒有公布出來提高到1.7%。同時調整董事會投票權,設計了一個結構令程維、柳青和一個副總裁三個人穩定控制滴滴的管理權。另一方面加快了上市的步伐、同時壓低了上市的調門。

這樣的舉動在滴滴也許是不得不冒險一闖,結果就是招來預料中的重錘打擊。

滴滴的突破規則其來有自,許多實例都凸顯了這個特點。例如,滴滴平台上的司機有1300萬,但是到今年1月份,全中國獲得政府頒髮網約車牌照的司機只有308萬人。同時滴滴在許多城市 並沒有營業執照,無證經營。在招股說明書中,滴滴承認他們需要為此支付罰款。這就產生了中國特有的奇怪現象:一方面滴滴在絕大多數的城市無照經營,卻也不屑去申領執照;另一方面,這些城市也不禁止滴滴在當地經營,僅僅在檢查時對滴滴開罰單。而滴滴總是認罰了事。這個例子很突出地說明了滴滴看起來是一個自由互聯網產生的獨角獸,其實方方面面都是中國的畸形社會經濟環境中的產物。滴滴不突破規則,就成不了龐然大物。

這樣的作風和文化,是很可能帶來其它問題的內在缺陷。

七、

海外的一些評論員認為阿里、騰訊、百度和滴滴等獨角獸如果不是背後的權力靠山起作用,憑著企業家自己根本做不到這麼大。

應該說,這些企業家如果在中國能夠享受到自由的、法制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也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但是中共一般不會讓任何組織做大,哪怕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組織。商業組織做大也會被認為是對政權的威脅,除非是它的一部分。這樣看來,上面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相信這些企業家們也心知肚明。這應該也是程維邀請柳青加盟的原因。當然初出茅廬的普通人家子弟程維可能跟權力基本沒有聯繫,但是作為「IT教父」的柳傳志,中關村商業界的一哥,與權力的關係則是多年浸淫而成,在在體現在他本人的事業發展與成名過程中。

企業家們也許覺得自己的創新對中國社會是一件進步的事情。他們多數人認為自己是有情懷的、並非唯利是圖的人。如果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靠山隸屬於多麼反文明的勢力,也許不會個個都把自己跟靠山們捆綁在一起,總會有人堅守自己樸素的價值觀。當然也一定有人會樂此不疲。而程維和柳青們屬於哪一類,無從得知。世間事有得有失。依靠權貴得來的成功並沒有什麼光彩,而即便是不光彩的所得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一點,所有中國的企業家們不得不察。

八、

上市推薦人在滴滴上市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滴滴的搶跑上市難度不小,但是程維柳青收放自如,直到上市前兩三天承銷商才知道確切的上市日期。沒有華爾街的保駕護航,程維們不可能自己做到。

監管危機爆發以後,傳言說華爾街不知道政府對滴滴的要求是延緩。那麼滴滴對上市保薦機構撒謊了嗎?什麼樣的謊言可以令華爾街與其配合默契地悄悄上市而不起疑呢?堂堂大投行未免太容易被獨角獸牽著鼻子走了吧。承銷股票的利益的確不小,而大投行的規則如此容易改變,很值得警惕。

其實,在上市之前華爾街日報6月14日的一篇文章專門談滴滴的監管風險不可忽視,指出「投資者要為前路顛簸做好準備」。

滴滴的招股說明書提前半個月就已經報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這個文件裡,滴滴用了60頁詳細說明了各種風險,甚至明確提出了中國政府中止上市的風險。普通投資者一般是不會讀完招股說明書再購買新股,但是身為大投行的上市保薦人用自己的資金和名譽投入到滴滴,看到如此之多的風險,件件都不可忽視,卻依然保薦,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過去三十年來,華爾街在中國投入了上萬億的資本,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當然,資本的屬性就是要盈利,沒有止境。

但是,隨著各方面形勢的急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環境越來越表現出天然反自由企業制度的本質特徵,華爾街資本就不得不察了。

華爾街不應該漠視中國社會和政治的非正常狀態,不要忘記資本主義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自由公平的社會經濟環境。在這樣畸形的經濟體裡面投巨資,如同玩火。

假如華爾街的資本得以一帆風順、如願以償地長期分享中國GDP增長的一份蛋糕,而不用為了忽視其非法制、反自由企業制度的現實而付出代價,後果必然是中國社會矛盾急劇惡化,以種種方式最終反噬助長這種形勢的外國資本。而現在出現的是中國政府改變政策,越來越明顯地與美國價值為敵,一步步地與美國脫鉤。這個過程中,美國資本一定會遭遇更大的損失。

就滴滴眼下的危機,也不應該對證監會會見美國投行所做的安慰舉動帶來的前景太樂觀。他們並非真正的決策者。在中國,一旦涉及到政治與權力,就沒有一件事情不是黑箱操作。

華爾街在滴滴危機的問題上是無法避開責任的。但是許多投資人依然憧憬中國下一個十年增長這塊蛋糕,難免還會繼續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