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綜合報導)台灣自27日起降為二級警戒,學者指出,台灣目前仍有兩個問題需要持續關注,分別為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個案,以及年輕人的防疫措施及其疫苗施打情形,他表示,應將確診者的接觸者,視同入境旅客,加強使用快篩找出隱性感染者,阻斷家戶與社區感染,且年輕人仍應嚴守NPI防疫措施。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和其研究團隊28日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提到如何防止降級解封疫情再起以及國際疫情。其中陳秀熙指出,全球持續遭受Delta變種病毒的影響,也同時影響降級解封政策,現今各國可以依照確診個案、死亡、疫苗施打及NPI實施狀況分為三大類別。
陳秀熙說明,第一類為疫情低、死亡低、高NPI及疫苗穩定施打的國家,如:台灣、紐西蘭及波蘭等;第二類為疫情高、死亡低、疫苗施打高、低NPI的國家,如:英國、美國及義大利等;第三類為疫情高、死亡高、疫苗施打低、低NPI的國家,如:印尼、南非、馬來西亞等。
陳秀熙表示,台灣所屬的第一類國家,透過嚴謹的入境管制防堵Delta變種,隨著疫苗施打率的增加,也可逐步實施科學降級解封、放寬防疫限制。第二類的國家以歐美為主,雖然受到變種病毒影響個案數明顯增加,但受益於高疫苗施打率,因此住院、重症及死亡個數低,故持續往解封前進。第三類國家大多為非洲、南美洲及東南亞國家,由於變種病毒已經擴散,且未有足夠的疫苗供施打,不建議放鬆防疫規範,反而須更謹慎的防範疫情擴散,以免造成更大規模的傷亡。
雖然台灣屬第一類國家,指揮中心日前也宣布自27日警戒降為二級,而陳秀熙說,目前仍有兩個問題需要持續關注。首先是台灣雖然目前針對入境旅客採14天檢疫搭配兩次PCR核酸檢測外,及檢疫期間第10~12天提供一次家用快篩,使得入境的隱性感染個案進入社區的機會降至最低。
但陳秀熙說,在入境變種病毒隱性感染個案被確診之前的接觸者,若被要求居家隔離檢疫,除了解隔離前一次的核酸檢測之外,應視同入境乘客在10~12天施於家用快篩,解隔離後更建議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也能實施一次家用快篩,以找出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個案,並阻斷家戶及擴及社區的傳播與感染。
其次,陳秀熙說,目前台灣降至二級,許多年輕人已經開始恢復社交、學習等活動,而目前年輕人多數尚未施打疫苗的階段,仍應特別注意嚴守NPI防疫措施。
陳秀熙舉例,以色列未施打疫苗的年輕族群有疫情上升的狀況,美國也有調查研究顯示,兒童及青少年營隊活動造成群聚感染,有71%的症狀個案返家後才產生症狀,進一步造成高達45%的家戶傳播,兩國都因此加強青少年疫苗施打的措施,台灣也應注重年輕人的防疫措施及其疫苗施打情形。
陳秀熙表示,全球變種病毒分布情形,目前仍以印度株為主,占整體69%,台灣的Delta變種病毒疫情起源於6月境外移入個案,所幸台灣當時有效執行三級警戒(NPI),並在疫情爆發初期進行大量快篩檢測,因此僅造成17例本土個案感染,且未有跨縣市群聚感染,疫情成功受到控制。◇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