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科技新聞

靈魂離開你的身體?為何瀕死體驗令人著迷

瀕死體驗不是一個新現象。據柏拉圖說,蘇格拉底就有過一次;長老普林尼記錄了另一次(在一世紀);歷史上充滿了登山者從懸崖上掉下來,經歷了幸福而不是恐怖的例子。但人們現在似乎和以往一樣對這些瀕死體驗的意義著迷。(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1年08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畏編譯報導)當格雷格‧諾姆(Gregg Nome)24歲的時候,他滑進了瀑布下的湍流中,開始溺水,他的身體撞擊著沙質河床。他在那裡看到的東西讓他吃驚。忽然間,他的視野裡充滿了晶瑩剔透的童年場景,那些他已經忘記了大半的事情,然後是成年初期的景象。這些圖像記憶,如果是真實存在的話,是那麼的生動而清晰。他是在重溫過去的經歷嗎?不完全是。

這些記憶畫面是高速湧來的,幾乎是同時湧來的,一波一波的,然而他卻能單獨地面對每一個情景。事實上,他還能夠感知周圍的一切狀況:水的沖刷,沙河床,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燦爛和鮮明。他後來回憶說,他可以「以從來沒有的方式去聽和去看」。而且,儘管被困在水下,他卻感到平靜而自在。他記得自己在想,一定是在這一刻之前,他的感官是被某種方式被鈍化了,因為只有現在(即不再鈍化後)他才能完全理解這個世界,甚至可能理解宇宙的真正意義。最終,眼前的圖像消失了。接下來,「只有黑暗」,他說,「還有一種短暫停頓的感覺,就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亞歷克斯‧莫沙基斯(Alex Moshakis)和精神病學家布魯斯‧格雷森(Bruce Greyson)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與人們談論瀕死體驗。莫沙基斯在英國《衛報》刊文,介紹他和格雷森關於瀕死體驗的對話,從該文章中可見,瀕死體驗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關於人們死亡時會發生什麼、以及人應該如何選擇生活的問題。

以下是文章的部分內容:

1985年,在經歷了四年之後,諾姆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心理諮詢小組上講述了這個故事。他活了下來,但現在他希望了解為什麼在極度死亡危機時刻,他的身心會有這樣的表現。會議是由布魯斯‧格雷森組織的,他現在是弗吉尼亞大學精神病學的名譽教授。該小組的一些成員是看過了格雷森在當地報紙上刊登的廣告後而來的。諾姆講話時,三十多人包括格雷森坐成一個圓圈,就像參加匿名戒酒會(AA meeting)一樣,認真地聽著,跟著點頭。

格雷森多年來一直聽說這樣的事件。上世紀60年代,他在接受精神病學培訓的一個月後,曾「面對一個聲稱已經離開身體的病人」,該病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直昏迷不醒,而這個病人後來對「在另一個房間」發生的事件進行了準確的描述。這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靈魂離開你的身體?

「我是在一個相信科學的家庭中長大的。」他在Zoom會議視頻上說,「我父親是個化學家。在成長過程中,物質世界就是全部。」他覺得肯定有人給病人灌輸了什麼。他還想,「那到底是什麼意思,(靈魂)離開你的身體?」

圖為一名女子的靈魂離體。(Fotolia)

多年來,格雷森一直試圖將這一說法拋諸腦後,但他一再面對人們經歷另一個世界事件的令人振奮經歷,無論是在他們被宣布臨床死亡時,還是在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接近死亡時,然後掙扎著活過來。在1975年的暢銷書《死亡之後》(Life After Life)中寫道,曾是格雷森同事的精神病學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將這些事件貼上了「瀕死體驗」的標籤,也就是NDEs(Near-Death Experiences),這個詞讓人印象深刻。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病人。」格雷森說,「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他被這些經歷的真實性和其所引發的問題所吸引,其中包括最尖銳的問題:當我們死亡時究竟會發生什麼?「我開始投入進去去研究。」他說,「在50年後的今天,我試圖理解這些現象。」

格雷森現在已經74歲了。他說,多年來,他收集了上百次瀕死經歷,有的是人們在知道他的研究後,主動說出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在醫院裡碰巧發生這種現象的病人。在這些情況下,格雷森的過程幾乎都是一樣的:他側身走到床邊,文雅地收集著信息。「我會問:『你昏迷前記得的最後一件事是什麼?』」他說,「然後下一個問題,『那之後你還記得什麼?』最後問:『那你還記得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他表示,並不是每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有很好的回答,大多數人都茫然地盯著他。「但大約五分之一的人會說,『嗯,你知道,我想我看到了我的父親,他已經去世20年了。』我說,『請告訴我那時怎麼回事?』最後,我讓他們走了……」

你完全沉浸在永恆之中?

格雷森在新書《死亡之後》中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該書由一系列案例研究匯集而成。裡面每一個案例的描述都很神祕,就像我們從電視和書籍中看到的一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在麻醉劑部分「失效」後,一位患者回憶道:「我發現自己在一片草地上,頭腦清醒,意識完整。」她接著說,這片草地「被這種光輝燦爛的光芒照亮,是我們從未見過的一種光芒」,「每一株植物都閃耀著溫和的內在光芒」。

格雷森說,大多數被描述的情節都有類似的驚奇、頭腦清晰和某種幸福的感覺。有些人回憶起元神(或靈魂)出竅的經歷,或者報告說穿越了一條長長的隧道;有些人見到了他們認為是上帝或真主的實體,或者是死去已久的家人;有些人感到時間被扭曲,彷彿有彈性。

有一次,一個在手術過程中差點死掉的警察問格雷森,「你如何描述在一種永恆(無時間概念)的狀態中,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狀態沒有絲毫變化,所有的一切都保持原樣,你完全沉浸在永恆之中?」另一個人回憶道:「我自己元神(靈魂)的能量彷彿像一條巨大的鯨魚一樣在寂靜的欣喜之海中遊蕩。」

圖為一名女子的靈魂離開身體。(Fotolia)

無法找到適當的語言去描述瀕死體驗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格雷森的職責是提供一個平台,讓「瀕死體驗者」能夠自在地重述往往難以理解的經歷,即使患者有了勇氣去嘗試,他們仍然會因無法找到適當的語言去描述感到困難。

「當我與瀕死體驗者交談時,他們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沒有辦法表達出來。』」他說。

格雷森說,一名瀕死體驗者解釋說,很難描述她的經歷,因為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裡,而她在生與死的邊界上看到的東西似乎超越這個空間。格雷森發現,有時人們會求助於繪畫或音樂來回憶事件,彷彿真正的意義可以通過非語言方式來分享。但即使這樣也是不夠的。曾經有一位受訪者告訴格雷森,回憶自己瀕死的經歷就像試圖「用蠟筆畫出一種氣味」,也就是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談話期間,格雷森會問道,「這些是意識的最後時刻嗎?還是來世的開始時刻?」

格雷森知道,瀕死體驗中的事件是不可能得到證實的。「我們無法對神靈進行研究。」他苦笑著說。但他還是覺得很難否定這個更古怪的解釋,即使數據證據不足。

「在我看來,最有可能的是,思維在某種程度上與大腦是可以分離的。」他說,「如果這是真的,也許當大腦死亡時,思維還能發揮作用。」然後他又說:「但如果思維不在大腦中,它在哪裡?它又是什麼呢?」

沒有人真的知道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但卻有很多人訴說他們在臨近死亡狀態時有過什麼經歷。(Fotolia)

精神信仰通常涉及尋找宇宙中意義和目的

瀕死體驗不是一個新現象。據柏拉圖說,蘇格拉底就有過一次;長老普林尼記錄了另一次(在一世紀);歷史上充滿了登山者從懸崖上掉下來,經歷了幸福而不是恐怖的例子。但人們現在似乎和以往一樣對這些瀕死體驗的意義著迷。

莫沙基斯問格雷森的研究是否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

「我不認為它改變了我與其他人的關係。」他說,「除了它讓我更加思想開明、更加願意接受不同尋常的想法。」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他仍然知道什麼是精神不正常,但是,他說:「我更能接受那些並不瘋狂的、不同尋常的想法,這讓我對未知的事物更有良知。」

「我從小就沒有任何精神信仰背景。」他繼續說道,「而且我仍然不確定自己是否理解精神信仰的含義。在做此工作40年、50年之後,我現在確信,生命不僅僅是我們的肉體。我認識到,我們有一個非物理的部分。那是精神上的嗎?我不確定。精神信仰通常涉及到尋找比人自己更偉大的生命,尋找宇宙中的意義和目的。好吧,我當然有這樣的意願。」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