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色彩的奧妙(中)
血與火之色
從醫學角度看,人類對不同色彩的神經感受是類似的,所以在文化上也會有相似之處。當詢問一個西方人,在西方傳統故事中哪裡充斥著大量的紅色時,最常見的答案有兩個:一個是血流成河的戰場,另一個是烈火焚燒的地獄。
西方文化中的紅色主要來源於血與火這兩大因素,儘管引申出的象徵意義各有不同,但整體而言,這種色彩給人的負面感受要超過正面感受。甚至一些本來用於正面的表達,往往也帶有一定的負面成分。比如天主教會裡樞機主教(Cardinal,俗稱「紅衣主教」)的服裝是紅色的,據說此色象徵著基督為眾生流出的寶血,並且代表著教徒為信仰捨身流血也在所不辭的決心。雖然這是一種帶有正面色彩的解釋,但流血的本身畢竟會讓人感到難受。
從事美術工作的人甚至能從某些顏料的名稱中看到這種色彩在文化上的體現。了解一點繪畫材料學的人都知道,如果在顏料裡看到「馬斯紅」(Mars Red)、「馬斯黑」(Mars Black)這類名字時,則意味著那種顏料含有氧化鐵的成分。而這裡的「馬斯」(Mars)其實是羅馬戰神瑪爾斯(Mars)的中文略稱,在材料學上對應著鐵元素。
那麼為什麼羅馬戰神對應著鐵呢?因為在羅馬神話流傳盛期,人們早已進入了鐵器時代,在當時的戰爭中,武器就是用鐵製造的;戰爭中人會流血,人的血液裡也含有鐵的成分。所以在文化上,「鐵血戰爭」之說可謂名副其實。
更進一步看,人的血液呈紅色,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血紅蛋白,而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就是鐵;用鐵製造的武器飲血後容易生鏽,而鐵鏽也是紅色的……因此,在更早的西方文化裡,羅馬戰神瑪爾斯對應著紅色,同時,紅色也象徵著戰爭。
地球的鄰居火星在地表廣泛分布著氧化鐵,造成了這顆行星紅色的外觀。正因為這火紅色,火星(Mars)在西方語言中也是以「瑪爾斯」來命名的,所以兩者在西方占星學上也有對應關係。
血與火的人間戰爭已經相當負面了,而更為負面的則是地獄裡的血與火之色。基督教對烈火燃燒的地獄有很多描述,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在大量的藝術作品中也有展現,更加增強了人們腦海裡紅色地獄的概念。
與地獄火相關的還有一種低層生物,原本是西方地獄裡的一種會噴陰火的惡獸。但隨著神話時代的遠去,各類超凡知識的不斷遺失,再加上西方各民族對上古物種稱呼的不一致,造成了大量認知上的混淆,在此基礎上的翻譯更是亂上加亂。我們看到,僅英語而言,傳說中與之類似的動物就有Dragon、Wyvern、Amphiptere、Lindwurm、Wyrm、Drake等一大堆不同的名字,讓人無所適從。普通人無法分辨那麼多稀奇古怪但又長得差不多的動物,因此最為大眾化的稱呼就是把這種地獄噴火獸叫作「Dragon」,在中文裡翻譯為「龍」。
不過,中國人概念裡的龍可不是這副模樣的,因此很多人認為「Dragon」不應該被翻譯成「龍」,也有人叫它「西方龍」。但事實上,類似今天影視作品裡那種形象的西方龍是過去翻譯錯位造成的,而在更久遠的時代,西方美術中出現的龍與中國龍的形象區別並不大。可見,地獄噴火獸與龍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
「Dragon」這個詞源於拉丁語「Draco」,意思是大蛇或蛇狀大型水中動物。「Draco」在古法語中寫作「Dragon」,十三世紀初傳入英語,沿用至今。從古希臘到中世紀一直有不少關於龍主題的美術作品,所描繪的龍很多都是長條狀動物,而不是今天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種長著類似蝙蝠翅膀的大蜥蜴。
《聖經·啟示錄》裡對龍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在《啟示錄12:3》中講過「有一條大紅龍」;《啟示錄12:9》中還寫道:「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
從《啟示錄》裡的描述也能看出,這裡所說的大紅龍既然是古蛇,那麼它就是蛇狀長條形的,就像中國龍的形狀,而並非現代人以為的「西方龍」。
眾所周知,《啟示錄》作為《新約聖經》的最後一部分,主要內容是對未來的預警。從連綿不斷的巨大劫難到最後的審判,所描繪的末日情景震懾人心。很多人都知道紅色巨龍就是邪惡的化身,因為《聖經》裡寫得很直白——大紅龍就是魔鬼撒旦。要知道,被那紅龍迷惑就意味著地獄中的永死,而當蠱惑天下的紅色毒龍魔亂人世之時,全世界的人都面臨著最終的生死抉擇。
金與黃
如果說哪種色彩在各國的傳統中都能被普遍認可,那一定是金色了。不過,現在很多人一看見「金」字就會想到錢;甚至一些人為了表現出藐視錢財的態度而有意排斥這種顏色;還有人看見金色就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張揚」、「乍富」的評價……其實大可不必。事實上,不執著於錢財的人對財富的態度是平和的,也不會一看到金就條件反射地聯想到錢。當然,在經濟社會,黃金確實與財富有關。但從古至今,這種物質始終能在人類社會穩居高位,以至於人類中的每一個成員都不得不承認它的價值,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即使早在原始社會或文明初期,世界各地也都不約而同地視黃金為尊貴的物質。據遠古的文字記載,在那些年代久遠的古文明中,人們都尊崇黃金,但這種態度卻與現代的貪財拜金思想無關,而是源於對神的敬仰。
由於留下了較為豐富的遺蹟和史料可供研究,學術界對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古埃及為何尊崇黃金有比較統一的認識:得益於數千年悠久的神傳文化,古埃及人從他們燦爛輝煌的文明中承傳到一個天機——黃金是神的身體,具有永恆不朽的特性。
從表面空間看,這種來自高層生命的殘骸在超新星爆發或中子星碰撞中散落,從天而降,墜於凡塵,其來源都是超出人類層次的,與普通的金屬元素完全不是一回事。現代科學已經能製造很多高科技材料,也多次嘗試過「人造黃金」的實驗,卻連一克真金都沒能造出來,因為在本質上存在著一個境界的天塹。
古代真傳的鍊金術(Alchemia)都要求鍊金士必須在心性上達到極高層次的徹悟,否則毫無成功的可能。鍊金術中講的「賢者之石」(Lapis Philosophorum,也譯作「哲人石」)從字面的名稱上就已經告訴了術士們需要修成「賢者」、「哲人」,而這裡的「哲人」也不是今天人們概念中的哲學家。我在《混亂的神話與傳統的哲思》中談到過哲學(Philosophia)一詞意為「智慧之愛」,從這層意義上看,哲人即領悟了「智慧之愛」的慧悟者,也就是西方修煉中的覺悟者。歷史上有些研究鍊金術的人,並沒有得到過什麼真傳,而是出於貪財的心理,通過些許粗陋的化學實驗或一點世間小道的手段,就妄圖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幻想依靠凡塵的技術製造出神佛層面的物質來,那怎麼可能?
在修煉界,金所蘊含的意義與現代經濟學或物理學上的概念已然是天淵之隔。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神佛的描述,皆與金有關:寺院裡的佛像多用「金裝」,因為佛是「金身」 ;過去道家講修煉「金丹」,修成「金仙」。這些理論與古埃及人的認識不謀而合,神佛那種「金」的概念早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因此也不屬於五行中的金。
人間的黃金雖然沒有高層的那麼純淨,但畢竟其神聖來源與俗世凡塵天差地別,所以黃金自古就被認為具有驅邪的能力,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寫著它能「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金色則被視為高境界的象徵,超越了前面所說的「五色」的概念,具有神聖、尊貴、高尚的特質。同時,黃金擁有非凡的穩定性,而且質地柔和,這也賦予了其色彩恆久、穩定、中和的象徵意義。
從色彩學上看,金的顏色其實是由多種不同的漸變色彩共同烘托出來,建立在黃金質感基礎上的一種整體性的色彩感受,而並非普通的單色。不過由於其整體色調偏黃,人們便容易將兩者聯繫在一起,把物質稱為「黃金」,把顏色稱為「金黃」,金這種物質就與黃色相聯了。
東漢劉熙的《釋名》中寫道:「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敬天知命的古人自然非常尊崇這種從天而降、普照大地的光色。唐朝的《通典》裡也有「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的說法。可見,在古人看來,黃色是象徵著中正平和的美麗色彩,承載著來自上天的品德,是最為醇美的顏色。今天遺留下來的明清皇宮、太廟及其它皇家建築,屋頂都使用黃色建造,也是這個原因。
除了承接天德外,大地整體也偏黃色調,正如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說:「黃,地之色也。」大地屬土,因此五行中就把五行之土與黃色聯繫在一起了。由於五行同時也對應著五個方位,所以前面談到的「五色」在傳統中也被稱為「五方正色」,即東方之青(對應五行之木)、南方之赤(對應五行之火)、西方之白(對應五行之金)、北方之黑(對應五行之水)、中方之黃(對應五行之土)。
黃色作為中心正色,上承天德,下接地德,因此被視為位居諸色之上的正統中和之色;同時,在《易經》中有「黃裳,元吉」的說法,就是說穿黃色的衣服吉利,所以中國皇帝的龍袍慢慢便採用了這種祥瑞的顏色,尤其是從隋唐時期往後,黃色龍袍一直受到重視,成為傳統。@(待續)
(點閱【傳統色彩的奧妙】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